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在出发,文化永流传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拾遗”志愿服务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充满着文化,那什么样的文化才叫优秀的文化呢?我认为它是能给人带来情操上的陶冶和精神上的熏陶与净化的。中华悠悠五千年,有太多太多这样优秀的文化,但它们往往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而没有被很好地传承下来。我想要去追寻它们,接近它们,了解它们,去揭开它们那一层神秘的面纱,跟遗留下来的文化来一场真正的邂逅。

于是,带着这份憧憬与热情,我借助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契机,加入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跟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于6月16日赴黄冈市黄州区文化馆跟随非遗传承人胡友恒学习宣纸烙画技艺。宣纸烙画,顾名思义,在宣纸上烙出来的画。我之前还从来没与听说过,所以对我来说,这很陌生,也很新奇。

我对宣纸烙画的第一印象和直观印象就是我第一次来到实践基地的时候在胡友恒老师的工作室里面参观,当时我感到十分震惊,同时也对与胡老师和这份非遗文化油然产生了崇敬之情。我在工作室中看到了许多胡老师的烙画作品,有人物,有风景;有精致小巧的,有恢弘磅礴的。这些作品都是各具形态和特点,极具美感。花鸟画的形象逼真,“迎春接福”的喜庆气氛抑或是赤壁画的雄伟壮阔,都令我感慨。

我当时止不住地想,烙画是烙出来的,不是画出来的,烙铁并非画家们手中的画笔,烙画是如何做到跟美术画一样甚至比美术画更加逼真呢?带着这份好奇和惊喜,我更加有积极性地投身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

在参观完毕之后的第二天,我就了解了宣纸烙画的基本历史背景和制作方法。原来,它是起源于西汉的历史十分悠久的文化,烙制方法和载体是多样的,而我们这次的实践活动基本内容,是以宣纸为主要载体进行烙制。烙制一幅好的烙画过程繁多,同时需要手法的娴熟。第一步确定底稿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自己亲手实践之后,我才更能明白这门学问的高深与妙处,我一边动手,一边思考,烙铁的热度不同,停留在纸上的时间不同,乃至烙画着运用烙铁的手法不同,都会导致烙画每个地方的颜色深浅和形态不同,要想烙出一幅完美作品,那得需要多么长时间的练习和多么高的审美思想啊!

果不其然,我第一次烙画进行的并不顺利,烙制的地方颜色时浅时深,对于力道和停留时间的把控不熟练成为了我烙画不成功的主要原因。胡老师似乎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在我们实践的过程中,他全程在旁边辅导我们,教我们烙画的技巧,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与改进,我们的作品也更加富有美感了。

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体会到这项非遗文化的魅力。烙铁在宣纸上缓缓移动,留下炭黑色的足迹,和宣纸本来的颜色相辅相成,初看起来没有惊人之处,但烙到后面方能感到恍然大悟,醍醐灌顶,才发觉原来一块简单的烙铁居然能在宣纸上烫出绝不亚于美术家作品的逼真画作。

领略到以上东西之后,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了更新的看法。从前的我只认为非遗文化是比较稀有的文化罢了,但现在我经历了实践,也明白了非遗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化遗产的原因了。这绝不是单单因为它的稀缺,更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它是值得我们去传承,去发扬下去的。正如这次的宣纸烙画,任何一次烙制的过程中,烙铁的运作方式的细微差别,总是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可能在精妙一笔出现之前,你会一直认定这幅画是平庸之作,但当它出来的那一刻,所带来的感觉是妙不可言的。

是啊,这就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啊!它是中国偌大文化宝库中绚丽夺目的光,明亮而又微弱,等待着我们这些文化的传人们去发掘和传承,这些优质的文化总能给人美感,给人启发。这次“拾遗”的实践给了我机会,让我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而今后,我希望我也能一如这次的实践一样,对非遗文化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和好奇之心,去选择自己的方式去继续关注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出发,文化永流传 !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57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少年强国,航天筑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做出重要战略部署,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在这一伟大号召指引下,中国航天要心怀“国之大者”,朝着建设…… 周子童 烟台理工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中量大学子赴安吉竹乡,探索“双碳”共富路

为探究“竹林碳汇”如何实现生态、经济并行发展,了解竹产业以何种方式顺应新时代潮流,7月4日,中国计量大学“绿水青山”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以采访的方式,了解并学习…… 泮少杰 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学院查看全文 >>

稿件代发至国家级媒体获得评选评级优势

精选各类重点媒体、门户网站、流量自媒体 一站包办 何需东奔西走…… 国家级媒体 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竹友中学课外辅导活动

2019年12月5日星期四下午,西南石油大学石工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在竹友中学进行课外辅导活动。下午1点整,志愿者们由南门出发。路途遥远,志愿者们仍热情不减。到达目的地后,志愿者……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校园服扫活动

石工院青志协常规扶扫活动2019年11月28日下午四点半,石工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学校南门附近开展常规服扫活动。本次活动共有50余名志愿者参与。天气严寒,但影响不了志愿者们的热诚之心,志愿……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成功开展新都医院志愿服务活动

石工院青志协新都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2019年11月2日上午,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在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进行了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等候患者进行医院问卷调查马甲…… 张烨苓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禁毒教育,我们在路上

禁毒教育,我们在路上——记石工院青志协军屯小学禁毒宣讲为预防青少年吸毒事件的发生,提高青少年禁毒意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于2019年6月6日在军屯小学开展禁毒宣讲活……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松鼠AI栗浩洋:AI+教育能把所有人培养成精英

  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成功召开。本届年会期间,AI数据处理、人与AI如何相处等话题引发了众多参会嘉宾的思考。3月27日,在IT 领袖圆桌闭门会议后,环球网财经专访了松鼠……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

童护智感先锋团前往泉州台商投资区第八实验小学开展实地调研

为全面了解校园安全建设现状,推动构建更安全的学习环境,1月25日,山东大学(威海)童护智感先锋团成员李劲前往泉州台商投资…

超市志愿暖冬行,福满新春情意浓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4日电(通讯员李佳恒)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递新春的美好祝福,营造温馨和谐的节日…

以小家之力量,净大家之环境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2日电(通讯员李佳恒)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衿逐梦,…

品味赛鸽文化,唱响时代浪潮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2日电(通讯员李佳恒)为助力赛鸽在赛事中绽放光彩,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衿逐梦,学思践行”实践…

最新发布

高原产业齐发展 乡村振兴展希望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之后,甘肃作为全国牛羊生产的重要省份,现已…
观察乡村之貌 探索振兴之路
观察乡村之貌探索振兴之路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寨县大湾村视察,寄语当地干部群众,要把老区的经济发展搞上去,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六年来,乡亲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习近平总…
重庆学子三下乡:赏太和山水,尝太和黄桃
太和黄桃是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的王牌产业,其主要成熟期为七月中下旬。黄桃的产地是在我国华北、华中、西南等地区,目前华东、东北等地区也在大量栽培。目前太和黄桃已经与上海、广州等城市有了相关合作,并…
承遗风古韵,湖北学子传承宣纸烙画
为响应学校和社会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传播与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组建“拾遗”志愿服务队于6月16日赴黄冈市黄州区文化馆跟随非遗传承人胡友恒学习与传承“…
走进尽美公园,传承红色基因
为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进一步了解建党百年的艰苦岁月,传承中华红色经典,深刻体会建党百年精神,学习优秀共产党人的美好精神品质,7月13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漫卷红旗队队员王世婕前往尽美公…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同时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向人们宣讲与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
走进尽美公园,传承红色基因
为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进一步了解建党百年的艰苦岁月,传承中华红色经典,深刻体会建党百年精神,学习优秀共产党人的美好精神品质,7月13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漫卷红旗队队员王世婕前往尽美公…
拾传统文化,增文化自信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国家,文化底蕴深厚而且绵延不绝至今。这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延续了几千年不间断,在当今国家中也是首屈一指的。那么,在中华民族如此诸多而又绚丽的文化宝库中,有发扬光大…
树立高远志向,承接榜样力量——重庆大学“送教下乡,振兴乡村”实践团活动纪实
摘要:2022年8月6日上午,重庆大学“送教下乡,振兴乡村”实践团于腾讯会议线上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向重庆市开州区关面乡小学的小朋友们详细介绍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的榜样力量,以及帮助小朋友们树立高远志…
南京财经大学信工院:“追寻红色文化,学习红色历史”暑期社会实践
传承红色文化,续写百年风华革命文物是红色文化的寄托之一,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突破显得十分重要。为留住红色文化记忆,感受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