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认知乡村,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全国专项、省级重点“青木计划”——乡村振兴新“薯”光产业调研团队于7月16日前往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双庙乡开展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成员在实践前学习了解当地红薯种植产业现状,并集中讨论了当下红薯行情等相关问题,随后与当地群月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郜先生取得联系并就红薯产业的发展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在交谈中,郜先生表示,他种植红薯已长达30年之久,对红薯传统的种植、管理、贮藏等管理步骤有一套成熟的技术经验。在郜先生心里,红薯的质量>产量>销售,所以他对红薯的质量方面下了很多的功夫,从选种到育苗,再到储存,一定要保证红薯软、黏、甜的品质。在储存步骤中,郜先生总结出了特有的贮藏技术,在他的库房里,今年刚收下来的红薯可以保鲜到下一季红薯上市,且品质依然保持鲜嫩如新,良好的品质为红薯的出售提供了很大的保障。为提高红薯的产量,郜先生结合当地土壤环境设计改善了一套有针对性的红薯收割工具,以此来提高机械工作效率。凭借这些出色的经验技术,郜先生如今也成了种红薯出了名的“红薯大咖”。
访谈结束后,团队成员跟随郜先生前往红薯种植地进行参观。经郜先生介绍,群月种植合作社自成立以来,通过流转土地,红薯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至今已经达到了1000多亩,亩均效益可达7000-8000元。除去自有红薯种植基地的经营,还带动当地其它红薯种植户加入合作社,对收割红薯进行统一保鲜储藏、对外批发销售,使襄城县的红薯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薯品牌。每到十月份本地的红薯收获季节,又恰好是南方地区的红薯种植季节,种苗便能运往南方售卖,在售卖本地红薯及其附属产品的同时拓宽外销方式,以此提高红薯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随着当下种植管理和保鲜技术的提高,近些年形成的红薯种植-储运-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也可以为农户带来更加稳定可靠的经济效益。
在本次对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双庙乡的调研中,团队成员认真学习,积极总结,切实了解到当地红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并在调研结束后认真进行了总结归纳。在之后的时间里,“青木计划”——乡村振兴新“薯”光产业调研团的成员们将继续深入省内其他红薯种植基地,利用所学知识切身实地的开展调研活动,在社会的“大课堂”中以实践出真知,促进团队技术能力沉淀落地,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夯实乡村振兴底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60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