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内蒙古7月22日电2022年7月23日,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还乡筑梦,百鸟归巢”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李想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宣传部正能量工作室采访到一位少数民族共产党员——石俊清。石老先生已经七十二岁高龄,退休前曾经是人民警察,还是红十字会等众多公益志愿团队的志愿者,退休后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新时代文明中心民族团结宣讲员。石老先生一直致力于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为当地民族团结工作做出了许多贡献。
石老先生自70年代起便开始剪辑报纸,40多年的时间里收集整理了10类1000余册剪报,在退休后义务当起通辽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科辅导员的时间里,为了做好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宣传部正能量工作室的宣讲,剪报为他搜集重要事例、备课宣讲提供了许多帮助,时过境迁,这一份份承载了历史资料的剪报成为了弥足珍贵的时代印记,也成为了石老先生“千金不换”的“宝藏”。但是在2016年,为了迎接建党95周年,石老先生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将这些“宝藏”剪报全部贡献了出来,在通辽市霍林郭勒市友谊社区开设了红色读报厅,并义务带领老、中、青三类群体开展针对性阅读活动,“让大家都能看看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砥砺前行的艰辛历程!”说起这件事情,石老先生便无比激动,大家也都亲切的称他为“红色历史传播者”。
石老先生的宣讲和贡献让当地的少数民族了解到了更多的民族政策,也将民族团结精神深入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在石老先生心目中,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也是中国人民的团结,这么多年,他一直为了通辽市良好的社会氛围与风貌一直在做着努力。
谈起石老先生的身体状况,石老先生说:“目前身体上没有什么大的毛病,只要自己胳膊腿还能动,就会带着大家去阅读,去宣讲,不断发挥余热。”在这几十年间,石老师不忘初心,坚定跟党走,听党话,不断汲取更多知识。即使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古稀老人,也愿四处奔走去宣讲,去帮助更多不会使用网络的老人了解国家的政策。几十年的坚持让大伙知道石老先生是这么说的,同样也是这么做的。
在石老先生看来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不仅仅是内蒙需要这样的保障,全国人民都需要这样的保障。而对于内蒙古自治区来说,更需要和各民族友好交流,弘扬民族团结,推动内蒙古自治区与外省的文化交流,比如向外省介绍蒙古族的蒙古袍,马奶酒,奶豆腐炒米乌日莫等等。石老先生说:“还有经济交流,许多其他民族的人也会来到内蒙感受草原的魅力,感受马背上的豪迈,这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少数民族文化更大程度的进入群众的视野,蒙古族的人文风貌也得以被发扬光大,增进了其他民族对蒙古族的了解和认知,促进了文化认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在新中国成立十年之际发生过一件事令石老师和所有蒙古族人念慈在兹。1959年曾有三千孤儿来到内蒙,蒙古族的辽阔草原哺育了这三千华夏儿女,他们来自各个民族,为这一片青青草地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这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民族关系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民族团结是大势所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是我们民族团结的底气,维护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儿女的神圣职责,实现民族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新型民族关系的发展是民族团结的必然结果。在采访石老先生的过程中,这件事永远都是最让人共情的,大家也都永远会记得党和国家对内蒙的援助。
对石老先生采访结束后,团队成员也明白了“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的含义。如今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民族平等是基础,民族团结是保障,民族繁荣是要求。一个强盛的民族,必然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四分五裂断难成为世界一流强国。一盘散沙,绝无希望跻身世界先进民族行列。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无一不是国家统一的时期,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都是在国家统社会安定的情况下出现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宽广而美好的前景。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前进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马平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民族团结繁荣复兴还看今朝华少年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61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