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鲁甸之乡,探索马铃薯致富道路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 作者:高涵

中国青年网昭通8月6日电(通讯员 高涵)鲁甸县水磨镇拖麻村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理条件极其复杂,但是正是在这个群山环绕的村庄里,村民们勇于尝试、敢打敢拼、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发挥特色地理资源,将这些绿水青山变成了养活一方人民的金山银山。为总结拖麻村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优势与有效方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鲁甸行实践队于8月6日赴鲁甸县水磨镇拖麻村。从乡村的振兴与发展中,寻找鲁甸地区人民的乡村振兴故事。 不懈尝试,寻求合适品种 8月6日,实践队成员来到了鲁甸县水磨镇拖麻村,探究拖麻村村民的脱贫致富之路。“我们村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紧紧围绕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结合本村资源特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无公害农业,逐步建立起绿色、高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村委会陈主任这样介绍道。随着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不断进行推进,拖麻村村委会带领村民进行多番种植尝试。在讲到村子里的种植条件的时候,陈主任感叹道:“这里海拔太高了,气候不对头,不知道为什么种了之后都不对。不过葵花籽应该还可以,以前十多年之前这里全是地的时候,种葵花还比较好,现在除了洋芋和荞麦,其他就没有什么种的了”。在经历了多年的筛选之后,该村最后还是选择了最合适的马铃薯,这不仅是因为鲁甸县历来有种植马铃薯的传统,而且在多年的实践经验中,村民们发现在高海拔冷凉地区,优越的气候、地理优势适宜种植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相反,经过村委会的多番尝试后,出于地理因素,人力技术,倾销路线等多方面因素,诸如党参等经济作物都不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会浪费有效的耕地面积。实践出真知,真是因为有当地村民们不断地探索、尝试、实践,才让马铃薯种植成为了当地的特色种植作物。 当地马铃薯不仅产量够高、质量过硬,而且销路广,这也是当地得以脱贫致富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地的马铃薯销路主要分为一下三种:首先,就是村民们自产自销,自家食用。当地还有许多马铃薯的特色吃法,譬如炸洋芋等。其次,就是向本地的马铃薯代加工厂进行倾销,“噜咪拉”系列土豆片(清真)是当地唯一的马铃薯加工厂,同时也是当地马铃薯的重要销售方向。最后,当地村委会巧妙地将种植业与畜牧业进行结合,通过蒸煮等简单的方式将马铃薯变为牛、羊等牲畜的饲料。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马铃薯产量过高时,村民不得不以低价售出,经济效益过低的问题,同时也缓解了村内养殖户购置饲料时的经济压力。 实地探索,亲验马铃薯挖掘 在陈主任的热情建议下,队员们赴往当地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鲁甸马铃薯种植繁育基地,当地村民自豪地向实践队员们介绍到,2019年8月20日时,在第三届南亚东南亚农业科技创新研讨会开幕前,来自孟加拉国、保加利亚、柬埔寨等国家农业部或农业科研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云南、陕西、西藏等省级农科院和相关部门的近300名与会专家学者、相关负责人走进该种植基地考察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进一步强化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依托自身区位优势,深入贯彻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等“八大产业”发展和“绿色食品”等“三张牌”的打造,加强昭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农业科技的宣传与推介,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着力打造“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科技支撑”的农业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昭通模式”,为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发展提供经验交流,同时也为当地村民打开了新的销售渠道,学习了新的种植和培育技术,使得当地的马铃薯产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村民们的收入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队员们进入到了基地当中,真正见到了绵延成片的雪白的马铃薯花和高品质的马铃薯。 在热情村民们的邀请下,队员们展开了马铃薯挖取的体验活动,切实体验到了农民们是如何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的。期间,实践队员们与村民积极沟通,了解到了当地马铃薯相较于其他地区马铃薯的优点,该种植基地培育的不同马铃薯之间的产量区别和口感差距、具体销量和收益多少以及挖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当地村民们自豪的介绍说,“马铃薯可以说是我们的主场。一说起来就是说拖麻的洋芋就是没有打过药的这种,在哪里都好卖,吃起来也好吃,它比较泡,不像海拔低一点的地方种的洋芋,同样大的洋芋和我们的比起来重量就不一样,我们就是要泡一点, 重量轻一点,他们下面种的洋芋要重一点”。 稳定发展,创新探索新局势 从种植基地返回途中,当地农民带领实践队员们参观了当地正在尝试的新作物——莲花白和萝卜,虽然经过当地的农业科学研究人员的逐代改良和完善,现今的马铃薯无论从产量还是品质上都足以满足当地村民的脱贫的需求。但是当地村委会表示,我们不能止步于此,我们要积极探索更高产的、更高品质的作物,继续提高当地村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致富,让每一名村民都过上富庶的生活。 在本次调研活动中,鲁甸行实践队切实感受到了当地村委会帮助村民们发展多样化种植业的决心和各种举措以及当地村民勤劳踏实的奋斗精神这份来自种薯之乡关于乡村振兴的答卷,不失为有效推动云南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传统农业注入新活力的模范样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62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环保在我心,环保宣传初见成效

通过我们一行人长达两个星期的努力,同学们节能低碳的意识初步形成,同学们对各项环保措施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今天的活动就是验收本次暑期环保科普之行的大检查,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这里有话说”线上采访圆满结束

为了能够更好地调查民众对环境保护概念,以及对“碳达峰”“碳中和”等词语的了解程度,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于7月26日展开了线上问卷调查的调研活动。调研问题主要以……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环境保护,你我在行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环境危机频繁出现,人类的生存正在面临严峻挑战,生物多样性在不断减少、冰川融化……为了缓解环境的危机,世界各国提……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把环保“袋”回家——环保袋设计绘画活动顺利完成

为了响应本次活动的主题:绿色出行,白色远离。环保你我,健康环境,理学院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机动组的全体成员于7月25日在理学院二楼开展了把环保“待遇”回家——环保袋设计绘画活动……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设计环保袋,绘画绿色图

今天上午由理学院志愿者策划、组织的“把环保‘袋’回家——环保袋设计绘画”活动在理学院圆满结束。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不仅在动手制作方面收获了很多,而且在活动中了解了环保袋对于环……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把环保“袋”回家

作为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的成员,我们今天进行了环保袋的学习与制作。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二氧化碳问题严重,资源逐渐短缺,但是人们却依然铺张浪费,上超……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折纸活动,寓教于乐

古往今来,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最近几百年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下,被过度消耗了太多。我们每天都在产生垃圾,而它们原本也是自然界中的资源,如今他们不仅被我们丢弃,还得支付一笔……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环保小发明作品展圆满完成

为了启发大家创新性的思维,并得到动手实践的机会,同时为了响应“环保”这一主题,环保科普团队于七月二十四日在墙壕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本次环保小发明作品展活动。科普环保团队……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中石大学子走进鲁甸之乡,探索马铃薯致富道路
中国青年网昭通8月6日电(通讯员高涵)鲁甸县水磨镇拖麻村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理条件极其复杂,但是正是在这个群山环绕的村庄里,村民们勇于尝试、敢打敢拼、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发挥特色地理资源,将…
安徽财经大学“翰墨丰碑”红色摇篮调研小分队为赓续精神血脉积极开展团史研学活动
暑假社会实践专栏:“走”奋斗之路,感悟光辉历程——基于建团百年之下深入红色纪念馆开展团史学习活动的研究英烈事迹和精神是党史学习教育最生动的教材,党史学习教育也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提供了…
走进鲁甸之乡,探索马铃薯致富之路
中国青年网昭通8月6日电(通讯员高涵)鲁甸县水磨镇拖麻村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理条件极其复杂,但是正是在这个群山环绕的村庄里,村民们勇于尝试、敢打敢拼、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发挥特色地理资源,将…
暑期防溺水,不做“孤泳者”——湘潭大学星期8志愿服务团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
(指导老师:赵猛、祖丽呼玛·艾合买提,通讯员:向原平)暑期已至,一波又一波高温预警接连到来。为加强防溺水教育宣传,提升中小学生防溺水的自觉性和识别险情、紧急避险、遇险逃生的能力,8月4日,湘潭大…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筑梦者”队在济南社区 开展暑期线下公益课堂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广大青年学生认识国情、适应时代、增长才干、奉献社会的意识,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筑梦者”队联合济南市青少年宫,为历下区文化东路街道…
文明公交暖人心,志愿服务你我行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船行”志愿服务队6月24日在湖北省赤壁市凤凰岭公交车站开展了文明公交活动,帮助公交车上有需要的人。义工联盟志愿服务队队员和“红船行”志愿服务队队员采用“一对一”模…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筑梦者”队 开展“相约云端,‘化’别样精彩”云支教暑期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广大青年学生认识国情、适应时代、增长才干、奉献社会的意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7月4日至7月31日,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筑梦者”队充分发挥专业…
南航学子社会实践:红色血脉传承
为勿忘民族历史,赓续红色血脉,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南京展开一系列瞻仰红色遗迹活动。7月2日今天我们去参观了《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位于南京市狮子山西麓的古静海寺遗址上,…
重师学子三下乡:传递温暖,让爱绵延
传递温暖,让爱绵延——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助童成梁”团队三下乡活动2022年8月1日至8月7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助童成梁”团队在指导老师朱静的带领下,前往重庆市石柱土…
“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专项计划 ——赣南脐橙兴乡村,政府企业助振兴
“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专项计划——赣南脐橙兴乡村,政府企业助振兴“世界脐橙看中国,中国脐橙看信丰。”为深入了解信丰县脐橙产业的发展现状,8月3日至5日,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寻赣乡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