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园近年来在各个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发展势头良好,具有资源友好、创意导向、高包容度等特点。“京溪渡泉”调研团遵循“构建资源友好型、环境节约型社会”、“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促进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更好实现文化赋能”、“着力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政策要求,使用社会调查、文化研究与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在北京和济南展开实地考察,探索两地在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过程中的模式与路径,并提取其中共通的可复制经验,为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提供启示。
2022年7月9日,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正式开启了线下实践,前往北京798文化创意产业园进行调研。本次调研旨在从建筑风格、产业内容、体验式消费等多个维度探究798文化创意产业园中的商户们对文化资源的创新与改造,一窥成功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生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与把握整个调查活动的方向与角度。
798原身是由苏联援建的重点工业顶目718联合厂,即北京第三无线电器材厂,它的原始用途被废弃后逐渐衰落。从2002年开始,由于租金低廉和中央美术学院校区搬迁,来自北京和京外的诸多艺术家工作室和当代艺术机构开始聚集于此,逐渐形成艺术群落。随着管理的规范化和资源的倾斜,798迅速起飞,自此成为公认的行业代表与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时至今日,798在艺术领域的地位仍无可取代,兼具人气和专业度。因其发展时间长,发展经过丰富层次、业态全面、样本多元,虽然有一定得天独厚的优势难以复制,但是关于文化资源创新与改造,也有许多值得参考的、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适合作为调研团的调研对象。
上午,队员们非常幸运地在吴冠中纪念展中遇到了798艺冠空间的总经理徐建欣先生,并对他进行了访谈。他非常耐心地回答了队员们的问题,并向队员们科普了很多业内知识,队员们对此印象十分深刻、获益匪浅。
徐先生自10年前大学毕业之后便担任798头部画廊百雅轩的经理,一直在艺术行业内耕耘。之后条件成熟,他便开始以策展人的身份策划经典艺术家的作品展,运用人脉和资源的优势,兼顾艺术的文化教育功能与社会效益。他在2021年创办了艺冠空间,通过举办吴冠中、罗尔纯、李秀实等当代艺术大师的作品展,满足大众对他们作品的向往,同时推动其作品的传播。在宋庄,艺冠空间还有制作仿制品版画的工厂与另一个博物馆,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798的艺冠空间展览起到了“窗口”的作用,在发挥博物馆功能的同时激发观众对艺术的兴趣,也提高了版画的销售量,实现向大众推广高雅艺术品的目的,形成了良性发展的整体产业链。队员们认为这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中很值得借鉴的思路,一方面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了798、宋庄两处产业园不同环境与发展条件的优势,另一方面则用文化效益带动经济效益,真正实现对先进文化的传播。
之后,队员们参观了画廊周的展览,并在世纪之交笔记展中完成了今日第二次访谈。展览内容源于世纪之交的文艺创作,策展人从这些作品中截取段落以拼贴笔记的形式呈现,还有可供游人自己选择展示的大卡片,作品原文摆在架子上供人阅读——尽管现场并没有什么游客,但这样的内容对于队员们仍然十分具有吸引力。
队员们与两位导览员进行了访谈。在访谈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更加真实而丰富的行业情况,获得了启发:展览策展人为了追求学术性、严肃性的展览,传递他们的文化艺术理念,往往会牺牲客流,加之低价格的门票,许多展馆常常入不敷出。也有一些个人美术馆利用媒体宣传、流量带动,从而达到了收支平衡的状况,甚至略有收益。而一些运用新奇概念的网红展览,虽然艺术性欠缺,但利用新颖的视听技术、网络宣传,取得了丰厚的收益。这三类艺术展各有千秋,激发了队员们感悟与思考。
下午,队员们参观了木木美术馆。木木美术馆正在举办“艺术摆烂节”活动,活动市集配合以色彩明艳的治愈系涂鸦,吸引了大量游人。“摆烂”是年轻人中流行的概念,而“艺术”与“摆烂”的结合体现出了艺术亲民的理念,其装饰风格并没有太高的欣赏门槛,还提供了丰富的文创产品供人购买。这里的票价远高于许多其他展览,但里面却有众多游人拍照打卡、购买产品,这一现象也引发了队员们的思考。
通过此次调研,队员们发现,在市场份额较为有限的今天,从事艺术产业相对困难,即使在798,很多艺术机构都“朝生暮死”,其余艺术机构的境遇可想而知,因此平衡艺术产业中的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同时,队员们在文化资源创新与改造的方法上也产生了新的思考——结合热点概念、充分进行网络宣传、利用技术手段丰富观众体验感的展览,可以促进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而富有深度、学术性的展览,则可以创造文化的社会效益。如果想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一个机构可以同时举办两种展览,从而满足盈利需求与文化传播职能,而在一个展览内部,也可以尝试两方面的融合。至此,“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第一次实地调研圆满完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63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