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实践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径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华德鑫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地区积极探索新路径以实现这一重大决策部署。为深入了解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状况,7月13日—7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赴鲁探红政实践队队员分别走进山东省烟台市、淄博市、青岛市、滨州市等多个地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与当地党支部成员以及村民的交谈,深入了解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状况以及其积极影响。在正式进行实地调研之前,赴鲁探红政队进行了一次线上会议。此次会议由队长纪芯蕾主持,全体队员积极与会。 在会议进行过程中,队长纪芯蕾从实践报告撰写、宣传要求进行讲解,鼓励大家在现阶段多看论文增长经验,为之后的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团队成员们踊跃讨论,气氛融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与见解进一步深化了社会实践的主题,就活动开展前准备、活动开展具体内容、活动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与阻力、活动取得效果四个方面展开,从不同主体、不同地域出发,共同设计出一份调研访谈提纲,为今后社会实践打开道路。 在会议最后,队长纪芯蕾进行总结,并提醒大家在社会实践调研的过程中要遵循各地防疫要求,做好疫情防护。本次线上会议的成功举行,为赴鲁探红政队开展实践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指明进一步实践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为持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近年来,邹平市将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村级组织力的有力抓手,促进集体增收、群众致富,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邹平路径”。 健全完善党支部,提升基层组织领导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牛家村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全链条、各过程,实现村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合作社理事会三个班子、一套人马、三会合一,确保合作社在村党组织领导下高效运转。就像牛家村党支部书记穆玉文所讲:“得拿着村里的事当自己的事办才行。”牛家村共有村民210户,871人,其中党员36人,村民代表30人。该村距离市区仅9公里,交通便利,且村内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素有种植韭菜的传统。2020年6月,牛家村党支部领办邹平市“明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带头干事的人有了、项目敲定了,如何解决资金这个“老大难”问题呢?牛家村支部委员和党员“身先士卒”,率先将土地转让给村集体,还积极当好“小喇叭”“扬声器”,为亲戚邻里讲解政策、分析收益,成功吸纳20户村民以资金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当时就筹集资金33万元。在得到社员的信任和支持后,牛家村党支部马不停蹄地开始办理合作社相关手续,在镇农业办的指导下第一时间召开社员大会通过章程、确定分红方案。合作社成立后,牛家村首先为村里的无收入中老年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在合作社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一天80元的收入。创新发展模式,为富民强村注入新活力

促进产业兴旺离不开新型经济模式的推动,牛家村党支部领办的“明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联合周边的五个村庄,整合中央扶持资金300万元,集体土地491.6亩,先后投资670万元建成了集现代高效农业、休闲采摘、旅游观光、科学实验于一体的“支部领办、多村联营”的示范基地,变以前的“单打独斗”为现在的“抱团取暖”,引导和规范群众发展蔬菜种植及销售产业。下一步,牛家村要创建智能采摘棚8个、食用菌智能棚19个,垂钓中心1处,进一步开发果蔬采摘、休闲餐饮、旅游观光等项目,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渗透的产业链条,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辐射带动周边村庄,持续实现群众致富和集体增收。推进民生发展,增强经济“内生力”“乡村振兴好不好,关键看老百姓乐不乐意。”集体有收益,群众更受益,老百姓才会在乡村振兴中“唱主角”,以“主人翁”姿态参与治理,乡村振兴才会有持续发展的“内生力”。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改善村民生活条件,更要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牛家村使用村庄投资的方式进行村庄基本环境整治,着力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村容村貌发生彻底变化。全面实施村庄道路“户户通”工程,重新整修道路5条,硬化村内道路27000平方米,安装村内太阳能路灯96盏。建设并完善村庄文化设施。修建文化广场4个,标准化球场、乒乓球室、图书室,文化长廊86米,墙体涂白21000平方米,大舞台1座;投资5万元建设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办公与幸福院融合的一处标准化老年活动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娱乐生活。牛家村还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正在筹备建设一处孝善食堂,不仅解决留守老人的吃饭问题,更给予他们更多精神上的关爱,让村民享受到更多的发展红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65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推普入槎,情满一夏
2022年7月14日,华师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赤言队实践服务队与河源市星星中学的学生继续相约云端,开启第四天的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工作,习近平总…
曲园学子实践行:夯实基层党建,带领基层致富
为深入了解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状况,7月13日—7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赴鲁探红政实践队队员分别走进山东省烟台市、淄博市、青岛市、滨州市等多个地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与当地党支部成员…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 探先辈足迹,传红色基因(一)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只有将红色底蕴铭记于心才能把握时代之魂、关注时代之需、聚焦时代之变、引领时代之风。在2022年1月11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
语言文字魅力彰显,推普路上携手同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而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增强文化软…
安徽学子三下乡: 深入红色老区,传颂革命精神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为引导大学生开展下沉式、进驻式的实践锻炼和学习体验,将实践与思政理论教学有机融合、有效衔接,培育学生的探究综合能力,以自身行动践行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及社会责任担…
外语学子三下乡:心怀国之大者 传承红色基因
习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参观红色革命旧址不仅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涵,也是沉浸式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应有之义。外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航空…
暑期社会实践:党建领办合作社,探索乡村振兴新基点
山东省滨州市各地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乡村振兴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良性发展运行的典范,为探究农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在滨州市的发展状况,了解其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赴鲁探红政实践团队…
赓续红色文脉,师生筑梦未来
2022年7月11日至7月21日,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传承红色基因,始终保持一心向党的炽热情怀,赤言队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线上教学活动以红色教育为熏陶,以“推广普通话”为载体,顺利开展了融通“红色文…
推普路上,赤言传薪
7月12日下午3时10分,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赤言队实践服务队语推组完成了第一门课程——《声韵母辨析课》,进入最后的作业批改阶段。“普通话的‘普通’是什么意思大家知道吗?”“我们为什…
安徽学子三下乡:传播法治思想,提高反诈能力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新型的网络消费方式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实惠和便利,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结算方式实施诈骗等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