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一点一烫,烙制匠心经典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拾遗”志愿服务

6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赴湖北黄冈胡友恒工作室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技艺——宣纸烙画。传承非遗,从我们新时代新青年做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花开遍华夏大地,我们用实践感受非遗,呼吁青年一代传承非遗。宣纸烙画,一点一烫,用烙铁“纸上生画”,用技艺诉说工匠精神。 乘上高铁,我们便开始了与“宣纸烙画”的不解之缘。出发之前,我们做足了准备,对即将要学习传承的非遗开展了一系列的讨论。我们怀着对非遗技艺的崇敬与非遗画作的惊叹踏上黄冈这片土地。 宣纸烙画的传承人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他就是胡友恒,正因为他的热爱,在历经众多磨难之后,在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与家人数十年如一日的支持中,终是用一把电烙铁,在宣纸上绘制出一幅幅经典著作。胡老师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十分热情,当我们乘车抵达住处,胡老师便赶过来看我们,慰问我们是否安顿。队长在跟随胡老师去到工作室参观,并对我们即将要探访的宣纸烙画课程作出了计划。我跟随着来到胡老师的工作室,入目便是摆满了作品,桌子上还有许多胡老师参赛的证书与奖章,包括胡老师与许多艺术家的合影。一帧帧,一幕幕,都是胡老师在岁月的磨砺下,以坚励打磨出来的匠心巨作。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听到胡老师讲述他的创作历程以及传承经历之后,我深切的感受到,坚持一项技艺的不容易,以及其中蕴含的许许多多的真理。胡老师说创作宣纸烙画尤要静心,我在胡老师的作品中仿佛看到他手执电烙铁,一点一点创作的背影。在构思框架、创作底稿、烙制画作、电烙上色等步骤的实践中,我明白了宣纸烙画其中所含的匠心精神,每一项非遗技艺的实践都是我们新时代与传统技艺的一种碰撞与传承。 在最初的绘制底稿,我在胡老师的教导下,用HB的铅笔仔细在薄薄的宣纸上,描绘着画作最简单的模样,就这样一道小小的工序,在老师的一遍遍纠正下,我终是将其在宣纸上“露相”了。宣纸烙画讲究手法,电烙铁的温度也要很好的掌控,才不会使画作过度上色至糊。通过几天的练习,我对宣纸烙画这一门技艺颇有掌握,在握电烙铁的技巧上也有很大的进步。创作好似品茶,囫囵一口,并不能品味到其中的甘甜,反而会使得品茶这一个本就娴静的喜好显得更加浮躁,循序渐进,慢慢体会,便得其中韵味,创作宣纸烙画如此便能拥有沉淀的心态,与烙铁共舞,终成火中刺绣。 韵匠心精神,炼火中刺绣。在宣纸烙画这一非遗技艺的学习与传承中,我深刻学习到胡友恒老师在创作中日益锻炼出来的心境,正如好玉须打磨,一幅幅巧夺天工的作品,不仅仅需要学习一门精湛的技艺,更难得可贵的事其中蕴含的坚持不懈的工匠精神,赓续工匠精神更为我辈青年的发展拓宽了舞台。通过实践我也意识到,只有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才能使其在机遇和挑战中乘风破浪,才能使其在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绽放出新时代的色彩!希望更多的青年能够静下心来,传承非遗文化,我们携手向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71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孪生时代:看非遗文化在沉浸式体验中的重生与突围

在杭州南宋御街的数字非遗馆,一位身着汉服的少女正通过全息投影与宋代织娘学习缂丝技艺,光影交织中,千年丝路在数字空间徐徐展开。这个场景印证着非遗保护已突破传统窠臼,在数字技术…… 流光遗彩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宣传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为宣传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2022年6月15-20日,安徽财经大学红色溯游队走出校门,前往蚌埠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纪念馆、蚌埠市博物馆等地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社会实…
民俗文化从不缺少美,还好我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昨天再次去到慧绣坊,回到基地后,本想着计划一下明日的行程。在找寻笔记本电脑的途中,一抹红映入我的眼帘。啊,原来是杨国权老师送我的蝴蝶指环,因为担心会对它有所损坏,就将它放到我的电脑旁边了。这是…
用活红色文旅资源 赋能乡村振兴
用活红色文旅资源赋能乡村振兴大学生网报8月1日电(通讯员崔怡宁)为了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坚定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安徽财经大学“红色溯游队”团队以郎正玥为队长…
安徽学子三下乡:传承文化,砥砺前行
安徽学子三下乡:传承文化,砥砺前行中国青年网蚌埠7月29日电(通讯员郎正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为探索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所发挥的独特功能和价值,…
心怀梦想,量“励”而行
天门队讯(通讯员王燕;摄影廖一帆陈思竹)7月16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2022年心心火支教团天门队马湾分队在马湾小学各年级顺利开展以“心怀梦想,量‘励’而行”为主题的活动课。活动流程主要包括活动引入、画…
安阳工学院三下乡:投入实践,实现自我价值
这是我第一次经历社会实践。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天气炎热,我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
新乡学院学子三下乡:推动乡村文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建设是提升乡村文化风气、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乡村振兴其他四项建设的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坚持文化发展理念有助于推动文化与农业、旅游业相结合,助力乡村个性化多元化发展,更有助于…
乡情剪纸——近将失落于一隅的民俗记忆
北京科技大学宣扬非遗宁始文泽返家乡实践团于8月4日为宣扬宁夏的剪纸文化来到宁夏最美的巷子—老巷子。希望能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能用我们微弱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到宁夏剪纸文化,为杨国权老师找…
重温红色历史,暑期三下乡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是我们深入学习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团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社会实…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先烈,奋发图强
为瞻仰革命先烈古迹,认识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崇高的共产主义,开展爱国思想主意情感宣传、民族文化宣传,缅怀革命先烈,开展革命传统教学,了解民族英雄先烈们的不畏奉献、英勇坚强、奋斗的伟大精神,2022年7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