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7日,作为河南科技大学“四海皆同音,推普助乡兴”社会实践团队的一员,我和团队成员一同奔赴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王窑村及周边村落开展调研活动。本次调研主要从普通话使用情况,普通话推广情况入手,为深入准确的了解当地居民普通话使用情况、学习意愿和普通话水平,我们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在王窑村及周边村落进行问卷调查。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这是我对这次推广普通话调研情况的基本概括和总体感悟。
在我们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地居民交流中仍以河南话和当地土语为主,由于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对普通话的掌握和运用还不太熟练,但是当地居民对于普通话的重要性都心知肚明,因此在乡村地区大力宣传推广普通话就显得尤为必要。我们在沿乡村小路走访中发现,老年人在乡村常驻人口中的比例占据了四分之三,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小孩子。青年和中年人则很少看到,在我们与老年人交流中得知,村子里剩下的基本都是老年人,而有能力的青年与中年人则更倾向于去城里生活。他们也更倾向于把自己的孩子带到城里生活去接受更好的教育。因此乡村推普的重点以及难点是如何让老年人去认识到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于青年人和中年人,他们在外奔波。无论是打工或者做生意,他们不可避免的要经常和人交谈,和各种各样、天南海北的人交谈。因为地域差异,各自的家乡话不同。他们只能去学习讲普通话,在他们与人交谈中,他们的普通话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和锻炼。久而久之,他们已经养成了讲普通话的习惯和能力。对于小孩子,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国家已经在大力推广普通话。从城市到乡村;从老师到家人;从网络到现实。小孩子在学校上课,老师给他讲课是用普通话,交流也是用普通话。回到家中,他们的父母也是对他们讲普通话,和自己的小伙伴玩耍时,也是用普通话交流。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自然而然他们就会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老年人则与上述两类人群不同,他们在这个乡村很有可能生活了一辈子,也很少接受过高等教育。他们说了一生的土语,平常生活或者饭后闲聊也足够使用。相反,你突然向他们推广普通话并建议去说普通话,他们理解并且肯定普通话的好处。但是实际生活中,他们并不会去说普通话,依然是土语为主。举一个贴切的例子:在农村,吃完饭后都会出去闲聊。这时你去说普通话,老年人们只会觉得你很奇怪……
在和当地村干部交流时,也向我们提到了这个问题,如何让老年人真正的把普通话用在自己身上,成为自己日常交流的主要语言,是当今农村地区推普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次实践过程中,那位村干部向我们讲述了很多当今农村的现状,也向我们坦白的说明了在农村推广普通话的困难。但我们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一代,走出象牙塔,以别样的姿态去进行社会实践,青春就该绽放光芒,推广普通话,我们一直在路上。我们走到哪里,推广普通话就到哪里。这是我们实践团队一直秉承的理念,在调研的几天中我们干劲十足,这座乡村留下了我们奔波途中的身影,也留下了我们努力推广普通话的样子。
尽管推普仍然是“道阻且长”,但只要我们坚持推进,一定能“未来可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72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