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丝语沙洲实践团:泥塑代代传,心火永不暗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作者:丝语沙洲

陕西省宝鸡市7月31日电袁杨

北京科技大学丝语沙洲实践团于2022年7月31日探访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泥塑村进行彩绘泥塑艺术传承现状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活动针对彩绘泥塑制作工艺、彩绘泥塑传承现状及其与当地文化关系展开。本次的采访对象是泥塑村的胡深一家。胡深一家是地道的泥塑村当地人,一家之主胡深的女儿胡小红打破了泥塑村泥塑技艺“传男不传女”的规矩,目前一家人都在为彩绘泥塑工艺传承作出贡献。

据胡深所称,泥塑工艺在胡家已经传承了五代,代代相传的泥塑手艺自传承以来致力于把泥塑制作得更加丰满,更具艺术感,基于花鸟鱼虫的手工艺彩绘泥塑产品达到300多种,其父亲更是可以将这300多种泥塑熟练完成。尽管泥塑产品形态多变,其雏形制作始终如一。泥塑的基本成型重点在于造型以及白模的打磨。由于泥料的物理性质,在塑型过程中,泥塑的制作不仅要关注形体的匀称,还要注意干燥龟裂产生的裂痕的处理。为了得到光滑的白模,在白料上色前要进行打磨工作。泥塑打磨使用传统的砂纸,这样做与现代电动工具相比有更加灵活,力度易于把握的优势。打磨的重点在于干燥产生的裂痕处,将不平整的部分用打磨出的细粉相互填补得到更加光滑的质地,有利于后续上色的进行。完成基本型和打磨工作后,就到了晾晒环节。晾晒泥塑也具考究,晾晒不能直接向阳,也不能过于背阴,只有适度的冷热交替和良好的通风才能使泥塑模型的坚硬程度有所保障,在长时间保存时不会开裂损坏。有关白模上色,与现代工艺不同的是,上色采用白泥浆,而不是使用白色染料。胡师傅说这正是色彩附着能够久经不衰的秘密,白泥浆在泥塑上能够拥有良好的附着性,经过二次晒制的泥塑不仅能够拥有不错的色彩吸附,还能光泽突出的性质,而会由于涂料颗粒感强无法呈现出高光感。

在胡师傅的带领下,丝语沙洲实践团对当地泥塑品进行了参观。胡师傅着重介绍了两件泥塑品,其一是价值12万的坐虎,这是胡师傅儿子满月其父亲赠予孩子的礼物。当地有个习俗就是给孙辈后代赠送满月虎,也叫长命百岁虎。它里面包含的寓意很多,有四季富贵花,代表四季平安;有十二生肖,代表12个吉祥如意;有辣椒代表红红火火等。把所有这些美好的寄托在这件作品上赠予孩子,希望孩子的未来能够更加光明、生活也更加幸福。另一个颇具特色的是红牛塑像,红牛塑像以牛头形态作为基础,绘以花鸟鱼虫进行装饰,意为万物相互依存共生。这是胡师傅最喜欢的一个作品,他认为这是时代的一个缩影,红牛像也支撑着胡师傅坚持为泥塑文化传承奋斗。当今信息的传播加速,传统技艺正在以极高的速度淡出人们的视野,胡师傅说:“要谈钱,就不要有文化包袱和历史包袱,要搞艺术就不要考虑其他因素。曾经我们把这个手艺传承下去,只是因为热爱才能够坚持下来,当下传统的继承已经很难在这样的时代生存了。要想使这项艺术久经不衰,那就只能依附于信息的时代,跟商业化相结合。”专家学者对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共有三种不同的方法。一是进行产业化的开发,二是进行数字化的开发,三是以原有的状态进行开发保护。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共有十大不同的品类,与诗词书画不同,凤翔泥塑本身具有商业的潜力和价值,与现代商业相结合,灵活运用信息手段来传播其影响力是相对有效的保护手段。

在参观的最后,当被问到彩绘泥塑技艺传承的看法时,胡师傅感叹道,泥塑文化是一种富含民族气息的文化,虽然名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如今,只要提起泥塑,很少有人知道陕西凤翔等地原来有着悠久而丰富的泥塑文化历史。然而,这些地方曾经盛极一时的民间文化正在日益枯萎,离开人们的视野。拯救文化技艺的行动迫在眉睫,他会继续肩负责任,与时代接轨,通过互联网让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走向光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73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电气学院学子返家乡之回访母校,展望未来

时间:2025年2月21日8:37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作者:孙玉锋本次返高中宣传大学活动旨在向母校的高中生介绍我们的大学,提升他们对本校的认知与兴趣。活动于近日在庐江二…… 白岳松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院学子返家乡之“回访母校,展望未来”

本次返高中宣传大学活动旨在向母校的高中生介绍我们的大学,提升他们对本校的认知与兴趣。活动于近日在庐江二中举行,通过宣讲、互动问答等形式,我们成功地向高中生们展示了大学的特色…… 孙玉锋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气学子返家乡之张飞板面:一碗面条,千年传奇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载体。张飞板面,这道以三国名将张飞命名的面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白岳松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春天的“蓓蕾”,应在最美的时刻绽开
2022年6月2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蓓蕾”志愿服务负责人召集全体成员在管院办公室进行会议交流,成员们纷纷将准备好的支教教案拿出,进行分享和展示。此次分享交流让各位成员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同…
安徽学子三下乡:重走成本华纪念馆
7月22日,安徽工业大学一队学子在和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对其红色革命资源进行追寻学习。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参观了和县革命纪念馆,再一次重温了红色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深切缅怀了革命先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
滁院学子“三下乡”:探农村宅基地改革、寻乡村振兴之发展
中国青年网滁州8月8日电(通讯员施丽丽雷馨芮)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走中国特色减贫…
启明,又一年盛夏 ——赴河南省商丘市白楼乡马楼小学支教有感
记忆里二零二一年的夏天是炎热的,怀揣支教梦想的我背上行囊,头一次乘坐慢吞吞拥挤的绿皮火车,来到陌生的河南,馒头、三轮车便是我支教最初的印象……一眨眼,时过境迁,又是一年盛夏。穿上去年不曾有的队…
滴胶凝花 定格刹那之美
美育作为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们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进而促进德智体的发展,培养道德情操。为了锻炼孩子们享受美学、创造美的能力,园艺学院赴合阳县支教实践…
武汉学子三下乡:让折纸艺术走进课堂
美育是审美教学与美感教学的结合,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着力点。为响应国家加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号召,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引…
深入社区访基层,体悟学习宣传先
为进一步加强实践团成员的爱党爱国意识,切实发挥实践团宣传普法的作用,7月5日,山东理工大学“法治未来”正能青年社会实践团赴西冶社区、钢城区党史文化长廊、金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地展开社会实践活动。7…
“E路先行”实践团赴嘉祥曾子广场至善阁
为进一步发掘先贤故里优秀文化基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15日,山东理工大学“E路先行”社会实践团前往山东省嘉祥县曾子广场至善阁,对文化重点景点至善阁进行实地考察。当日上午,实践团队抵达曾子广…
爱心支教,启智明理 ——赴河南省商丘市白楼乡马楼小学支教有感
在7月12日这天,我们在河海大学门口集合,一起前往商丘。我们一起坐了8个小时火车抵达商丘之后,又坐了两个的大巴终于到达了商丘市睢县马楼小学。第一天参观了学校,我是一年级班主任,一年级教室里有两个电…
“E路先行”实践团重走“孟母三迁”路
为发掘孟子故里儒家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7月13日山东理工大学“E路先行“社会实践团前往济宁邹城市以重走“三迁路”的方式进行实地考察,探究孟母三迁历史,学习优秀历史精神内核。当日上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