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科大学子三下乡:以青春之名,助乡村之梦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作者:刘奕岑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

2022年7月伊始,河南科技大学“四海皆同音,推普助乡兴”社会实践团,结合各自家乡疫情防控情况准备在各地乡村开展“三下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此之前,经过层层选拔,我有幸成为了本次实践团的一员,与其他12位实践团成员一起深入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葛楼村、汉王村、贾汪区瓦庄村等祖国各地乡村,参与到在乡村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中去。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我深感荣幸。为响应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号召,确保后续工作有序开展,我们团队召开了3次线上会议,同时在村委会人员的带领下前往各自家乡乡村进行初步调研。准备实践材料时,我们对农村还是保有交通不便、道路崎岖的刻板印象,但是,在村委会人员带领我们走进乡村、聆听她的发展故事后,震撼、自豪已不足以描述我们的心情,我们才知道“建设美丽乡村”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于是,更坚定了我们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决心。

“奶奶好,我们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咱们村里的普通话普及程度怎么样?”

“大爷,你好!我们是来对乡村的普通话推广情况进行调研的,您会讲普通话吗?”

7月18日,河南科技大学“四海皆同音,推普助乡兴”社会实践团正式启航,前往各自家乡乡村开展推普调研活动。在与村民的沟通交流中,我深刻领悟到了当今农村地区推普现状,同时更加明白在乡村开展推普活动的重要。处在后小康时代,部分农村地区仍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而“语言不通”则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将普通话推广到农村是当今时代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村委会人员告诉我们:“如今的乡村环境建设好了,但是以老年村民为主的农村在语言方面仍以方言为主,缺乏学普通话的学习环境以及讲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于是,我们明白,实践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走进乡村、深入乡村,更要做乡村振兴的践行者,努力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炎炎夏日,炙热的阳光洒在田野乡间,也洒在实践团成员的身上,树中的蝉鸣、闷热的空气都透着一股疲倦的气息。团队成员们行走在祖国各地的田野大地上,即使汗水浸湿衬衫,即使疲倦席卷全身,但是我们每个人都热情饱满,于7月22日下午顺利完成了本次的推普调研工作,共计170余人加入了我们精心设计的推普云课堂。在本次工作中,我真切的体会到了基层干部的辛苦与不易,真正感受到了“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的踏实过程,这些实践经验是教会青少年成长最好的“教科书”与“知识库”。不管我们未来在求学或者工作过程中,我们都要经常“自找苦吃”,积极的深入到基层、一线去开展实践研究,走出大学的“象牙塔”,将双脚“踩进泥土里”,迈开脚步,进入实验室,走进乡村,前往社区,亲身实践,真干、真做、真感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塑造当代青年勇于探索、迎难而上的勇气,锤炼排除万难、广交好友的胆气,锻造乐观向上、不怕挫折的志气,培养为民服务、劳智结合的能力,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虽然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已告一段落,但是我们明白,当代青年的社会实践永不停息。作为推动当今时代发展的“先锋队”和“主力军”,我们青年人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以永不懈怠、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以辛勤劳动、投身实践的行为准则,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用实际行动为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74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声系民族,语通未来——“民族之声”调研团云南线下调

在祖国的壮丽山河中,云南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多元的民族分布,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推广的重要阵地。普通话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民族团结与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怀着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sqm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威海)“民族之声”调研团内蒙古实践纪实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传递文化的火炬。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对于促进各民族交流、推动教育公平和实现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为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少数民族…… sqm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查看全文 >>

声系民族情,语启新征程——“民族之声”调研团湖南实践

声系民族情,语启新征程——山东大学“民族之声”调研团湖南实践纪实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传递文化的火炬。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对于促进各民族交流、推动…… sqm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检查促规范,以分享促提升”我院商务英语教研

为深入推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教学秩序良好运行。4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在406办公室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2025年4月22日至23日,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最新发布

E展“红途”实践团赴《共产党宣言》陈列馆:感受《共产党宣言》在广饶
为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7月8日,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E展“红途”实践团前往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共产党宣言》陈列馆感受《共产党宣言》在广饶的传承与发展…
山理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为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E展“红途”实践团于7月6日走进杨柳雪村,对杨柳雪村红色文化进行了参观学习。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E展”红途”实践团成员成功抵达杨柳雪…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E展“红途”实践团参观杨柳雪村村史馆
为更好了解杨柳雪村村史,感受杨柳雪村变化,7月5日,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E展“红途”实践团前往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杨柳雪村村史馆进行走访参观。7月5日上午,实践团全体成员一同乘车前往杨柳…
山理学子三下乡:延续红色力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践行初心使命没有穷期。为感悟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创新,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一切从实际出发,面对困难,奋斗直前的精神。山东理工大学E展“红途”实践团于7月7日走进杨柳雪村…
非遗的出路在哪里——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非遗调查队社会实践报告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非遗调查队社会实践报告陈丰筱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淮师学子三下乡:倾听“双减”之声,吐露蓓蕾芬芳
助力“双减”落地,点亮缤纷假期,赋能筑梦未来。7月15日至18日,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践行青春使命,谱写青春华章”暑假社会实践团队7名成员前往安徽省亳州市、蚌埠市、宣城市,走访当地村民,回归学校…
追寻红色记忆,讲好革命故事,读懂中国精神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为了追寻红色记忆,讲好红色故事,2022年7月13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三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特别的行动——采访革命老兵王法群。7月13日上午,我…
嘉兴学院平湖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本科213班“青春聚力齐行动,社会实践展风采”系列暑假社会实
2022年暑假期间,嘉兴学院平湖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本科213班的同学们积极响应党组织、学校号召,在各自家乡宁波市、义乌市、嘉兴市、温州市等多地开展了以“青春聚力齐行动,社会实践展风采”为主题的系列暑假社…
加大三农投入,统筹一体化发展——曲阜师范大学乡村振兴青研团
陈疃镇因地制宜,坚持从镇村实际出发,抢抓中央和省、市、区加大“三农”投入的历史机遇,把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与培育发展有机蓝莓等高效生态农业统筹布局、一体推进,建设高质量蓝莓产业基…
山大非遗调查队就德州扒鸡调查进行线上会议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非遗调查队成功开展第一次线上会议8月3日晚,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非遗调查队成功召开了第一次线上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各地非遗项目走访的相关内容事宜并作出分工安排,会议由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