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曾这样寄语青年:“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受时代脉搏。”这不仅是对当代青年在学业中求知探索、追求真理的殷殷嘱托,更是在鼓励广大青年要积极投身实践、融入社会,在学生时代便要开始培养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
现在,总书记的话语也是河南科技大学“四海皆同音,推普助乡兴”社会实践团的自觉坚守和行动指南。河南科技大学“四海皆同音,推普助乡兴”社会实践团成员结合疫情防控政策,于2022年7月18日分别前往以洛阳为中心的各地乡村开展推普调研工作,包括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偃师区王窑村、山化村、台沟村;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葛楼村、汉王村、贾汪区瓦庄村、小吴村、庞夏洼村;广西省百色市德保县城关镇峒奇等地。结合调研结果、顺应群众需求,实践团于2022年7月25日正式开始为期七天的线上课外素质拓展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身着红色队服,在屏幕前为孩子们传授知识,开拓视野。
第一弹——接过“通语助乡兴”的接力棒,奉献青春力量
河南科技大学“四海皆同音,推普助乡兴”社会实践团共12人,包括6名大二学生和6名大一学生。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的第一年。为纪念党的百年征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社会实践团的5名大二学生主动请缨,均参加了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通过线下支教的方式,前往洛阳市宜阳县窑上小学开展推普助乡兴实践活动。来到今年,2022,我国已步入后小康时代,相对贫困仍然长期存在,探究语言扶贫策略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他们带领6名大一学生,前期开会规划、实地调研,将这场奉献之约从2021传承至2022。队长郑皓严作为5名大二学生之一,他说道:“我深信只有激情奋斗的青春、顽强拼搏的青春、为人民奉献的青春,才是当代青年有为、无畏的体现。将这场奉献接力一棒一棒往下传,这是我们的目标和动力。”
第二弹——耐心倾听人民呼声,把推普课堂“搬”到老百姓家门口
河南科技大学“四海皆同音,推普助乡兴”社会实践团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将推普之声传递到最需要的地方,让最需要的人听到,助力乡村振兴。
经过充分的前期调研准备工作,实践团成员于2022年7月18日前往各自家乡乡村,以问卷调研,面对面随访等方式,了解各地乡村普通话普及情况、被调查地区居民对普通话学习的意愿与课外素质拓展课程的喜好程度和偏向等,为开展课外素质拓展教学工作提供方向,为从教育方面及推普工作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与实现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调研中,团队成员发现:各地乡村“老龄化”严重,村中大多是老年人,并且均以方言作为通用语言;村中大部分孩子都跟随父母去往城镇中求学,很少回村;村中留下的孩子多为留守儿童,缺乏相关普通话学习的正确引导。结合各地调研现状与实践团成员分析,队员们发现,青少年是推普的主要对象,而耳濡目染对于青少年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巨大,但其生活环境和教学环境都缺乏普通话的正确引导,因此,开展线上推普课堂,将推普课堂“搬”到老百姓家门口、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普通话氛围,是引领这里的每一个孩子学会说普通话、敢于说普通话的正确方向。
第三弹——推普云课堂“进行时”,在孩子们的成长中找到青春方向
“老师,我想来试试这段绕口令。”
“老师,今天我想尝试朗诵一段诗词。”
每天傍晚6:00-8:00,实践团成员会准时坐在屏幕前,为孩子们带来寓教于乐的推普云课堂,孩子们从第一天到第七天的变化与成长让实践团成员找到了青春的方向。
在第一天的推普课堂上,授课队员开启了字音的讲解教学,在连麦互动的过程中有的孩子会因为紧张害羞而不愿发言,只在评论区打字回应,导致连麦互动次数较少。针对第一天遇到的问题,队员们在后续的课程讲解中调整了部分讲课思路,在课程中加入了短视频、个人实际经历等内容,使得课堂氛围更加轻松,孩子们也逐渐参愿意参与到课程的互动中,实践课程也取得了更好的效果。从第一天的发言害羞、不愿开口到第七天的敢于表达、自信展示,云课堂中的孩子们在这七天的推普课程学习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实践团成员坚信,只要将推普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乡村孩子的心中,语言之花一定会在祖国的田野乡村绽放。
牢记嘱托勇担当,青春接力绽芳华。河南科技大学“四海皆同音,推普助乡兴”社会实践团成员的红色身影仍然在忙碌着,变得是时间,不变的是心中的嘱托和青春接力绽芳华的坚定信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74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