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国有祭,青年犹记——矿大学子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 作者:红途话构

为铭记南京大屠杀惨痛历史,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2022年7月29日星期五及8月1日星期一,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红途话构”实践团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与对先烈的敬仰之情来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利济巷馆区和南京大屠杀史实展。

图为“红途话构”实践团在胜利广场合影

利济巷馆区在周遭的热闹之下显得极为安静,展馆外墙带着陈旧的气息。入口极窄,痛哭的、衣衫褴褛的三位女性雕像相互依偎在不大的广场之上,似乎因仍笼罩于侵略者的阴影之下而瑟瑟发抖。其背后是一滴硕大的“泪珠”,饱含着对侵略者的控诉与对生的渴望。右侧是与屋顶齐高的幸存者照片墙,每一张都是一个鲜活珍贵生命的破碎。实践团成员纷纷捐了款,拿着白菊向她们默哀。从A馆进入,布局极为简洁,窄小的走廊,两边对称的、显得极狭窄的房间。展出的史料在沉默地哭泣,多媒体播放的影像声音不大却憾人心弦,观者不多,也很安静。外面的日光灿烂,透过窗户,世界与静默的大字报之上满目疮痍的世界截然不同,充满了生机,但窗帘隔绝了温度,只带着日光铺撒了一小块区域,房间的其他区域仍旧是肃穆的,是沉默的,是哭泣的。一如狭窄的、陡峭的只容一人通行的楼梯带来的压抑,一如展厅里在墙上哭泣着的半截女性雕像,泪水在空中滴落,在盛放泪水的容器中回响,亦在实践团成员内心回响。实践团成忍不住上前为其拭泪,但泪又怎拭得干?

图为“红途话构”实践团在群像前默哀

走出三个展区,走向资料展。从天花板垂吊而下,由上自下渐次形成半径由大到小的同心圆最后围绕着一滴硕大泪珠的一张张受害者照片,令人垂泪。

走出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隔两日,去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

远远地,灰色的建筑物便映入眼帘,气势恢宏,庄严肃穆。第二眼便是一座高大但脆弱的女性雕像,她面容满布痛苦之色,衣衫褴褛,往来人群皆在其前驻足良久,便长叹离去,紧随其后的便是瑟瑟发抖的夫妻雕像、满目惊恐的小孩雕像、步履蹒跚的老人雕像……他们姿态不一,但面容却带有同样的神情——极致的痛苦。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无数儿童死于非命,三分之一建筑遭到毁坏,大量财物遭到掠夺。侵华日军一手制造的这一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惨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

走进南京大屠史实馆,视野便暗了下来,周遭人潮涌动却不带一丝嘈杂。1213张幸存者照片上哀戚的目光,仿若直通天际的楼梯旁象征着遇难者资料的书架,还原的被残暴的日军蹂躏过的金陵一隅的场景,无一不是那段沉痛历史的具像化。步伐渐渐沉重,实践团成员眼眶泛红,看着泛黄纸张上的凌乱字迹,看着坑内的骨骸,看着多媒体上播放的扭曲的、毫无人性的法西斯面孔,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记载背后哀鸣……生命的重量是遗骨的分量,是埋尸记录的分量,是幸存者日记的分量,是幸存证人证言的分量。无论是垂首的战犯,还是泪流满面的证人,这都注定是一场发生在内心的海啸,“史实”两个字带着白纸黑字的痛哭,带着遗骨的沉默,带着静默的灯光,带着黑白的影像一遍遍地冲击着内心。“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份证言都是弥足珍贵的。”受害者们逐渐远去,但历史永远伫立。

图为南京大屠杀史实馆中“300000遇难者”的石碑

走出南京大屠杀史实馆,向着胜利广场走去。象征遇难者的头颅的雕像在右手边渴望着太阳,左手边是象征遇难者的手的雕像“掉落”在雪松下,前方一条小道是历史证人深浅不一的脚印,再往前去,是“万人坑”遗址,落满石子。胜利广场阳光普照,被惨痛的历史冲击过后的行人三三两两在树荫下休憩,他们面对着胜利之墙,池面波光粼粼,墙面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

南京大屠杀是一场浩劫,应该成为全人类的记忆。“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近代以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中国人民无数次经历了战争磨难,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历史不会因为时代变迁而改变,铭记这段历史,就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摒弃偏见和歧视,消除仇恨和战争,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这是人类追求的美好愿景。

图为“红途话构”实践团在南京大屠杀史实馆中观看习总书记在国家公祭日的讲话

秉持着“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实践团成员将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坚定不移地参与维护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为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77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为了让养老院的老人们能够安全出行,“以青年之行…… 刘佳蕊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践践行新时代使命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近日,“以青年之行,忆岁月峥嵘”实践小队积极响应党…… 刘佳蕊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 “乡村振兴新征程,青年新农创业行” 社会实践

为深入了解青年新农人培养状况,发挥青年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2025年1月22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风助新…

【马院】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闹元宵话振兴,新农人展新篇”社会

为切实掌握新农人的培育态势,深度挖掘其创新潜能,全力为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的绘制增添绚丽色彩。2025年2月12日元宵节,聊城大…

最新发布

寻找照片里的故事
“寻找照片里的故事”暑假社会实践总结学校: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学院:美术学院专业:数字媒体艺术学号:07190834名字:吴泽枫实践地点:浙江省桐庐县实践时间:2022年7月1日——2022年8月10日近期我校的一支暑期…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疫情命令赴前方,奋勇争先敢担当】
习总书记说过:“疫情就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在防控新冠疫情这场看不见小硝烟的战场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基层疫情防控工作,将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为进一步了解中国基层疫情防控措…
经济管理学院“红领巾跟党走”暑期社会实践团赴贵州省毕节市革命烈士陵园开展调研
7月28日,经济管理学院“红领巾跟党走”实践团队成员袁慧明前往贵州省毕节市革命烈士陵园参观学习,缅怀英烈。活动旨在依托团队成员家乡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更好地传承红…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中,各地创新举措,织密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从政府线上服务到群众指尖购物,从疫情风险“五色图”到外出及返岗健康服务,从健康码精准预警到限量预约出行,从社区“网格长”到居民“单元长…
乘青风以启航,化细雨以润物——化学学院青风化雨暑期社会实践队举行三下乡开营仪式
乘青风以启航,化细雨以润物——化学学院青风化雨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开营仪式同清风般徐徐地传递夏日的希望,如微雨般默默浸润着初生的幼苗。2022年7月11日,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赴惠州市希望工程纪念小学服…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夏味渐浓,超市防疫不可松】
暑假已至,夏味渐浓,商场的人流量也逐渐增多。超市作为市民消费购物的主要场所,自然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曲阜师范大学青春献党志愿队暑假社会实践队队员姬生冠于2022年7月16日,来到京优客购物中心进行了为…
福外学子三下乡:以青春赴使命,助力乡村振兴
为引导青年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让大学生以青春赴使命,到农村中,到群众中,到实践中,检验所学所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经管学院“魅力闽北,青春下乡”小分队自驾赴福建省…
拜访关帝庙新闻稿
为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晋豫党史队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山西开展参观关帝庙的活动2022年7月,晋豫党史队队员周佳彦到达孝义市关帝庙,开展实践活动在关帝庙,进入庙门是一幅德福一…
安徽学子三下乡:走近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传承优秀革命精神
2022年暑假期间,安徽工业大学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开展了以“忆红色来时路”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作为实践团队的一员,我和我的同学在7月24日参观了位于南京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走近纪念馆,在参观的过程中…
安徽学子三下乡:参观红色圣地,传承红色基因
为探求革命先烈英勇无畏的革命历史以及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奋斗史,2022年7月6日安徽工业大学暑期实践团队来到了安徽省马鞍山市唯一的一处具有较大规模的安葬革命烈士遗骸的场所——濮塘烈士陵园,在这里传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