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聚焦海洋特色产业,助力海产经济发展” | 江海蓝实践调研团顺利完成浦南镇产业经济发展调

来源:淮海工学院 作者:江海蓝调研团

2022年6月25日起,江海蓝实践调研团在美丽的浦南镇潘圩村开展了主题为“聚焦海洋特色产业,助力海产经济发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了解浦南镇潘圩村近些年来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人文建设等方面的变化,并走访当地水产养殖户,为后续比对海产养殖与水产养殖的差异,研发海产养殖智能监测系统提供前期调研数据。

潘圩村委向实践团队介绍当地的大体情况,并带领实践团队走访村民、考察水产养殖场。在养殖场老板的介绍下,实践团队初步了解了养殖项目。当天天气闷热,尽管渔场早早的对鱼群进行了增氧处理,但团队成员还是发现一些鱼类因缺氧出现了翻塘现象。养殖场老板很耐心的讲解渔场的管理事项,话语中透露出对养殖产业发展信心十足。临近尾声,团队成员向老板表示感谢,并进行拍照留念。

接着,实践团队成员来到了养殖场附近的水产市场。市场十分喧闹,整齐有序的摊位映入眼帘,各种各样的鱼虾应有尽有。一位卖鱼的王阿姨告诉实践团队:“我们一家四口人,都是靠我们两口子卖鱼过日子。我们鱼新鲜买的人也多,生活质量也早已达到小康水平了。”

通过采访村民,实践团队了解了近二三十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在前往居民区的路上,实践团队观察到道路两旁的树木下几乎没有垃圾,蓝天底下,满眼绿色。实践团队一共采访了20余户村民,几乎每户村民都表示:以前的道路都是泥路,人和车都不好走,路边都是随手可见的饮料瓶、塑料袋,空气中弥漫着垃圾的恶臭。如今,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村民们齐力修路,一改往日泥泞的土路,大大方便了交通,并且每家每户前都安排了一个大垃圾桶。实践团队通过采访也了解到,因为这些交通和生态环境的巨大改变,不仅让村民们卯足了干劲,更加努力,同时获得了更高工资的回报,提高了经济水平,也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对生活充满热情!

通过这几天的走访调研,团队成员深刻的认识到,只有乡村振兴,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国家才会富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至此第一阶段调研结束。

6月29日起,实践团队进行第二阶段调研,来到了美丽的赣榆区调研海产养殖场的养殖情况。

经过与老板的沟通,老板也是很热情的带领着实践团队参观养殖场。当地的主要海产品是东方对虾,沙光鱼,梭鱼,梭子蟹,但是目前并没有实现养殖环境智能监测的养殖场。目前的水质监测由人眼观察,充氧机是否开启也是凭感觉,喂食由人工带着饵料开船进入养殖场,用铁锨往里抛。

养殖场老板告诉实践团队,每年二三月份,投放蛏子,清明前后投放东方对虾,四月底五月初投放梭子蟹,水中的梭鱼是给养殖场注水从海水中带来的。由于当地没有大规模的养殖基地,基本都是中小型养殖户,因此对于海水中的微量元素指标也并没有很严格的要求。在养殖场老板的介绍下,只有两种药剂用于改善水质,来规范微量元素值的范围。当天气不好,或者下雨的时候,水会变浑浊,这是不利于虾蟹生长的,甚至会导致其死亡。这时就会往水中加入EM菌,用于改善水质。老板还告诉实践团队EM菌在阳光暴晒后发酵,效果会加倍。

赣榆靠海,夏季多雨,因此闷热天气也时常会有。养殖场老板告诉实践团队,水中的鱼虾蟹和人是一样的,闷热时人会觉得不舒服,鱼因为缺氧,也是一样,这时就会把充氧机打开,待到凉爽的时候再关闭,这也是根据人的感觉来判断充氧机打开与否。

在养殖场老板的细心解说下实践团队对于当地的海产养殖产业有了大概了解:当地都是中小型养殖户,没有规模化生产,水质检测也没有精密的仪器,主要靠眼睛来观察,养殖设备只有充氧机一类。这给实践团队一个启发,如果有精密的仪器来监测海产养殖环境,那么当地的海产品产量一定会有很大提高。经过调研,实践团队大概了解了海产养殖场有哪些是需要监测的,哪些是可以通过智能监测系统自行解决的,有哪些是要向养殖场老板报告的……

通过第一二阶段调研的对比,对于接下来的海产养殖环境智能监测系统的研发具有指导性意义,正所谓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实践团队此次收集到的数据将会用于智能监测系统的研发,并将成果投入实际生产。知识改变世界,相信未来海产养殖,将会因为有科学与技术的加持,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78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 “乡村振兴新征程,青年新农创业行” 社会实践

为深入了解青年新农人培养状况,发挥青年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2025年1月22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风助新农队前往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乡村振兴孵化中心——青年创新创业…… 王肇嘉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闹元宵话振兴,新农人展新篇”社会

为切实掌握新农人的培育态势,深度挖掘其创新潜能,全力为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的绘制增添绚丽色彩。2025年2月12日元宵节,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风助新农队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福田社区开…… 王肇嘉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 “乡村振兴新征程,青年新农创业行” 社会实践

为深入了解青年新农人培养状况,发挥青年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2025年1月22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风助新…

最新发布

红色信使寻访队开展“烈日赴陵行,传承红精神”实践活动
为传承红色精神,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展示青年学子风采,7月25日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队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展开了“烈日赴陵行,传承红精神”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伊始,队员余美辰通过在网络上查询,了…
疫情在前,重任在肩,自化学子在行动——青岛科技大学“熠熠生辉”
为增强大学生服务人民,回报社会和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广大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世情国情、社情民情,在疫情防控常态下服务奉献社会,在实践锻炼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赴山…
一师数统三下乡:设计布置温馨屋,共迎未来时代者
中国青年网岳阳7月7日电(通讯员毕倩陈晓娇赵雯婧)为传承和宣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及湖湘精神,普及汉字汉语,推广普通话,做好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的宣传工作,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
追溯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 ——赴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8月9号,青岛科技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团来到了临沂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缅怀烈士,学习先辈的革命精神。革命烈士纪念堂庄严肃穆,堂内巨大石质联碑上,镌刻着62576位烈士英名。队员上前献上花朵以此来缅怀革命烈…
山东大学(威海)践“物”阖乐调研团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
为深入了解诉讼时效制度在物业欠费征缴模式中的具体适用情况,进一步探究物业欠费征缴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7月12日至7月30日,山东大学(威海)践“物”阖乐调研团赴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法院、安徽省淮安市中级人…
湖北学子三下乡:爱心支教,你我同行
爱心支教,让责任照亮未来。7月1日至7月10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阿凡提小分队”服务队,来到了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红卫街道的袁家沟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了三下乡支教活动。在这里我们将真心付出,将…
思血沃中华我辈践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向党的二十大献礼,商丘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学院赴河南五市党史学习服务团于7月至8月,在河南省新乡市,新郑市,开封市等地区举行“瞻仰…
江海蓝-暑期社会实践
暑期社会实践…
江苏学子三下乡:探寻红色根,追忆红色梦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
建党精神向阳生,惠民利民传基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建党精神,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重大命题。伟大建党精神要从学理阐述进一步向理论传播的大众化方向发展。伟大建党精神理论传播的大众化,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