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度面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响应党和国家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助力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小队于2022年7月31日前往平度市旧店镇俊红面塑,拜访平度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俊红女士以及她同为面塑大师的丈夫林培江先生,深入了解了平度面塑的发展和传承状况,亲身体验了面塑制作技艺。图为旧店面塑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制作者根据所需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每逢结婚、祝寿、过年等重大节庆,当地农村都有蒸花馍的习俗。除了食用之外,还蕴含了祈福运、求平安等吉祥寓意。队员们来到面塑店,一进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五彩缤纷、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有龙、凤等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神话动物,孙悟空等神通广大的神话形象以及各种各样的花鸟鱼虫、历史人物等等。这不得不让人连连赞叹制作者的精妙技术和面塑艺术的巨大魅力,并且更加坚定了队员要助力这项艺术传承的决心。图为面塑展品陈列图为面塑作品展示
在与传承人的交谈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虽然夫妇二人的孩子并没有跟随他们学习这项技艺,但是这些年来他们的学员遍布中国北半部,最远有来自甘肃省、山西省的等等。而且学员的年龄层次也十分多样,有正当壮年的70后、80后也有老当益壮的50后、60后,尽管这些学员来自五湖四海、年龄差距较大但是他们都有一颗热爱面塑艺术的心,他们不辞艰辛过来学习之后又把这项艺术带回他们的家乡,极大的促进了面塑艺术的传播。更令人欣慰的是,当提及在传承过程中技术是否有流失这一问题时,传承人表示由于学员众多,他们在教授过程中又倾尽自己的才能,所以面塑制作技术几乎没有流失。队员们了解到,面塑艺术传承过程中的困难主要有零基础的难上手、入门难,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年龄大的、外地的因年龄、性格、语言等因素较难沟通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没有阻挡面塑艺术传承的进程,面塑艺术在传承人及学员们的不懈努力下,正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得到了当地政府乃至国家的认可,当地的中学下发聘书邀请传承人给学生们讲述面塑艺术并教他们制作,央视新闻联播也报道过面塑艺术的相关新闻。这些成就固然令人自豪,但是未来在各方面的努力下面塑艺术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图为队员与林培江先生进行访谈
队员们还有幸跟随张师傅体验了玫瑰花的制作,想要得到一朵娇艳美丽的玫瑰花,也要经过不少步骤,主要步骤有和面、兑颜料、制作花瓣、花瓣拼接等等,亲身体验后队员们感受到面塑制作真的是一门很考验技术和耐心的艺术,对传承人的敬佩之情又增加了几分。图为队员跟随传承人一起制作面塑
近些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考察和重大国事活动中,多次调研传统工艺项目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继承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为扶贫产业、乡村振兴作出贡献;强调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相信不论是面塑艺术还是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能在这个欣欣向荣的时代发扬光大,走向更远的地方。图为实践队员与传承人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79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