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埋名于公益,共创蔚蓝天

来源: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中国青年网重庆7月29日电(通讯员 张春红)“同在蓝天下,携手为公益”是蓝天救援队一直秉持的工作态度。为弘扬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动社会志愿服务事业,2022年7月8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心系百姓述忠情,携手共进谱华章”实践团前往忠县红十字应急救援服务队胸,此次目的是为了培养实践团的志愿精神,宣传蓝天救援队的鸿伟事迹,与奋斗在一线的蓝天救援队进行交流学习,感受体会他们的志愿事业。 黄蜂学名“胡蜂”、又名“蚂蜂”或“马蜂”。体大身长毒性也大,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体攻击。被个头如成年一拇指大小的黄蜂蛰后,如果不及时抢救,很容易危及生命,而蓝天救援队成员需要穿着厚重的防蜂服,顶着高温烈阳,前往事发地点摘除蜂巢。在一次除蜂行动中,黄蜂攻势太过猛烈,使得身着防蜂服的周队长大拇指处被蜂刺击穿,幸亏就医及时,但事后周队长拇指上也留下了不浅的伤疤。宁愿冒着生命威胁也要为民除害,让实践团深刻地感受到伟大的奉献志愿精神。 周队长告诉实践团,在11月12日,忠县蓝天救援队接到重庆市蓝天救援协调中心派遣,前往重庆工商大学五公里校区,成功摘除了一个巨型马蜂窝。 当天,忠县蓝天救援队带上救援设备一路风尘,驱车3个多小时与南岸区蓝天救援队在重庆工商大学五公里校区汇合。通过勘查,救援队员目测这个马蜂窝直径约70厘米,离地20米左右,被树叶团团围住,人工上树摘除存在困难。 周队长告诉实践团,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凝聚广大民众的重要力量。救援队的成立过程十分艰苦,不仅是启动资金,更重要的是救援队成员的吸入,他的发起人、管理人和参与人都是来自民间的志愿者。因为来自民间,所以蓝天救援队99%的成员都不是全职救援工作者,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本领,所以蓝天救援队里面有许多队员都有着技能可以应对不同的救援。实践团在了解完之后,通过观看行动纪录片和突发事件避险课程,以及一些水域自救,互救等课程,对蓝天救援队的救援行动有了初步的认识,在通过视频和文字的学习,也初步掌握一些常规的处理救援方法。 仓库中的装备玲琅满目,每一件装备对应着不同救援的方案,实践团首先学习了一些基本装备知识以及装备的操作流程,基本掌握了救援装备的使用流程,并对一些装备使用进行了统一的练习,随后周队长为实践团演练了一场大型的救援活动,让实践团感受救援场景的紧张气氛,除了陆地上应急救援技巧,实践团还学到了橡皮艇,皮划艇等水域救援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在蓝天救援队成员的监督下进行了实践。 训练固然是艰苦的,但拯救他人的微笑是甜蜜的,在蓝天救援队训练基地里,实践团看到身穿统一服饰的救援队员们正在进行日常的训练,他们饱满的精气神无不感染着实践团成员。周队长告诉实践团:“一次两次的志愿服务或许不会产生多少感觉,但是进行了上百次上千次后,你就能体会到其中的甘甜,时间越长你越能将它作为生命的一部分。”蓝天救援队成员是真正地将志愿服务视作生命中的珍宝,让实践团体会到做志愿服务需要耐心与无私。 重庆片区蓝天救援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先后在抗洪抗疫、抢险救灾和志愿服务中无私奉献,屡建奇功,托举起了生命的“蓝天”。仅忠县蓝天救援队在2020年就完成各项救援任务238次,出勤1386人次,出勤时间9127小时,受益人达到10436人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80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些精神,红心筑梦寒假社会实践团深入社区、乡村等地进行宣讲……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最新动态 物电学院】红色传承“社会实践队党史宣讲
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进红色党史文化学习教育,加强人们对于革命历史及其革命烈士的了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烟台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技术学院“红色传承”社会实践队于…
多方比较看异同,引入人才致富路
多方比较看异同,引入人才致富路团队队员就近多地实践,在比较中发现了各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异同点,各地秉持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实际的地理情况和政策环境,相应发展适宜地种植产业,发展专业合作…
合工大实践团对话盈峰科技:让智慧物联探索环境监测的无限可能
近年来,伴随着5G技术与产业智能化水平提高,物联网产业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成为了经济发展新动力。在国内众多物联网企业中,盈峰环境科技集团精研“智慧环保”之路,成为智慧环卫行业龙头企业。为进一步了解…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走进武隆博物馆,感悟红色革命史迹
为落实“服务社会,锻炼大学生意志与能力”的口号,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喜迎党的二十大,革命薪火代代传”实践团于7月10日来到武隆区博物馆参观并进行党史学习。7月10日,志愿者团队抵达武隆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赓续抗战精神,砥砺奋进力量 ——E展“红途”实践团参观广饶烈士陵园
青山绿水长留浩气,苍松翠柏敬守忠魂。7月16日,山东理工大学E展“红途”实践团来到广饶县烈士陵园,开展“赓续抗战精神砥砺奋进力量”缅怀活动。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纪念碑巍然挺立。伴随着解说员的指引,参…
追寻红色印记 传承弘扬“老渤海”红色基因 ——E展“红途”实践团参观渤海湾革命基地“渤海
7月10日,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E展“红途”实践团一行参观来到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对“渤海豪杰”馆进行了参观学习。在渤海区这片光荣的土地上,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经过血与火的磨炼与考验,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E展“红途”实践团参观渤海湾革命基地“星火初燃”馆
7月11日,山东理工大学E展“红途”实践团全体成员在队长的带领下,参观了渤海革命老区革命纪念园。进入园区大门,迎面即为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单层尖顶,素墙蓝瓦,外形呈八边围合状,与纪念馆院内所建的红…
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E展“红途”实践团参观渤海湾革命基地“烽火燎原”馆
渤海区,一个消逝在历史深处的特定区域和特定名词。那是在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我党我军在环绕渤海湾中南部的山东、河北交界地带,建立起来的基层组织并开展革命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是抗日战争时期最大的平…
巢湖学院学子走进巢湖:感受民族文化 领悟遗产真谛
巢湖学院学子走进巢湖:感受民族文化领悟遗产真谛为提高同学们对巢湖周边非遗文化的了解,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针,2022年6月15日至6月19日,电子工程学院学生暑期“三下乡”文化艺术服务团队在巢湖市周边…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史走进敬老院,志愿服务温暖老人心
中国青年网济宁8月4日电(通讯员姚慧思孙冠楠杨立帆)8月1日下午两点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繁星闪耀实践队成员们积极走进济宁市嘉祥县仲山镇敬老院,开展了党史调研。队员们深入敬老院,以宣讲和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