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进行社会实践的第二天,一大早,我就与成员们会合,开始对我们今天的实践计划进行探讨。我们的实践是国情观察类的实践,旨在观察在乡村振兴的政策之下我们的家乡发生的变化,以此来感受乡村振兴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我们今天的实践任务是观察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分别以不同的角度感受乡村振兴带来的感受和影响
乡村产业是根植于乡村,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承载乡村价值、创新创业活跃、利益联结紧密的产业体系。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全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我们今天围绕着博山区发展的特色产业展开调研,得到了以下关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见解与看法。
首先就是现代农业与智慧农业的发展有力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4%,农用地膜回收率达到60%。技术装备水平稳步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全程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7%。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拓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到不断深化
再者就是乡村产业形态不断丰富,各产业融合发展。各村依托乡村资源,发掘新功能新价值,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小宗类、多样化乡土产业,创响特色品牌约10余个,认定“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2个。农产品加工深入推进,引导加工产能向粮食等主产区布局,促进就地加工转化。村产业融合渐成趋势。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要素,促进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
然后就是农村创新创业日渐活跃。制定并落实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政策,吸引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到乡村创新创业。截止2022年,各类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人员累计达2000余人,且领域不断拓宽,由种养向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创办的实体87%在乡镇以下,80%以上发展产业融合项目。层次不断提升,返乡下乡人员50%以上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创业,近90%是联合创业。载体不断增多,产业扶贫扎实推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在贫困地区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力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建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积极促进了产销对接,加强了人才培育。
通过今天的社会实践,我对乡村振兴政策的理解更深了一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并不只是单单说说而已,更重要的是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去发展。现在在我的眼中,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收益的不只是乡村的父老相亲,更是全体的中国人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更多的是挖掘了掩埋在乡村的宝贵资源。这种宝贵资源,有的是自然资源,有的是优质农作物,有的是知识,但十分确定的是,乡村振兴在一点一点改变着中国的面貌,从粗壮的主干到细小的枝叶。
今天的实践总的来说收获满满,在这个过程中,我和我的团队成员们相互讨论,在深一脚浅一脚的路途中,在乡村的一草一木、一静一动中,我们看到了乡村特色产业的覆盖面之广,观察到了乡村振兴的有效性,见证了乡村振兴的伟大成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82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