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承百年党章之精神,溯今日宪法之初心

来源: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作者:百年章程实践团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首部党章诞生100周年,亦是五四宪法问世的第68周年,为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群体提高党性修养,培养高度的法治精神。6月29日,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杭州分队来到杭州五四宪法历史资料纪念馆开展 “百年党章史,赓续新征程”——红色浙江党章发展史调研活动,让广大青年接受宪法精神的深刻洗礼。

本次活动共分为两个部分。活动当日,暑期社会实践团杭州分队的同学首先全面地参观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有序地参观了博物馆大厅、历史复原展厅、主题陈列展厅,并观看了“五四宪法”的纪录片。通过参观展览、聆听讲解的沉浸式学习,边听边学,边学边思,以实地切身的体验更深层次地领略宪法精神。

活动的第二部分,在参观完纪念馆后,我们有幸对讲解员进行了采访,据讲解员说:“近些年来,陈列馆的游客数量呈现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不仅说明了人们的法治意识越来越高了,也说明了当前我国在普法工作上取得了一个显著的成果,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观念正逐步深入人心。此外,在纪念馆中,我们还见到了许多由家长带领着参观的小朋友,或许现在的他们年岁尚幼,还不能完全体会其中的精神,但在耳濡目染下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也会逐渐打下宪法精神的烙印。

感悟收获: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五四宪法,是我国的第一部根本大法,也正是在这部宪法的领引下我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杭州五四宪法纪念馆作为全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宪法类纪念场馆,极具人文底蕴,宁静而美丽,又不失庄严感。它深入挖掘和宣传了“五四宪法”留存下来的精神财富,挖掘其所蕴含的法治精神和法治价值,让制宪修宪的光荣历史从档案中走出来,成为可听、可看、可讲的生动活泼的中国宪法故事。

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宪法制定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历史资料,学习到了许多有关宪法的知识与精神,更感受到了宪法的无限魅力以及它背后所代表的那一代人的美好期许。走过纪念馆的复原陈列展厅,仿佛如身临其境一般走过了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建设时期和波澜壮阔的改革年代,先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热血与激情好似又回到了吾辈心中。当看到一部部宪法的手稿与草案排列在纪念馆里,一种崇敬之感不禁油然而生。

百年征程路上,一部部不断完善、精益求精的党章,镌刻记录下党百年来的奋斗与求索,并将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牢牢印刻在每一位共产党人的心中,成为指引他们前赴后继、砥砺前行的光辉旗帜。而五四宪法,承着百年党章之精神,追溯当年建党之初心,以一种先进的、严格的法律规范,以一种崭新的、崇高的法治精神,塑造着人们的行为,激励人们的精神,引领着中国朝着更高更远的共同目标和最高理想进发。

“百年党章史,赓续新征程”的主题口号,在我们了解学习完宪法知识和宪法精神后令人更觉深沉。百年党章,为中国革命开辟道路,指引方向;五四宪法,为中国建设奠定基础,引领我们在祖国新征程的道路上不断砥砺前行!

百年前,李大钊同志曾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百年后,新世纪青年也将振翅呼喊:未来,我们必将承着百年党章之精神,追溯五四宪法之初心,朝着我们的新政策拼搏迈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85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艺心益农,用设计赋能潢川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2022年7月,为进一步推进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农产品品牌形象的优化、助力潢川县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艺心益农”乡村特色产业设计服务团队在”云实践”的社会实践背景下,充分利用互联…
走进党史,这支大学生实践团与党史对话
“在我向党组织靠近的过程中,我不断学习党的相关知识,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今天中华民族的辉煌多么来之不易。”叶调和同学发出这样的实践感悟。她在这个暑假参与的社会实践是全国样板支部——湖州师范学院人文…
菏泽学院商学院“调研百村蝶变,感悟发展伟力”
调研百村蝶变,感悟发展伟力——三下乡社会实践风采展(一)乡村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十分关注的重点工作,此次三下乡,同学们对一些特色乡村进行调研,探究这些地区是如何借助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从而…
妙“剪”生花,助力乡村美育
无声无息之间,时间的洪流推动历史,也推动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更新,而北杨善剪纸文化便是在更新中成长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为充分发挥好基层文化阵地作用,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传承好中华民族优…
传递爱心,弘扬敬老美德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加强我们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8月3日,我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成员们来到了毛嘴…
将剪纸融入时代气息,使文创产品喜闻乐见
将剪纸融入时代气息,使文创产品喜闻乐见剪纸作为民间艺术,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弘文遗韵”实践队于7月18日走进临朐县冶源镇北杨善村进行寻访,观摩村内剪…
深入乡村,思索乡村:我校人文学院钱珊书记关心温暖黔行社会实践活动
“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为支持杭师大—高武村对口帮扶工作、关心“温暖黔行”赴黔东南支教小分队社会实践活动,8月2日,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钱珊一行人亲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
缤纷八月 梦想飞扬
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人与人之间重要的是要交流与沟通。当我们在路上随机提问路人时,从最开始的紧张到后来的得心应手,就是通过一次次的沟通历练的。同时这次下乡活动加强了我和各一级学院同学…
振兴乡村 人人有责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透过这次下乡活动,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大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课本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还要把自己真正放入社会中去,走出校门,积极参加社会实…
让非遗艺术走进日常生活
剪纸作为一门民间艺术,有千年历史,承载了浓厚的中华文化气息,实践队员在接触中了解传统剪纸寓意、体会中华文化美学。为了让剪纸走进百姓生活,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剪纸的独特魅力得以让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