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财学子三下乡:探索御窑金砖的“前世今生”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 作者:陶茨

自2002年文化部启动“中国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认证、抢救、保护、开发和利用”工程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情持续高涨,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情系金砖队”于2022年7月10日至7月28日期间来到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实地参观调研,同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御窑金砖的民间熟悉程度;走访金砖制作车间,亲身体验金砖的独特魅力,并从中发现金砖传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痛点与难点,同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非遗金砖在传承中的经济学现象,对其未来的发展作出进一步思考。

参观博物馆:了解金砖的“前世今生”

活动第一站,“情系金砖队”的成员们来到位于苏州相城区元和街道御窑社区(阳澄湖西路95号)的陆慕御窑址,实地参观了御窑金砖博物馆。

从馆藏陈列以及工作人员的讲解中,实践队员们了解了博物馆的选址意义、御窑金砖的发展史、制作工具等。据工作人员介绍,成品的御窑金砖“面平如砥像一方黛玉,光滑似镜像一块乌金”“敲之有声,断之无孔”。在金砖体验区,实践队员也动手用毛笔在金砖上写字,亲自体验了一把金砖的特殊质地。

此外,实践队员还认真观摩了御窑金砖独特的烧制工艺,29道工序,一年烧一次,一次出一窑,一窑一千块。工序多、工艺繁复精密、制作周期长,为砖瓦制造业所罕见。

问卷调查:聆听群众心声

为了详细了解御窑金砖在社会面的熟悉程度,以及群众对当代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态度,以帮助“情系金砖队”更精准地从基层发现金砖在传承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实践队员们有针对性地制作了一份关于“御窑金砖”的相关调查问卷。

截至7月22日,“情系金砖队”一共回收183份有效问卷,实现全年龄段覆盖。实践队员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筛选分析整合,制作出相应的数据图表。从实际统计结果出发并作出以下总结:其一,御窑金砖地方色彩过于浓厚,知名度囿于苏州当地;其二,群众普遍认为御窑金砖知名度不够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宣传;其三,文创产品对提高金砖知名度并没有发挥很大作用;其四,有将近一半的群众认为金砖知名度不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传承后继无人”。

采访:与工作人员面对面

实践队员在讨论研究调查数据并作出总结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出一份采访大纲。炎热的天气也挡不住实践队员对金砖的好奇与热情,活动第二站,“情系金砖队”再次前往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对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简要采访,更加深入地了解金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对话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御窑金砖遗址建造时间并不长,当前的保护利用包括实物收集展示、御窑遗址保护、技艺传承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金砖的非遗传承,看起来是在复原古法,实则是在实践优秀文化遗产的精神核心。据实践队员所查资料,传承人金瑾一直在思考“继承传统和关注当下”的双向并举。她的文创团队已开发数款金砖文创产品,如金砖纸镇、金砖茶台、金砖文化砖等,屡屡获奖,广受好评。

在此现状的基础上,工作人员也提出了不少金砖面临的挑战。金砖的旅游价值并不显著,景点比较孤立,旅游资源联动效应不明显,没有开发出集合其他文化资源的成熟的旅游线路;文化产品功能单一,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加上金砖成品的价格高,这项非遗很难以传统文化的产品形式为百姓所用。

走访车间:对话金砖制作师傅

对于金砖本身,“情系金砖队”还有不少疑问,于是活动的第三站实践队员们在博物馆文化创意室主任孙坚的介绍下来到金砖制作车间,直接面对面与制作师傅交流对话。

车间潮湿闷热,除了一排排的泥块和砖胚,只有两个师傅和一台大型电风扇。在与师傅的交流中实践队员了解到,车间只是制作砖胚的地方,金砖的烧制还在窑内,“我们做这个胚要7到8个月,我们做好堆起来,进窑再烧还要4个半月,也就是1年多的时间才出一批砖。”

问到制作的成功率时,师傅表示,仅在5%左右,正是因为工序的复杂与超低的成功率,一块普通金砖售价在两万多元。后续队员们又和孙主任就销售方面进行了探讨,孙主任表示虽然金砖售价不菲,可制作成本也极为高昂,折合下来每一块砖都在亏本。为解决这个问题,现今的金砖厂依靠其他砖瓦产品的利润弥补亏空,同时政府也会有一定的补贴,然而非遗仍然要面对资源耗尽就会消失的困境。

除了介绍金砖本身的烧制,师傅们也提出了不少忧虑:金砖的前期制作完全是体力活,大部分流程无法以机器替代,如今很少有人特别是年轻人,愿意选择这样一份辛苦的工作;金砖制作周期长,考验耐心和毅力,学习技艺也需要反复实践探索,很少有人愿意投身金砖的研究,现有招来的工匠对制作金砖兴趣不浓厚,只是把它当作一份普通的工作,根本无心所谓的传承。现今全厂也仅有四位制作砖模的师傅,可见金砖已经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此外,制作金砖需要比较严苛的湖泥,当下仅剩几年的存量,继续寻找符合条件的原材料也刻不容缓。

回顾·总结·展望

十多天的金砖调研定格于7月28日,“情系金砖队”收获满满,从了解金砖发展历史、烧制工艺到采访工作人员、对话车间师傅,实践队员们深刻意识到作为非遗的金砖价值所在、传承意义所在,也找到了其传承发展中的痛点与难点。

最后,“情系金砖队”也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了调研中的经济学现象。非遗文化属于典型的财政介入的文化产业,如建造博物馆就是政府保障其供给和传承的措施,金砖厂每年也会有一定的补贴。此外,从发展角度看,政府与博物馆一方面在做好文化宣传、扩大市场需求方面不断努力,另一方面也尽可能转型创新以多元化发展,如更多文创的设计,与各类古建筑的进一步合作等。

但无论采取何种措施都仍然需要面对当下金砖面临断传的严峻现实问题。如何切实地解决原材料的供给不足与制砖师傅队伍后继无人的问题,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希望任何一种非遗不会被遗忘,期待金砖更加繁荣的一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86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讲述青年故事,传承福大精神”——《福大青年说》第三期“创新之星”、

11月21日,由学生工作部(处)主办,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软件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联合承办的《福大青年说》第三期“创新之星”、第四期“国奖达人……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喜讯|我院郭惠淋同学获第53届田径运动会会徽设计作品二等奖!

近日,福州大学第53届田径运动会组委会传来喜讯,公布了本届运动会会徽设计获奖名单。在众多参赛作品中,我院2023级汉语言文学1班的郭惠淋同学凭借其独特的创意和昂扬的精神风貌,荣获本次……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福建省委台办原副主任、台联党组原书记蔡尔申 为福州大学铜盘校区研究生作

11月16日上午,福州大学关工委在铜盘校区举办专题报告会,邀请福建省委台办原副主任、台联党组原书记蔡尔申为研究生做《以文联心,两岸融合发展的重大历史现实意义》专题报告。福州大学关……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卓越人文|创新艺术形式,传承先辈精神 ——《马兰花魂》舞蹈团队专访

近期,由人文学院舞蹈团指导教师张晓梅携团干部及部分团员共同排演的舞蹈作品《马兰花魂》连续亮相大型舞台,在舞台之上诠释科技工作者们的奉献担当,展现人文学子青春风采。学院团委特……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学院顺利举办第272期博学论坛暨四、六级经验分享会

11月14日,第272期博学论坛暨人文学院四、六级经验分享会于铜盘校区B112教室顺利开展。本次活动旨在帮助同学们充分备考,在2024年下半年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2023级应用……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卓越人文|熠熠风采,奋进当时——福州大学第53届运动会人文师生精彩速览

传承文化,谱写新篇,展现人文风采;赛场争锋,激情澎湃,诠释运动精神。人文师生拼搏奋进,锐意进取,书写福州大学第53届校运会赛场上的新辉煌。拼搏奋斗,荣光绽放为期三天的校运会落下……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第53届运动会|人文学院第三日完美收官!

11月9日,福州大学第53届运动会步入尾声。人文学院砥砺奋进,奋勇拼搏,取得福州大学群体竞赛振奋杯第七名,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为本届运动会画上圆满句号。教师组杨诗语老师荣获女教中……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第53届运动会|人文学院第二日再创辉煌!

秋意渐浓,激情不减。11月8日,福州大学第53届校运会持续进行中。校党委书记陈国龙,副校长郭文忠、宣传部施卫华部长,学生工作部(处)张红部(处)长等领导莅临现场指导,陈国龙书记对人……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树达学院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

学院青工部、青发部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通讯员黄颖曦彭湘)11月23日上午,我院文法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政青春,惠社区”:公管院学子深耕养老志愿服务

随着“政青春,惠社区”养老志愿活动的持续推进,公管院的学子们再次深入社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老年人的关怀与服务。本周…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公管院学子社区服务成效显著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项目实施以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改善。公管院学子们的专…

公管院学子社区助理服务显成效,居民满意度攀升

在推动社区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征途上,公管院的学子们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他们以社区助理志愿者的身份,将…

“讲述青年故事,传承福大精神”——《福大青年说》第三期“创新之星”、

11月21日,由学生工作部(处)主办,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软件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联…

最新发布

赴安徽凤阳临淮关镇实践小分队
在2006年5月20日,凤阳花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技艺的历史要追溯到明朝初期,那时,凤阳的移民出门卖艺时,用一鼓一锣,走唱四方,这就使得凤阳花鼓流传到大江南北。凤阳花鼓…
县级融媒助力乡村振兴——中南学子探寻融媒发展新路径
近日,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有‘融’乃大”团队在河南光山县开展的以“乡村振兴,有‘融’乃大”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顺利结束,该活动基于党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总体要求,实践总结光山…
“我们在中国的土地上就一定会有出路!”,河南学子走入梅园新村纪念馆
“我们在中国的土地上就一定会有出路!”,河南学子走入梅园新村纪念馆2022年8月2日,河南工业大学几名同学在学校“三下乡”活动的号召下,来到南京,走入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感受人民群众的团结力量,…
星火传递小队在江苏省内对“双减”政策下的培训机构进行采访
公共管理学院常州8月4日电(通讯员蓝茜)长期以来,如何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我国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
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乐章 ——赴山东绿风农业集团社会实践
实施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和学校的号召,赴山东省无棣县海丰街道“产业振兴”乡村…
星火传递小队在江苏省内对“双减”政策下的学生家长进行采访
公共管理学院常州7月23日电(通讯员蓝茜)长期以来,如何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我国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
探寻非遗:南财学子走近御窑金砖
自2002年文化部启动“中国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认证、抢救、保护、开发和利用”工程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情持续高涨,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缺乏可…
走近御窑金砖,探寻非遗魅力——关于苏州御窑金砖的前期调研
自2002年文化部启动“中国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认证、抢救、保护、开发和利用”工程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情持续高涨,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缺乏可…
瞻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2022年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
正值八一建军节之际,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我于2022年8月1日来到松江烈士陵园为已逝去的英烈扫墓,感受革命英雄之“军魂”与“忠魂”。松江区烈士陵园坐落于车墩镇南门村,园内纪念碑高20米,由四片呈下垂状…
安徽大学生走进铜都—铜陵,助力环境保护
大学生暑期杜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杜会,了解杜会,服务杜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