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小组于在今年暑期对疫情下歌仔戏文化的传播展开研究,通过检索图书馆检阅、网络搜索等方式对相关书籍、期刊等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歌仔戏的发展现状,总结后疫情下的戏曲文化传播特点,结合实地考察与资料查询,探究歌仔戏的发展路径,我们通过深入研究,对歌仔戏在疫情环境下的发展模式有了新的看法。
关键词:歌仔戏;疫情环境;文化传播
一、歌仔戏传播发展现状
为了传承地方特色,福建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一直在不断努力中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充分肯定了戏曲艺术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独特作用,明确提出了戏曲在当代传承发展的指导思想。2016年《厦门市传承发展地方戏曲实施意见》,从改善地方戏曲剧团生产条件、加强政策及财政保障、创新人才培养和用人机制、普及推广、抢救保护及理论研究、服务群众能力、强化领导及措施保障等九个方面进行规划。2019年07月10日,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成立,经营范围包括负责歌仔戏剧本创作、表(导)演、音乐和舞台美术创作、研究挖掘、传承培训及对台对外文化交流。
从戏曲受众出发,通过“戏曲进校园”等一系列针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活动来达到对年轻一辈的歌仔戏宣传推广。以此扩大歌仔戏的受众群体、观众人数。
在传播媒介和渠道方面,利用互联网+规划与歌仔戏宣传品牌、营销推广、交流活动、大数据决策相结合。通过微博、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直播宣传等推广,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青年人参与到歌仔戏的传承与发扬。
自2004年以来,文化部所属中华文化联谊会与厦门市政府在厦门连续举办了“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和“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与北京市相继举办了“海峡两岸文化节暨京台文化周”、“两岸城市艺术节――城市文化互访系列(台北周、北京周)”活动,有力推动了两岸文化交流。
二.后疫情下的传播特点
疫情以后,戏曲文化的传播受到很大影响,剧院排戏的频率降低,观众减少,戏曲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数字经济突飞猛进,互联网加快了当代戏曲的转型发展。我们通过检索图书馆检阅、网络搜索等方式对相关书籍、期刊等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总结出以下传播特点:
1.线上与线下结合,全面发展
在疫情影响下,线下传播受到局限,许多线下的民间戏曲活动都不得已被迫暂停,这就使得传播中心更多地要将创新拓展戏曲传播途径。如拍摄戏曲电影、现实题材剧本改编等。但依数据表析,相比疫情前的戏曲发展目前仍相差甚远。促成了线上戏曲网络结构的搭建,进而形成戏曲新业态。福建省厦门市歌仔戏研究中心等机构,以及剧院、剧团开设了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账号,打造线上互动的传播模式,戏曲演员通过平台直播,实现演员观众零距离交流,运用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普及戏曲知识,促进戏曲线上线下的全面发展。
2.年轻人助力戏曲艺术形式的创新
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年轻人对戏曲的创新和传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热爱戏曲的年轻一代正推动着戏曲走向现代化。厦门理工学院的学生拍摄纪录片《艺出好戏》展现年轻一代的视角下的闽南歌仔戏,既是对歌仔戏的继承,也对中国传统戏曲的生存现状做出思考。偶像团体成员刘彰翻唱《身骑白马》,实现传统歌仔戏与现代音乐的结合,碰撞出历史的火花。年轻一代用自己的奇思妙想为续写歌仔戏新篇章付出努力,成为歌仔戏适应现代戏曲市场的主力军。
3.注重技术革新
剧院、剧团注重技术的革新,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戏曲的演出中,VR、AR、全景声等创新技术的结合,增强了现场表演的效果,给观众呈现出视听结合的戏曲盛筵。各剧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道具、演员妆容造型等方面作出创新,保留经典的同时,融入现代美术的元素,带给观众新奇的戏曲体验。
三、发展路径
结合实地考察与资料查询后,我们统计了歌仔戏目前的发展路径,并在其基础上,参考其他剧种的优秀宣传方式对其进行了完善,补充了一些可供歌仔戏进一步宣传的途径。具体见下图:
发展路径
平台
内容与形式
文创产品
线上+线下
文化+商业:歌仔戏周边文创(盲盒、邮折等)/动漫ip,打造动漫单元剧/表情包系列
文化+旅游:旅游文创纪念品/歌仔戏文化特色旅游线、研学路线
网络直播
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哔哩哔哩等
开设线上舞台直播/歌仔戏教学/科普歌仔戏知识
推文
微信公众号
与其他各个平台联动,实时更新歌仔戏演出信息、开设文创产品介绍、歌仔戏沙龙总结等相关专栏
论坛
社会平台+校园平台
官方在微博建立超话、贴吧建立歌仔戏吧等/戏曲进校园,创建歌仔戏社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88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