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时,这样写道:“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为全面回顾“3820”战略工程取得的成就,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古厝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2022年7月30日,闽江学院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响应国家战略,助力乡村振兴”百镇百村专项调研实践队在郑炜彬老师带领下赴永泰县嵩口镇开展古民居建筑专项调研,了解历史建筑,传承优良家风。
“古厝”是福建方言中古民居、老建筑的特色称谓,指古老的房屋,整体模仿“皇宫式”的建筑风格。该类建筑源始于唐昭宗光化年间,是福州、闽南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民居。
实践队在实地考察中了解到,嵩口古厝以龙口厝为代表,龙口厝是嵩口古镇规模最大的围拢屋式民居,由龙口祖厝、和也厝、宴魁厝、拔魁厝组成,共有房屋200间。而最具特色的鹤形路就在其中,古厝的主人为求家业兴旺建了这条鹤型巷道,寓意长寿吉祥。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员看到建筑的大门、祠堂上都记载有自己姓氏祖先荣光的牌匾、祠联、楹联等,这些都反映出后人们怀念先祖的情结和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的强烈意识,古厝在某种意义上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同时也是一种家族情感延续的纽带,一种家风传承的载体。“我们对于古厝的调研,不仅是针对古建筑本身,同时还希望挖掘建筑本身所承载的一些精神文化,并将其传承发扬,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目的。”实践队指导老师郑炜彬说到。
实践队走访了古厝的相关传承人物,了解古厝背后的家族故事以及优良的家风传统。其中下坂厝陈氏家族的故事广为流传。陈氏一族谨记祖上勤俭教诲,保持克勤克俭的家风家教。陈家传至陈用坦时,陈氏家业达到巅峰。他居安思危,持家甚严。对乡间孤弱,他常施粥赈贫,宅心仁厚。又兼常在村中镇里铺路修桥,造福乡邻。“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不时在厅堂之上,通过长辈的教诲,指引着陈氏代代后人的人生方向和心灵目标。而这样克勤克俭的家风也代代相传影响后人。
家风作为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家庭有了良好的家风,这个家庭就会正气充盈、和睦兴旺;无数家庭有了良好的家风,这个社会就会风清气正、和谐友爱。
优良的家风值得传颂,它不仅仅承载了长久以来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也包含祖辈们对后代寄予的期望和鞭策,是中华民族联系过去和未来所必不可少的精神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实践队员们通过调研纷纷表示,要进一步传承优良家风,让良好作风发光发热,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保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89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