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北科学子赴桃江支教有感

来源:大学生网报 作者:长青之青晞实践团

为贯彻与发扬“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社会实践指导思想,北京科技大学“青晞”支教实践团将目光聚焦到乡村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上,于7月27日前往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沾溪镇中心学校开展为期14天的支教活动。

此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心中感触颇多。知晓实践地位于湖南省,我很开心,因为在我过去的人生里,我只生活在山西省与北京。18岁考上大学,这是我第一次走出家乡,走出山西。这是一个羞于启齿的事实,因为这从某些方面证明了我浅薄的见识,但我想这个事实并不罕见,中国有太多太多的人和我一样从未去到过任何“远方”。曾经的我只能默默地接受这个事实,有过对别人的羡慕甚至嫉妒吗?当然有过,现在的我仍会偶尔羡慕别人。

但相比于过去,现在我的眼中不再是飘渺无望的未来,只要我努力,我便可以去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只要我努力,我便可以拥有自己想要自己的生活。我不再嫉妒,因为我坚定地相信,我也会拥有,在不远的将来。这个转变是为什么呢?我想是因为内心的丰富与大学带来的资源。在大学,我真正意识到成绩不是一切,我真正体会到了用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我真正见到了太多太多的机会,明白了只要肯努力,一切都会有的。

感到开心的同时,我同时也想到了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的那群孩子们,他们的心中会有怎样的渴望呢?我知道,每个人的梦想都不一样,我只是在以一个同为农村出身的孩子的心理,来揣度他们的内心。在我人生最初的18年里,我的心里有无数的羡慕,自卑,不甘与尴尬。每个人都告诉我学习是唯一的出路,可我每天只是不停得学习,然后呢?然后就能过上我想要的生活?我百思不得其解,凭什么,为什么,难道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便意味着一步登天,从此衣食无忧?我心想,怎么可能。而且,我要还要努力数十年,这段时间太长了,以至于我无法看到未来。

我不知道,实践地的那群孩子们是否也想曾经的我一样。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我只是在以一个同为农村出身的孩子的心来揣度他们的内心。由于他们还是初中生,所以高考的事暂且不提。我想尽力去告诉他们:

1. 人生的道路不只有一条,所以努力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吧。

2. 当然,未来的日子必定会苦,但热爱会为你们带来无限的动力与希望。

3. 多看一些书籍、电影吧,不一定非要是家长老师认为“有用”的电影,每一个新事物都会一点一点拓宽你的眼界。

4. 保持自信,我们最初建立的自信往往来源于别人的赞美,所以多夸夸别人吧。如果很少有人夸你,你也要相信自己,是他们太害羞了。

5. 不管怎样,永远保持一颗,快乐、积极、有追求的信。快乐与梦想都很重要,即便生活再苦再累,也不要放弃这两样东西。

由于疫情原因,社会实践最终在线上举行,我无法亲自到实践地与小朋友们交流。团队中有三位同学可以前往实践地,他们会经常为小朋友们拍摄照片并发送到团队聊天群里。照片里有我熟悉的教室、熟悉的黑板、熟悉的桌椅,尽管我从未到过那里,可我的小学教室也是那样。尽管那样的场景已离我远去,如果不是这些照片,我根本记不起来我的生命中曾有过那样的时刻。但那样的场景确实印刻在记忆里,我的脑海里还能浮现老师敲黑板时的动作与神态,还能闻到夏日教师的水泥地板上洒上水后淡淡的泥土味。

看着那些孩子们,我想象着将来的他们会是什么样的。世界如此之大,人生百态,他们又会有怎样的未来。他们中必定有人走出家乡去往更广阔的天地发展,也一定会有人留下来建设家乡。生活很苦,留在原地是苦,向前走去依旧很苦。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的人会选择留在原地,有的人选择了一往无前。两者没有孰优孰劣,有的人喜欢愿意为了更美好的未来拼上现在,有人只想享受当下,感受生活的真实。但在目前的中国,农村及偏远地区的社会资源远不及城市丰富,一方面,农村人都挣扎着想着去往城市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由于人口太多也同样承受着多重压力。国家正大力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希望人人都能尽己所能,将我们的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稚嫩的孩子们啊,前方的道路千千万。不论现实如何,愿你们永保对生活的热爱与内心的善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90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高知退休人才返乡 助力乡村振兴——“桑榆启春”项目探寻智力返乡新路径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的号召下,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推进。而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正迎来新的…… 常悦娴 张晶淼 周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智’力返乡——开辟人才“返乡”新路径

近几年,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的地位日渐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让“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常悦娴 赵珺 陶成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桑榆启春”,智力返乡——退休不褪色,“返乡”助发展

时至今日,乡村振兴一词愈发频繁进入公众的事业。乡村振兴,靠的是人才。党的20大报告中有36次提到了人才,可见人才于乡村振兴之可贵。乡村的需求如何得到满足,高知人群的供给如何落实,…… 常悦娴 顾栩维 沈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红色文旅献礼,赋能乡村振兴——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力行致远”团队开展“三下乡”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大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力行致远”实践团队来…
童心童梦,义教伴行
乡村振兴,义教伴行。为助力乡村振兴,给孩子带去快乐和知识。7月13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驰兰青年团的成员走进佛山市高明区坟典村,在当地开展为期七天的支教活动,包括书法教学、音乐教学、…
佛晓之光: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初心不改
(通讯员郑嘉琪)为了更好的铭记党在历史上的伟大贡献,深入学习南海区狮山镇的基层红色文化,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佛晓之光”于2022年7月14日,在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狮南村和五星社区,开展了退…
佛山大学生忆潮州七日红,悟先烈革命情
为了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以高昂的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青行“于7月1日奔赴潮州西湖烈士革命纪念碑开展主题为“重温入团宣誓,传承革命精神”的党建活动。在“青…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初心不改
为了庆祝和铭记党在历史上的伟大贡献,深入学习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的基层红色文化,我作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晓之光三下乡团队的一员,在队长与老师的带领下,顶着炎炎夏日,来到了狮山镇狮南村和五星社区,…
佛晓之光:简“纸”太出“彩”
(通讯员郑嘉琪)为了更好的将佛山剪纸文化传递到新生代的生活中,滋养培育小朋友们对佛山文化的兴趣与热情,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佛晓之光”于2022年7月18日,在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塘中社区,开…
萤火之行:长路漫漫 你我前行
中国青年网上海8月2日电(通讯员张佳懿)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弘扬雷锋精神,做良好社会风尚的创作者和传播者。7月18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团队,家乡地线下公益支教团…
佛晓之光:强健体魄,领悟咏春
(通讯员郑嘉琪)为了更好的传递佛山文化,将咏春带入小朋友的日常生活中,增强小朋友们的身体素质,强身健体,调整仪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佛晓之光”的队员们化身为教官,于2022年7月18日,…
佛晓之光:体育文化共发展,共育祖国新生代
为了更好地将佛山文化带到小朋友们的生活中,培育与滋养新生代对佛山文化的兴趣与热情,种上传承佛山文化的种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佛晓之光”于2022年7月18日,在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塘中社区…
佛晓之光:童心向党,党的故事我来画!
(通讯员郑嘉琪)为了更好的歌颂党的伟大成就,更好地把党的故事带到小朋友身边,让小朋友们感受党对祖国的伟大奉献,帮助小朋友们了解更多关于党的知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佛晓之光”于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