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宣讲低碳知识,寻访芝山历史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作者:碳稻识土团队

2022年7月3日,南京农业大学“碳稻识土”团队前往南京市溧水区芝山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村民进行走访与宣讲

过去的几年,南京市溧水区芝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道路建设、村容村貌、村民收入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这些变化离不开政府的协助工作,离不开村民的辛勤劳动,也离不开芝山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绿水青山作为芝山村产业建设的基础,关乎全村村民的共同利益。“碳”稻识土小分队此次行动意在推行环保理念,为村民们普及“碳中和,碳达峰”理念,一同护卫绿色家园。

7月3日,“碳”稻识土小分队在芝山村合作社会议室以“双碳”为主题,为村民们开展宣讲。队员们从“双碳”理念出发,向村民们讲述了我国“碳中和,碳达峰”时代目标的重要性;又联系芝山村实际建设发展,引发了村民们对践行“双碳”、保护环境的深深共鸣。宣讲过程中,队员们与村民们积极互动,进行深入交流。这使队员们体会到了乡村基层群众对乡村振兴事业的有着许多期许,同时,也认识到“双碳”理念的普及工作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宣讲活动结束后,“碳”稻识土小分队随机抽取了曹庄自然村(归属芝山行政村)的18户农户进行走访调查,走近农户实际生活状况,并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村民们对“双碳”理念的了解程度。走访过程中,为使问卷调查结果更具普适性,队员们选取了儿童、中年人、老年人等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

结果表明,整个样本中有近50%的人不了解全球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碳排放的联系,而在了解其联系的人中,仅有近40%的人会选择更为低碳的生活方式。通过进一步了解,一部分人群不了解低碳的生活方式具体是指什么;而另一部分人群了解低碳生活方式,但认为实行低碳生活会相应地牺牲经济利益和生活便利,这是村民们选择低碳生活方式的最大阻力。

在此次宣讲、入户走访活动中,直接接受“碳”稻识土小分队科普服务的农户共有43户(宣讲25户+调查走访18户)。队员们在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群众基础工作上贡献了绵薄之力,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农学学子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任重而道远。

与此同时,为了寻觅芝山村历史,为本次实践活动融入更多人文底蕴,从而能够更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探寻历史小分队兵分两路,前往合作社与村中老人的家中进行采访。

一号小分队来到了合作社,对汤文静老师进行了采访。汤老师是小队参观铜山战斗纪念广场的向导。她自幼在芝山村长大,其祖上世世代代也都是芝山村人。她目前在村政府里从事相关的历史研究工作,对芝山村的历史沿革和红色足迹都充分了解。在对汤老师的采访中,队员们了解到芝山村主要以李姓为主,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南唐皇族。李氏家族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汤山,近代由于战乱接纳了逃难的人群,例如汤姓等外姓,形成了以李姓为主,参杂其他外姓的总体格局。现在所谓的芝山村是由原芝山、曹庄两村合并而成。如今的芝山东面与溧阳接壤,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芝山村具有悠久的农耕历史,长期种植水稻等作物,对队员们而言具有研究价值。汤老师的分享让队员们对芝山村的历史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另一小分队采访了一位芝山村的种植户老人,想要了解其过去的种植经历以及近几十年芝山村的面貌改观,通过采访,成员们了解到,目前村里的田地都承包给了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耕作方式也从人力与拖拉机转变成了现代化机器耕作,农作物产量也大幅提升。此外,在村委会与合作社的努力下,村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铺上了柏油路,建成了新平房,家家户户联系更加紧密了,村里老人的生活也有了保障。

通过对芝山村种植户老人的采访,队员们对科技兴农的发展有了更大的憧憬。在引入机器后,原本800斤每亩的产量能增长至1200斤每亩。相关研究领域发展至今,无人机喷洒技术和炭基肥料,得以让作物的种植过程更加便捷,产量得到显著提升。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芝山村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指导下,在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以及合作社的共同努力,紧跟时代的步伐,通过农旅结合的新型产业方式,创造了更多财富,使得村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创建出一个现代化模范乡村!

7月15日队员们对之前采集的土样进行了系统的实验与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当地土壤养分含量处在中等水平,有机质含量偏低,实际生产过程中配合生物质炭技术的使用,能够改良该性质。其次,当地丘陵正在进行蓝莓、桑葚等灌木经济作物的种植产业建设,部分区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实际生产中应当注意消除人工断面,保持一定的植被。

“碳”稻识土小分队在土壤样品采集及后续的检测分析中,做到了学以致用,从课本走向田间地头,又从田间地头走到实验分析,探明了当地某一丘陵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为当地蓝莓、桑葚等经济作物的下一步种植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队员们在将理论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农学学子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今天能够有所作为,进一步坚定了学好专业知识,助力农业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90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寒假,我参与了一项特殊的活动——“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追溯红色记忆,重走红色足迹
先烈的足迹,踏遍了辽阔的神州大地;先烈的鲜血,染红了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在8月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凤凰山脚下的浙江…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田间地头党史学习教育调研队—农村党史学习教育现状调研及可行性路径分析
调研背景近年来,全国掀起了学习党史的浪潮,各级党组织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农村,如何更好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汽院学子三下乡:英语课堂欢乐多,音标字母好朋友
为了提高社区小朋友们的英语综合能力,湖北汽院经管学院“阿凡提”支教服务小队于2022年7月25日,在袁家沟社区开展暑期爱心支教。地基稳固才能筑起万丈高楼,学好英语,铺平教育的大路。孩子们在未来一定会一…
不忘初心跟党走,党建引领促振兴 郑州财经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追光”暑期社会实践团调研学
8月8日,郑州财经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追光”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宜阳县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现场教学点赵老屯村党建主题初心苑进行调研学习,通过调研学习引导青年大学生在深入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对青年大…
乡村手绘 共建美好艺术村
乡村手绘之实践感悟2022年的这个暑假与以往的暑假生活不同,这个夏天我肩负着特别的使命,体验着不同的生活,收获着特殊的感动。为响应国家号召,践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助力乡村发展,自七月起,我们南京…
寻访红色印记,赓续红色基因
寻访红色印记,赓续红色基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佳佳王彤彤/文为发扬伟大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培育青年学生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镇巴县乡村振兴调研队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用…
屯住民俗文化,守好乡村底蕴——郑州财经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追光”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访调
为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文明乡村风尚,以发扬民俗文化助推乡村振兴。8月7日,郑州财经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追光”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赵老屯村,在村民的带领下,走访调研了当地具有百年历史的民俗建筑…
特色辣椒小产业,带动乡村大发展
特色辣椒小产业,带动乡村大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佳佳王彤彤为切实了解乡村产业发展过程和现状,感受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对于乡村发展的改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镇巴县乡村振兴调研队于2022年8月8日…
香鹿山下赵老屯,迷迭香上振乡村 ——郑州财经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追光”暑期社会实践团走
为响应中共中央关于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号召,推动特色农产品发展,助力乡村振兴。8月6日,郑州财经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追光”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赵老屯村,通过走访调研的形式进行实地考…
调研学习进基层,深入乡村助振兴 郑州财经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追光”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访调
为深入学习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助力乡村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