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语委印发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深入调研当地普通话普及情况,服务乡村语言文化资源建设,合肥工业大学赴祁门县“徽风戏韵”推普实践团于7月19日开展小队最后一日实践活动。此日活动实践队员通过走访调研深入了解当地居民生活状况,并就乡村文化底蕴和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同目连戏非遗传承人叶正初老师进行探讨。
此日上午,团队成员通过发放问卷、采访的方式对祁门县箬坑乡居民进行了走访调查。实践团成员询问了村民们普通话的使用情况,了解到居民间交流以方言为主,存在当地方言晦涩难懂,与外地游客交流不畅的问题;询问了村民生活方面的基本情况,了解到了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平日务农,村里年轻劳动力流失、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询问了当地学校教育情况,了解到乡镇没有中小学校,师资配备不足等问题。这一调查走访使得实践团成员对当地居民主要的经济来源、就业情况、普通话普及率、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等情况有了更为真实的了解。
在叶正初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队驱车赶往当地传统村落上下汪村,参观调研了汪村现存的古建筑和古戏台。队员们来到了工农红军北上抗日旧址——汪氏宗祠,参观了解到了当地宗族文化与孝道文化。祠堂外墙上的习总书记语录:“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昭示着汪村深厚的红色文化基底,也激励着我们青年一代去学习并发扬红色精神和文化。团队成员陆续走访了惟一堂,汪子严木牌坊,百年古树等,从叶老师的介绍中了解到了存在于这个古老村落的名家故事,感受到了汪村深厚的文化积淀。
在深入调研了汪村现存的古建筑后,团队成员杨晓婷敏锐地察觉到,古老村落里的传统文化非常有魅力,如果能更深入发掘其中文化,当地的文旅产业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晚上,实践团再次就有关问题对叶正初老师进行了采访并得到了叶老师的耐心解答。叶老师向我们表示:把文旅融合做好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要突出文化特色走新路,还需要打消村民间的隔阂,把全村人民团结在一起。同时叶老师还对实践团队的实践活动给予了肯定,他认为通过推广普通话不仅有利于目连戏的宣传与传承,同时还可以加强村子与外界的联系,让外面的新思想加入村子里,提高全民素质,把文旅融合之路走出去,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经过此次对叶正初老师的访谈,实践团成员更深切感受到了乡村振兴之路上遇到的一些困难与无奈。叶老师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想法,却没有一个办法。”乡村振兴之路上涌现出了很多建议和策略,但有时候这些“一千个想法”却仍无法解决一个问题。乡村振兴路上仍存在的诸多问题将推动着实践团成员继续探索,为乡村振兴寻找新出路。采访最后,团队成员为叶老师送上感谢信,感谢叶老师一路的招待和照顾,并与叶老师一起拍照留念。
自此,“徽风戏韵”推普实践团赴黄山市祁门县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告一段落,实践团成员深切感受到了黄山市祁门县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调查了当地普通话的推广使用情况以及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对乡村振兴的发展可行性和必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势必为乡村振兴与乡村语言文化资源建设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92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