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团队名称:“拾遗“志愿服务队
作者:朱汉民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应响应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号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三下乡“拾遗”志愿服务队率先派出荆州分队,前往荆州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院,承遗风古韵,传文化薪火,开展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寻访荆楚特色民间技艺。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荆楚非遗,传承学习,民间手工技艺
正文:
一.活动背景:
千百年来,湖北荆州人民在长时间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不断创作发扬丰富多彩的民间技艺文化,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习俗民风。湖北荆州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曾经的楚国故都,为了更好的传承非物质文化和学习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在荆州市沙市区建立了“荆楚非遗技艺传承院“,设立非遗保护,传承,教学和生产工作坊,覆盖包括18项国家级和12项省级非遗项目。除了能亲眼观看到非遗工艺展示品以外,还能亲身实践感受荆楚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奇妙过程。这座传承院将《荆楚十八匠》展现给世人,它由《楚式漆器装饰技艺》、《楚式斫琴》、《老鹰风筝》、《郢城泥陶》、《淡水贝离》、《楚简制作技艺》、《楚绣和汉绣》、《葫芦画》、《离花剪》等非遗作品组成。
二.活动目的: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推动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措施,丰富大学生日常生活,增强大学生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意识,进一步锻炼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大学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群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有其自身特有的群体优势。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大学生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面和较强的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如果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都能发挥所长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必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起到大大的推动作用。
三.活动形式:
组织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三下乡“拾遗”志愿服务队荆州分队,通过前往荆楚非遗技艺传承院开展调研活动,拜访荆楚十八匠的非遗技艺传承人,向他们学习非遗技艺,传承非遗文化。
四.实践过程:
荆州市荆楚非遗技能传承院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传承院里的座建筑清新典雅,小桥流水,环境优美,给人一种清新朴素的感受,与现代大城市的喧嚣繁华截然不同。非遗传承院包含了12项非遗项目以及民间技艺,里面有着各种令人叫绝的艺术精品,例如磨鹰风筝技艺传承人孙宏成的三头凤和他的各种色彩鲜艳,堪比活鹰,栩栩如生的风筝,还有丹漆神树,虎座凤鸟悬鼓,淡水贝雕,葫芦烙画等。
一.发扬非遗大漆文化,感受楚式漆艺之美
大漆是楚国人从漆树上采漆,以木胎制器,精心描绘,形成独特的楚式漆艺,2011年,楚式漆器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楚式漆器髹饰这一古老的民族技艺在湖北省荆州市湖北省民间工艺技师学院得以展现,为发扬非遗大漆文化,感受传承千载的楚式漆艺,助推漆农致富乡村振兴。志愿者寻访团队跟随传承院的领队徐老师走进大漆工艺展。徐老师为志愿者们介绍了典型的大漆工艺品:虎座鸟架鼓,由传承千年的荆楚漆艺制成,它是战国时期楚墓中造型独特的漆器。2011年,楚文化楚式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记者与队员们依稀间仿佛能听到虎啸凤鸣,虎凤结合突出了楚文化的浪漫神奇,队员们纷纷感叹其精美的制作工艺。
二.荆楚非遗撼人心,万古琴瑟绕梁音
古琴音乐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授予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因为科技时代的发展,古琴文化与青年一代的距离渐行渐远,珍贵的非遗古琴文化即将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为拾起祖先留给我们的艺术遗产,保留继承,发扬光大。志愿者参观到万古琴展区。古琴音乐作为高雅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据传承院徐老师介绍,万古琴传承人万翔老师在2019年6月领衔荆楚非遗技能传承院楚式斫琴馆新馆落成。这座楚式斫琴新馆所表达的楚地古琴文化是独属于荆州的特色文化,同时将助力荆州打造“琴瑟文化之城”,推动荆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于2015年成功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志愿者们经过徐老师的介绍后,对古琴文化有了新的认知。
三.濒临绝迹的荆楚贝雕
淡水贝雕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湖北地区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瑰宝,为更好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其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先进文化,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志愿者深入寻访,走进淡水贝雕体验工坊,寻找淡水贝雕足迹。参观了造型奇特的《荷花仙子》和画面生动的《黄鹤楼》等工艺品,有不少队员弄不明白是如何将这样小的贝壳制作成精美的淡水贝雕,甚至迫不及待的想要尝试一展身手。据淡水贝雕的传承人介绍,贝雕是经过对贝壳进行设计、选料、切割、打磨、上色、抛光、堆砌、粘贴等十多道手工工艺流程精雕细琢后制成,其制作过程比我们想象中要更复杂更细致。队员通过淡水贝雕传承人的指导和学习,经过打磨,粘贴,上色烘烤等步骤,完成了一件小小的工艺品:楚凤头胸针。志愿者们无不感慨贝雕工艺是如此精湛。
四.针尖上的荆楚遗韵
谁说女子不如男”,楚史上曾记载的民间楚绣蔚然成风,几乎是又女儿之处就有楚绣“女儿红”,荆楚民间女儿家[十岁学针线,十三岁进绣房],“一生不辍,自生传习”,探寻在当时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中,荆楚女儿是如何巧用绣花针和彩线一展风姿,承楚之风雅,传楚之遗韵。
五.荆楚磨鹰,翱翔蓝天
最后一站,志愿者们在徐老师的带领下走入磨鹰风筝坊。风筝坊里映入眼帘的是五彩斑斓的各式各样的风筝,翩翩起舞的蝶,游弋自如的鱼,滑翔天际的鹰,栩栩如生的蜻蜓等,每一件都是我们儿时未曾看到过的模样,顿时间就唤醒了童年的记忆。经过了解后知道孙宏成师傅是老沙市最有名的“温氏风筝”第五代传承人,并且在2011年湖北省荆州市的“磨鹰风筝”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是孙宏成老师。经深入了解,“磨鹰风筝”的制作过程大致为:画图,选料,雕刻打磨,骨架制作,上色粘贴等大致步骤。传承人孙老师还告诉记者:“磨鹰风筝的制作过程非常精细且制作时间较长,但是总有些来访者想着马上能制作出一个完整的风筝,这不是一两天就能制成的,认真制作少则半个月,多则甚至一两个月。”孙老师的这番话不仅反映了制作磨鹰风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还侧面反应了很多来访者对非遗民间技艺文化的认知是比较薄弱的。
荆楚非遗技艺传承院还有另外一个更接地气的名字:湖北省民间工艺技师学院,入驻的非遗传承人为教师,教授荆楚非遗技能,学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这方式无疑的保证了荆楚非遗民间技艺的传承工作。
五.活动感悟
悠久灿烂的荆楚历史文化,遗传下来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技艺。经过此次非遗探索,志愿者们感受到了他们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初心与匠心,领略到了荆楚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非遗传承不仅仅是传统技艺的继承,更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代代延续。在主要依靠传承人来进行非遗原真性保护的同时,也需要更多从业者、跨界者不断探索创新,触及更多群体尤其是青年群体对非遗的关注,吸引其投入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
让参与者近距离了解非遗文化,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传承过程,因为每制作一件成品就意味着参与到非遗文化传承工作当中。这样能有效激发参与者保护非遗项目的兴趣和信心,通过一系列“活”的过程,将非遗文化与民众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才是真正意义上和行动上做到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结语
受到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非遗保护实践活动的规模以及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但是随着新冠疫苗的普及,全国行程码摘星,我国疫情防控也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符合国家防疫安全要求下,可以积极开展非遗实践活动,民俗类非遗传承项目线上线下结合,有序开展非遗文化活动。
传承非遗,保护非遗并不是口头之词,像荆楚非遗技能传承院这样,展厅与学校相结合,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对爱好非遗的学生进行不断的培训,学习,探索,这样可以更好的加强非遗文化的宣传。将各个非遗传承人集合在一起,集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交流,推广,保护,传承和创新。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在荆楚非遗技能传承院学习时,我们看到了淡水贝雕师傅的严肃,楚绣师傅的专心认真,磨鹰风筝师傅的有趣。将各个非遗文化传承人集中起来,可以发挥出传承保护非遗文化更大的力量,我们要的不是一枝独放,是海纳百川,是百花齐放。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方面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遭受了巨大的冲击,那些口授传承和行为传承的,以及濒临消亡和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迫切需要得到保护。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郑欣淼.保护文化遗产要注意的四个问题〔J〕.城乡建设,2011(12).
[2]陈莉.从民间传统娱乐文化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文艺研究,2011(02).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93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