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哈工大学子探访延安:传承红色薪火,学习延安精神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作者:冯亦特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从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随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起,到1948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在陕北吴堡县东渡黄河,迎接革命胜利的曙光这近13年时间,史称“延安十三年”。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延安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大发展和奠定未来走向的重要时期。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家国天下行实践队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家国情怀,激励队员像周总理一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年恰逢建团百年,“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家国天下行实践队不忘初心,前往延安市学习延安精神,传承红色薪火。

黄土地上,从苦难向辉煌的峥嵘十三年

延安革命纪念馆外,一座高大的毛主席的雕像矗立在纪念馆门口眺望远方,恢弘大气,展现出革命者的风范。纪念馆按历史编年与专题相辅相成的方式讲述了延安如何一步步成为革命圣地:吴起镇会师、西安事变、建立抗大、延安整风、大生产运动、张思德、白求恩、南泥湾、重庆谈判……静静躺在玻璃展柜里的文物再现了党中央在延安工作13年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艰苦创业的岁月。这些革命先辈和建设者们使用过的、浸满汗水或鲜血的、穿越战火与动荡而来的文物,现在静静地躺在纪念馆里,向游客们诉说着什么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为什么值得世代传续。

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实践队队员进入曾经召开中共七大的中央大礼堂参观。主席台上面悬挂着七大的口号:“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正是在这里,我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首次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实现了全党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并且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义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走进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革命先辈住过的土窑洞,这里的陈设十分简单朴素,与陕北农村人家并无不同。革命先辈们坚守党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搞特殊,与人民群众一起生活,这是延安精神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枣园革命旧址是延安时期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在进入领导人居住区前,矗立着中央五大书记的雕像,他们目光坚定、胸有成竹,仿佛坚定的向胜利前进。实践队队员参观了中央军委枣园作战室,中央军委作战部的参谋们在这里分析军事斗争形式,研究占据发展态势,编辑作战指令,全力为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了解全国战况、制定战略部署提供依据,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和民主,避免内战,毛泽东亲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坚持原则的坚定性的策略的灵活性,为实现有一次历史转折争得了主动权。

从窑洞到土房,简陋的生活条件展现了革命先辈的朴素生活与革命精神。实践队队员张子豪同学表示:“正是这种精神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为了中国崛起而奋斗,哈工大青年也应继承延安精神,将为中华之崛起奋斗终身的使命继承到底。”

梁家河村,总书记的青年从这里开始

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年轻时插队的地方。实践队队员在出发前集中学习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如今身临其地的学习这段经历。

路上偶遇的村民得知实践队此行去梁家河,便表示:“应该去的,现在的年轻人就应该去看看当年总书记怎么吃苦的。现在的娃子,吃过苦的都少喽……”陕北的方言有些难懂,听的懂的,只有他们的信念感,和对老一辈革命家们,对习总书记由衷的敬佩仰慕。

知青井,这是总书记插队时和知青们一起打的水井,至今仍在发光发热,是梁家河村的自来水水源地。陕西的第一口沼气池,这是习近平当年亲自去四川学习经验,回到梁家河后带领村民们建造的。这种先进环保的取暖生肥技术吸引远近村庄的干部来学习。还有铁匠铺、供销社、纺织社……青年习近平敢想敢做,为民谋利,与民同心。

“近平插队七年中,前后是有一些思想变化,但不好说有明显的阶段。我个人的感觉是,从1969年1月到这年的秋天,他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从1970年初到1972年回京,经中央专案办公室批准允许探望正在隔离审查中的父亲习老,他的情绪和思想处于稳定向上、刻苦磨炼的时期,处事已然沉稳自信,也开朗多了。”这是与习近平一起从北京来延川插队的雷平生对习近平插队前后思想变化的感受。习近平插队时正是从少年向青年成长,人生观价值观行程的关键时期。他不负众望勇挑重担,积极参加农村的生产,带领农民为改变自己生产生活面貌努力工作。

总书记插队时期在梁家河村干的许多实事好事,还有梁家河村后多次对这里村民生化的关心,展现出总书记心系人民的为民之心与浓厚的乡土情结。

宝塔山下,延安的红色土壤至今仍炙热

延安红街的沉浸式情景剧《再回延安》远近闻名。《再回延安》不同于以往镜框式的“坐着看”,而是用沉浸式的“走着看”,以一位红旗班士兵的日记为线索,带领观众一起重走了红军的长征路。观众跟随剧情一步步从爬雪山到过草地,看到同行的战友们一个一个的倒在长征路上,红军的队伍越走越少,“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悲壮的情感感动了每一位观众。

冯亦特同学在观看之后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台词是‘我们也被叫做红军,但是我们没有走完长征’,倒下的战士也是英雄,这就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真正内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我们也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在7月12日,实践队受邀来到了延安大学进行参观交流。延安大学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硝烟中,在延安大学80周年校庆时习近平总书记做出过重要批示:“长期以来,延安大学秉承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用人理念,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为民族解放,革命胜利和老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弘扬延安精神、勇于改革创新,把这所具有光荣历史的大学办得更有特色、更有水平。”

延安大学校园环境优美开阔,热情的延大老师和同学带着实践队乘车游览了新校区,在车上两校同学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并且结下友谊。《路遥传》作者厚夫老师引导着实践队参观了延安大学的路遥文学馆,馆中展出和收藏众多有关路遥的珍贵实物及资料,真实地诠释了路遥的创作历程,全面展示了路遥精神。厚夫老师说“奋斗的人是相同的”,所以当代青年学子容易与路遥先生的作品产生共鸣并被激励。之后。两校师生又进行了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延安大学 喜迎十二大,追寻红色记忆”为主题的座谈会,实践队向延大师生介绍了哈工大的书院育人的特色育人模式。在校史馆中,实践队队员了解到延大曾为中国的革命建设事业输送大量人才,也见证了延大发展的过程延安精神所起到的指引性作用,还有人才培养对革命事业的重要性。

十三载峥嵘岁月,十三度辉煌春秋,一个伟大的政党在这片革命热土上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出壮丽的篇章。这片土地,历经风雨飘摇,宛若历史老人,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奋斗历程。家国天下行实践队经此一程,家国情怀愈发澎湃,对革命先辈敬仰之意更为浓重。深刻把握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和积极意义,深入弘扬延安精神,将红色薪火代代传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93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推进作风建设,3月27-28日,文法学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和交流研讨相结合的形式,举办为期两天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在读书…… 程潇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赴周口开展招生宣传工作

3月27日至28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长助理李帅军的带领下,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松梅及辅导员代表崔征、牛科伟组成招生宣传工作组,赴周口开展高考招生宣讲活动。在周口市淮阳区实验中学,该…… 牛科伟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贯彻八项规定精神,筑牢作风建设根基——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教工党支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 郝鑫蕊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第四党支部开展学习教育会议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干部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2025年3月27日上午,…… 张欣茹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罗艳娟一行赴平顶山学院考察交流

3月26日,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常务副院长罗艳娟带队,率学院教师代表一行4人赴平顶山学院文学院考察交流,重点围绕师范专业认证、学科建设、实践教学创新及实验室建设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冯莉娟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文心悦读|探索心灵奇旅,共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为提升同学们的心理素养,培养阅读习惯,打破社交壁垒,实现自我成长,和悦·心语辅导员工作室于3月26日晚7点在综合实验楼520活动室成功举办“文心悦读”文化沙龙。本次活动以经典心理学书……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青协志愿者走进树德外国语小学开展“法律知识小讲堂

为深入贯彻青少年法治教育理念,助力构建平安校园,3月27日下午,青年志愿者协会文法学院分会携手树德外国语小学,为四年级一班学生量身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律知识小讲堂”主题课堂……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大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举办招新面试

为进一步完善宿舍管理工作,营造和谐美丽的宿舍环境,提高宿舍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宿舍管理委员会的榜样作用,切实提升学生宿舍环境与生活体验,文法学院于3月26日在学院楼B-213举办大学生宿…… 刘雨欣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最新发布

南财学子三下乡:深入“碳”索南京河西南,为TOD模式发展提供参考
7月21日至22日,南京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众心成城,助力双碳”实践团队对南京河西新城展开调研。实践队员通过采访南京市委党校教授、开展居民调查、走访交通运输局和河西南地区商业中心、参观河西新城展示…
【最新动态 物电学院】助力乡村建设,践行初心使命。
中国青年网淄博8月10日电(通讯员马逸凡)导语:烟台大学格兰芬多实践队于8月10日在淄博市红叶柿岩进行社会实践为跟随国家发展大力振兴乡村建设,共庆建团100周年,进一步展现我国良好风貌,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
党旗飘扬第一线 “红色物业”显真彰
党建引领,物业姓“红”。党建引领,作用巨大;物业姓“红”,管理温馨。“单独式”组建、“集聚式”联建、“挂靠式”统建等方式,在物业行业成立党组织,让党组织引领物业,服务居民;在党员人数少、规模小…
走访北关社区 感受脱贫新变化
2022年8月10日,山东省泰安市迎来了立秋以来的第一场暴雨,但这并没有阻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泰安周边调研组”的同学们深入基层开展“三下乡”调研的步伐。上午九时,调研队长田昀鑫等一行人来到了北关社区,…
英雄从不畏死,所以灵魂不朽
追忆先辈英雄事迹,不忘英烈铮铮铁骨“今日神州看奋起,陵园千古慰忠魂”,七十多年前,抗日战争爆发,是无数中华儿女的挺身而出,流血牺牲才造就了如今的和平盛世。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2…
“红色氛围”浓郁温馨
2022年7月3日,红管先锋实践队队员深入日照市典型物业公司进行实地调研,进一步了解海恒物业的红色发展模式,为打造区域化“红色物业”联盟,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多方协同、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新路径贡献自己…
走近黄河生态,切身体验
在实践过程中,“河清海晏,时和岁丰”实践队队员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围绕主题共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展开实践调研。在线上调查问卷的后台数据分析中,我们了解到民众对于黄河最新讯息的…
乡村振兴,人才是魂
发展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年轻人,特别是有知识有活力有经验的当代青年们。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乡村振兴青研团为日照市乡村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前往日照市陈疃镇进行社会实践调查研究乡村发展模式…
河南学子三下乡:疫战到底,中华必胜
为了探索攻克疫情的基层力量,感受时代之下的中国力量,2022年7月6日,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创造梦想队以云组队的方式成立了一个发展成就观察团。在7月末到8月初,队员们分别于四川省德阳市、河南省漯河市…
梦出发,黄河情,筑家园
【梦出发,黄河情,筑家园】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