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南京8月10日电(通讯员 徐欣琪) 为了响应国家旅游局“强化自主创新,集合优势资源,结合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深化‘互联网+旅游’”的号召,2022年8月2日至3日,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学生自发组成一支暑期实践小队——“美丽姑苏行”小队,前往苏州周庄实地调查。
苏州有礼 万三蹄
饮食是与人类生活和人类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为了深入当地饮食文化,实践小队拜访了周庄特色老字号“万三蹄”的门店。店主沈阿婆虽上了年纪,却仍然中气十足,“万三蹄主打的就是没有添加剂,纯天然!”万三蹄是周庄具有代表性的一道传统名菜,沈阿婆滔滔不绝地为队员们讲述了万三蹄的由来及制作工艺,让队员们都沉浸在万三蹄独特有趣的历史底蕴中。她补充道,现如今,万三蹄不仅是周庄人逢年过节的必备菜色,也是周庄文旅的特产。近几年旅游业受到疫情冲击,但万三蹄依然十分畅销。沈阿婆的店作为“老字号”,更是已经发展出线上业务,“现在来不了的刷二维码就能买了,游客来买真空包装的新鲜万三蹄带走也很不错的。”
通过与沈阿婆的交谈,队员们更加感受到了周庄的独特饮食文化,体会到了现如今“互联网+旅游”不仅为游客带来了良好的游览体验,也为商家带来了更加快捷便利的销售渠道,拓宽了销售路径,真正实现“智慧旅游”。
丹楹刻桷 水乡韵味
顺着河边慢慢走,河上有撑着乌篷船的“船娘”们带着草帽、穿着蓝印花布样式的小衣,载着游客沿着古老的轨迹,开心地摇着橹,用吴侬软语高歌着民谣,那悠扬的旋律和独特的腔调都散发着浓郁的水乡韵味。
实践小队成员们参观了周庄著名景点——张厅。作为殷富人家的宅第,张厅历经五百多年沧桑,但气派依旧。走过沿街的门厅,大厅轩敞明亮,厅堂内布置着明式红木家具,墙上悬挂着字画,一副对联尤其引入注目,上联是“轿从门前进”,下联是“船自家中过”。在当地导游的解说下,队员们了解了旧时当地人家的接客传统,感受当地的文化特征和风俗习惯。张厅的南面就是沈厅,作为沈万三的故居,沈厅墙壁上镌刻着沈万三的生平,队员们认真阅读后,对于周庄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经济生产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日落归西,周庄的特色景点“花巷雨巷”和“鱼池岸光影水巷”格外引人注目,利用充满江南风味的古朴建筑与装饰得当的灯光,周庄发展出了现代与传统交织的新的特色。路边,忽然传来了阿婆茶的香气。队员们随着香味探访,一位婆婆出现在眼前,她身前正摆着茶叶手里拿着一杯泡好的阿婆茶慢慢地喝。阿婆茶作为周庄的又一大特色,素有“未吃阿婆茶,不算到周庄。”的美称,其历史源远流长,如今的沈厅、张厅中还摆放着茶具。婆婆已经在这里卖了十几年茶,几乎每晚都会带上自家做的茶叶来到古镇。她把茶凑到队员跟前:“香吧?这茶清热润肺,还能腌了做阿婆菜呢!”得到队员的夸赞后,婆婆笑的和花一样:“我这里生意一直很好呢!要不要来一点呀?”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阿婆茶已推向市场,作为交流思想、文化娱乐、社交公关的一大特色,队员们在品尝阿婆茶的同时,不仅领略了水乡古镇的韵味,还体会到了周庄旅游业“集合优势资源”的出色与诚意。
江南水乡 藏梦周庄
走出古镇,队员们发现周庄的附近发展出了一整条的民宿街,可见周庄旅游行业的火热。民宿大都保留了周庄的建筑特色,力求使游客得到最好的沉浸式观赏体验。队员们随机采访了一位民宿老板,以了解周庄目前民宿行业的发展状况。通过老板的描述,周庄早年这里附近的客栈生意都很好,节假日前来入住的游客众多。疫情之后,生意就大不如前了,包括他在内的许多人都开始从事副业。不过提及未来,他依旧很乐观:“肯定会好起来的,其实现在就已经在慢慢变好了,政策制度一出来,放心来旅游的人已经在变多了。”当被问及是否会继续经营客栈时,他坚定地说:“一定会继续做下去的,经营客栈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为了赚钱,也是为周庄的文化宣传在努力。”短短几句话,队员们感受到了浓浓的责任与坚强,同时对周庄在特殊环境下仍然井然有序的管理肃然起敬,更加领悟到在国家和当地政府的保护下,旅游业逐渐复兴的大势所趋。
此次“探访周庄古镇,传承乡情文明”不仅丰满了对周庄旅游业的科学调研,还使“美丽姑苏行”的队员们深入社会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从中感受到了周庄人淳朴的坚韧包容与责任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96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