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佛大学子三下乡:“垃圾分类”义教课堂有你有我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 作者:佛晓之光黄蓉

转眼之间,五月的暖风已经吹过,六月的蝉鸣即将响起。身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佛晓之光的一名成员,我与队员们一同为了即将启航的“三下乡”活动做着充足的准备,其中我参与了六月组织的一场“三下乡”义教活动模拟,在实践中演练义教,不断发现不足,不断完善。

本次的义教课堂活动以“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为主题,响应佛山市刚刚推出的《佛山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等的相关政策,意在通过“三下乡”这个平台向大家宣传讲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并以义教的形式,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小学生们传递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让小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和重要性,提高他们积极动手、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为环境保护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本次模拟义教中,我选择了一个我不太熟悉的角色——助教,刚开始我对它的理解便是字面的意思——辅助教师教学,而在模拟义教中,我对它的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它在课堂上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发现其中有着许多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在模拟义教前期,队员间分好小组,我们小组五人通过讨论确定好了模拟义教的主题“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并通过网络查询以及相互讨论研究,合理分工好制作PPT、策划书和推文的人员安排,策划出了一堂别具一格的模拟义教课堂。

课堂上以大学生模拟小学生的形式开展,通过奖赏机制使小朋友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积极配合助教小老师的教学活动,踊跃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使课堂活动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面对一群活泼好动的小朋友,我们需要考虑到儿童的这一天性,合理的安排课堂的活动,我们将一堂课分为了两部分,前期教授学生“什么是垃圾分类?”、“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先通过这些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他们的思考,接着讲授“常见垃圾的分类方法”以及教学生“如何将可回收垃圾变废为宝”,通过这些概念的讲解,后面就进入了实践操作环节,让小朋友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将一些常见的可回收垃圾制作成一些玩具和模型,在实践中体验垃圾分类的好处,使课堂更加的高效、活跃。

通过我们组员的相互协作,本次的义教模拟课堂进展的很顺利,那些扮演小学生的同学也站在了小朋友的角度对我们的义教课堂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对我们进行了点评,我们也发现了义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这是我来到佛晓之光以来的第一次义教课堂,虽然是模拟课堂,但队员们将真实的义教场景反映了出来,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感受颇深。大家既分工明确,又紧密协作,每一个人都是团队中不可缺少的的一分子,只有亲身参与经历实践过了,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识和收获,不断地完善自身,真正意义上的锻炼自我。

此次的模拟义教是佛晓之光的开始,虽然这次的义教活动结束了,但我们团队的义教之旅才刚刚开始,在这之后将会开展越来越多有意义的义教活动,面对不可知的“三下乡”征途,我会汲取模拟义教课堂的实践经验,尽管前路有鲜花,也有荆棘,但我也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将自己的能力展现出来。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我们将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状态,认真的去准备义教课堂设计,为接下来的义教打下坚实的基础,给小朋友们创造一次完美的课堂体验。(通讯员 黄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99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桂平杖头木偶戏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深度调研,力求…… 陈梓怡 贾丽雯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寻非遗活态传承之路。踏入展示所,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展陈……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年轻人——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了广西……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怀揣热忱,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展开一场深度…… 陈梓怡、王雨欣、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遗传承新路径,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寒假期间,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红色文…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

最新发布

佛山学子三下乡:了解村民生活,探访古楼历史
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因此,乡村振兴尤为重要。为了将中国最真实的乡土文化呈现在更多人面前以及了解当地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促进中国乡土文化发展,“源心·夏乡”实践队…
佛山学子三下乡:探访茶园茶厂,探索乡村振兴奥秘
为了响应和落实有志青年助力乡村发展工作,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农村调研乡村产业发展助力帮助农民脱贫秘诀,6月28日上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暑假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调研团源心·夏乡团队来到广东省河源…
传承非遗文化,剪出吾辈风“采”
为了探索新时代下区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状,了解各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途径,更好的把握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的命题,进一步唤起新时代新青年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与关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电工程…
铁枝木偶独难行 唯有创新破此局
为学习潮州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青行三下乡实践团队通过线上联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培森老师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与交流。因此,青行三下乡实践团队于6月28日前往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
动物世界迷人眼,生态理念入童心
动物世界迷人眼,生态理念入童心为增进孩子们对动物世界的了解,开阔他们的视野,近日,“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于湛江市遂溪县杨柑镇布政村布政小学开展动物世界课程。“你们认为海洋最聪明的会是什么动物呢…
理财知识扬商道,少儿奋进正当时
理财知识扬商道,少儿奋进正当时为助力乡村建设,让孩子们体会生活中的经济理财知识,近日,“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于湛江市遂溪县杨柑镇布政小学举办跳蚤市场活动。活动开始前,队员们特地为孩子们开展理财…
理论宣讲入基层,红色薪火代代传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成立“红色薪火”理论宣讲实践团,自7月16日起,深入基层一线进行红色文化宣讲,聚焦红色文化,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
山东大学(威海)爱的三角支教团临沂分队举行开课仪式
8月10日上午,山东大学(威海)爱的三角支教团临沂分队通过腾讯会议举行线上开课仪式。参课学生及家长、爱的三角支教团临沂分队全体成员参与本次仪式。会议伊始,支教团临沂分队队长林凡凯向参课学生及家长介…
以劳育人,以行铸魂:对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效果进行研究调研
大学生网报南京8月11日电(通讯员邹怡静)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讲话中提出,要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近几年来,全国大中小学都开始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开设劳动教育专项课…
佛山学子三下乡:零废弃民宿,可持续发展
中国青年网河源8月8日电(通讯员彭敏玲汪佩雯)7月2日,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仙坑村的环境保护情况,佛山暑假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实践调研团队“源心·夏乡”在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康禾镇仙坑村参与了“零废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