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武汉学子三下乡:劳动教育进课堂,技能实践助成长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作者:程璟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劳动育人”的时代要求,响应国家“双减”政策,促进农村儿童全面发展,近日,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红心筑梦”成长助航实践队进入随州市曾都区何店镇王家河居委会,对“希望家园”暑期班的孩子们开展特色劳动教育。

课程设计结合理论与实践,从树德、增智、强技、育美四个方面出发,在为“双减”赋能的同时,培养农村儿童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与良好的劳动品质,助力孩子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学以树德-学习劳模精神

“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为了让孩子们能生动形象地理解劳模精神,实践队员程璟以袁隆平院士的一生出发,在带领孩子们学习袁隆平的事迹,树立对伟人的敬重之情的同时,引导孩子们从具体的事迹中发掘劳模精神的内涵。很多小朋友们都表示“我要向袁爷爷学习,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同时实践队员给每个孩子们分发了劳动教育的宣传小册,内容涵盖“劳模精神的含义”“典型劳动模范人物”“生活生产劳动小技巧”。

思以增智-感悟劳动价值

“学而不思则罔”,为帮助孩子们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实践队员程璟通过情景问答的方式,让孩子们对不同的劳动行为进行评价,如“集体打扫卫生中有人偷懒”等问题。在这一环节后,“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思想在孩子们的心中深深扎根。在这之后,孩子们相继分享了自己心中的劳动者,“我心中的劳动者是军人,因为没有他们,我们就没有现在的和平”、“我心中的劳动者是医生,是他们在守护我们的健康”、“我心中的劳动者是农民,不然我们现在还吃不饱肚子”……他们童言童语让队员们欣慰又感动。

践以强技-提升劳动技能

理论的根源在于实践,在课堂讲授结束后,为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在亲身参与下感受劳动乐趣,增进劳动技能与能力,实践队设计了“知农学农”、“工业流水线”两节特色小课堂。实践队员带领孩子们尝试种绿豆,明白农民的辛劳;设置接龙画画小游戏,体验工业流水线。同时,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在实践中增长劳动本领。

行以育美-培育劳动美德

除了课堂集中授课外,结合长期帮扶机制,在实践结束后实践队员们也将持续关注孩子们平时在家的劳动情况,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家务劳动,使劳动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日常化、生活化,真正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劳动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在这次劳动特色教育中,增强了孩子们的劳动意识,提升了劳动技能,助力孩子们全面发展,而劳育授课的方式也为推动乡村振兴素质教育全面落地助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00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河海学子三下乡:利用区位优势,助力集体经济 ——考察余王村种植基地
2022年7月30日,河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集体经济调研团”走进河南省平顶山市龚店镇余王村,通过实地考察以了解余王村富硒农作物种植基地是如何依靠自身区位优势,提高农户收入、…
山东学子三下乡:古人不曾照今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7月6日,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浓“农”深情,“乡”约振兴实践团来到了山东省青州市青州古城进行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古城内的民间收藏博物馆以及手工艺品制作馆,进一步探索在文旅双改的背景之下,坚持创…
七彩假期,温暖支教行
7月2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阿凡提小分队”支教团积极参加“七彩假期”活动,来到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袁家沟社区开展支教服务。至7月9日,我队支教活动已然结束,我们在交接以及安排好同学们的安…
佛山学子三下乡:建设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建设息息相关,自党的十九大做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以来,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一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了解仙坑村村民自美丽乡村建设以来的感受,“源心·夏乡”实…
山东学子三下乡:回顾百年党史,寻找红色家风
红色家风,薪火相传。为迎接党的二十大,重温党的红色历史,深入了解胶东地区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传承红色家风,8月7日,山东师范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山东省莱阳市万第镇的胶东第一中心县委成立…
佛山学子三下乡:直播带货当先行,开拓产品新途径
“直播带货”作为一种线上新型消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背景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为了能够更多地将仙坑村当地的特产野生蜂蜜推广到市外、广东省甚至全国这个广阔且充满生机的市场,开拓当地农产品销售…
南财学子三下乡:“培能力之树,育青年之才”应届大学生就业指导活动圆满开展 新闻稿
为积极响应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2022年7月1-28日,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培能力之树,育青年之才”团队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
曲园学子三下乡:整治乱停放,大家共行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真正走进社会基层,参与和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曲阜师范大学“喜迎二十大,丹墨颂党恩”实践志愿服务队在暑假期间开展“青春献礼二十大,社区实践志愿行”…
同心共建,振兴乡村——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赴蚌埠市机场新村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蚌埠市机场新村多次创建“美丽庭院…
山东大学威海清晏调查团赴中共塔城市二工镇塔斯肯村调研
2022年8月7日,为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状况和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的手段,探索农户内生动力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以此来拓宽乡村振兴路径,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动力与活力为响应国家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