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陕西学子三下乡:建大学子探寻水处理中的“碳循环”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作者:刘子琪 柏钧天

为了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社会公众和广大青年学生深刻认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意义,让青年学生们强化环保意识,形成崇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良好氛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探析碳循暑期三下乡团队于7月29日-8月5日对河北华电石家庄裕华热电有限公司在水处理等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受疫情影响,此次调研主要采取以问卷的形式线上调研的方式。

位于石家庄市东北部工业区的河北华电石家庄裕华热电有限公司是国家“一五”计划期间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运行着国内最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群,是国内供热量最大的热电厂之一。在对调研对象有过初步的定位和大致的了解后,团队成员针对热电厂在循环水处理用到的新技术和工艺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并通过调研寻找答案。

图片来源:文章《华电裕华热电:响应“十四五规划”政策 创建节水型工业企业 》

首先,同学们了解到:该电厂年发电量为3833.9万千瓦时,热电厂每年吸纳城市污水超过1200万吨,同时实现污废水零排放。以污水处理厂“可再生水资源”中水作为生产用水,污水处理能力达1700吨/小时,每年节约石家庄地区新鲜水资源830多万吨,节约水费近4千万元。从根本上破解了生存困局,大幅度提高了城市污水的重复利用率,为水资源匮乏的石家庄市节水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后团队成员进一步找寻电厂能够处理规模如此大的污水的原因:城市污水通过管道源源不断进入电厂,经过反渗透系统过滤后作为冷却水、汽轮机用水等,而这一过程产生的次生废水通过技术手段“变废为宝”实现循环利用,没有一滴污废水排出厂外。从中成员们明白,通过这种方式,热电厂在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中达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依靠污水处理厂或者污水自身的能量来弥补能耗,实现了污水处理碳中和的目标。

图为团队成员整理调研资料

接下来,团队成员对涉及循环水处理系统各阶段的处理工艺进行了深度调研,了解当下电厂在水处理时主要运用到新技术和新工艺。该电厂在2013年引进了火电厂反渗透浓水与城市污水交互处理技术,对裕华热电厂进行系统改造,创造性地将该电厂城市污水处理、反渗透浓水资源化等系统深度结合,使得该厂生产水源实现城市污水整体替代和次生废水零排放,同时成本也大幅下降,已累计节约数千万元。

该电厂结合当地风电和光电资源,以综合供电方式进行供电,从而减少其厂碳排放。了解到这里,成员纷纷为当下水处理中的运用到先进技术感叹不已,随着时代的进步,工艺也在不断变革,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的大背景下,针对每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无数前辈攻坚克难,不断创新,日积月累,推动着工艺不断发展和进步,喊着“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一步步前进。

针对此项技术的产生,成员们调查发现:反渗透设备过滤中水后形成大量反渗透浓水,污染浓度更高、处理难度更大。目前全国火电行业使用的反渗透设备超过3000套,年产浓水超过12亿吨,这些浓水如果进入大自然就会变成“顽固废水”,对生态环境破坏性极大。而火电厂反渗透浓水与城市污水交互处理技术则能很好解决上述难题,以废治废、变废为宝。成员们深切地感受到:应用这样绿色、环保、低碳的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的进步,也实现了企业的绿色转型。水资源作为当下时代较为紧缺的资源,减碳工作做得好,能够改善水资源的污染,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每个人都会从中受益。

图为团队成员电话调研

就此,团队成员对河北华电石家庄裕华热电有限公司的调研暂且告一段落,团队成员们从中受益匪浅。从最初受疫情影响无法亲自前去实地调研的失落,到后来的重振士气在线上初步了解调研对象提出问题,再到最后带着好奇心与钻研的态度深度了解热电厂的情况,在一道道复杂工艺流程中成员们感触颇深。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如今,时代的重任落在了当代青年的肩头,相信通过每个人的努力,终究会迎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01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普法+调研双向联动 泰州探索地方性法规宣传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规宣讲零距离 民意调研解民忧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宣传模式走进景区 法治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早茶博物馆里话“标准”——泰州创新“法韵茶香”沉浸式普法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模式:历史保护法规宣传融入名城文化肌理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入村进景区 创新守护“千垛画卷”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车站:易拉宝+问卷推动条例“声”入人心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校园:情景剧+趣味问答助力水环境保护与防溺水教育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WUT知行书苑支教队开展 “追寻传统文化之脉,传承时代荆楚精神” 教育主题活动
为让学生深入了解荆楚文化,进一步推动学生们感悟通城县的传统楚文化。7月28日,武昌理工学院文法学院知行书苑支教队开展有关荆楚传统节日的主题教育活动。此次活动由支教队队员向爱玲主讲。本次活动分为三个…
学习二十四节气,感受“二十四”魅力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们根据天气规律,四季变换研究出来的一种“日历”。它能准确反映天气变化,为农耕带来便利。在历史的长河中展现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开阔…
展手工,寄温情 —WUT知行书苑支教队开展特色手工展览活动
7月28日,是武昌理工学院第三届知行书院在通城县隽水镇支教的结课之日。当日下午15:00,和平社区支教的支教队员开展了一番充满回忆与温情的特色手工展,此次手工展的场所布置在和平社区居委会的三楼,由在和…
参观历史壁画,探索华侨南洋奋斗史
为研究潮汕华侨“下南洋”奋斗史和血泪史,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锦“汕”添花三下乡实践团队前往西堤公园参观研究历史壁画墙,壁画详细记载着潮汕华侨下南洋的奋斗史和血泪史。从19世纪中叶到2…
赓续青春百年志,拼搏奋进新征程
7月1日我代表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喜迎二十大,丹墨颂党恩”实践队去到东营市广饶县社区幼儿园,和那里的孩子们一起开展了“讲党课,学党史,传党魂”的讲课活动。上课前,幼儿园老师把我介绍给孩子们,她…
武汉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聆听党员故事
为检验“希望家园”暑假班的课程成果并了解相关学员的家庭情况,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红心筑梦”成长助航暑期实践何店分队于7月27日和28日在随州市曾都区何店镇王家河村对“希望家园”暑假班的学…
乘双碳之风,化降碳之难,守内心使命,筑生命之源
为了实现“十四五”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发展目标,以及对循环水系统、发电等情况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师生组建的探析碳循实践团,于近期按照计划前往山西省运城市…
“She Matters”线上宣讲第三日:普法小课堂
“面对性别暴力难以维权,法律意识淡薄”日益成为女性群体自我保护道路上的重大障碍,基于此现状,SheMatters调研团在问卷的第三部分设计了关于性别暴力及其法律救济的问题,根据问卷分析,团队发现女性遭受性…
遇见仙坑,相遇相知,感受客家文化气息
“三下乡”是我们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个必然的要求。跟随党的步伐,顺应时代发展,深入乡村,感受民情,体验生活。仙坑村是地美人和,客家文化气息浓厚,我们向往之,对此,“源心•夏乡”实践队希…
“She Matters”线上宣讲第二日:女性安全防护
“安全是一项基本人权,不应被视为视为女性的奢侈品。”而近些年来,社会上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的遇害事件屡见不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也敲响了女性自我保护的警钟,说明了加强女性安全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