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守护闽都之魂,赓续千年文脉

来源: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 作者:林欣怡 林茜

2022年7月8日至9日,为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的创新理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践队员们深入三坊七巷与昭忠祠,围绕 “3820”战略工程思想,探究福州三十年来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福州宏伟蓝图在文化保护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 三坊七巷,是福州历史之源、文化之根、文脉长生之地,被誉为中国都市仅存的里坊制度的活化石。“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走进三坊七巷,我们发现,此话诚然不假——树影斑驳,映着千年古街石板;人群熙攘,梦回明清烟火巷坊;古厝林立,演绎古今文史变迁。坊巷中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厝,无不展现着历史渊源的痕迹。三坊七巷作为聚集了“钟鸣鼎食之家”的一方天地,实践队员们以南后街为主线参观名人故居,感受前辈们的治学理念与爱国情怀,受益良多。郎官巷内,宋代诗人陈烈、清代名人严复的故居令人望而生敬。一副习总书记曾作的题词“严谨治学,首倡变革。追求真理,爱国兴邦。”教会我们学习和发扬严复思想,学以致用,科学爱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精妙绝伦的模型与雕塑向我们展示着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领会林则徐为国家和人民不顾个人祸福的品格和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精神……游访之余,我们不禁感慨,文脉之盛,人间烟火,最美不过如此。在了解到三坊七巷是三十年以来在习总书记的坚持下进行修缮与保护后,我们更是由衷感叹,没有习总书记,就没有我们今日在三坊七巷看到的白墙黛瓦、飞檐翘角;没有当时对文物古迹保护的坚持,就没有如今古厝坊巷的新生、闽都文化的盛宴。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实践队员们走进马尾昭忠祠,感怀一代船政的兴衰。踏入祠中,映入眼帘的就是两座耸立的石碑,一股肃然之气油然而生,埋藏在其中便是的甲申、甲午海战中牺牲的796位烈士,仰望碑文,我们仿佛又看到了那一场屈辱与抗争并存的热血硝烟,见证了那一段以血与火铸就的荣辱历程。工作人员表示,昭忠祠曾经也是杂草丛生,危墙颓屋,幸得近年来对文物古迹的重视,于1984年、2004年进行修缮,这些烈士遗物、碑石与图片才得以重现于世人面前,再现中法马江海战的悲壮情景。在馆藏之中,有许多文物是近年来群众捐赠的,例如我们看到的一枚马江战役中国军舰所使用过的炮弹壳,就是在2019年由一位80岁老者所捐赠的,这枚炮弹壳的出现补全了船政舰载兵器的历史实证链条,对于丰满福建历史文化脉络有着重大意义。我们还看到一些游客主动向身旁的人讲述关于海战的历史故事,那些惊心动魄的数据,可谓是闻者悲怆,听者慨叹。更有许多家长、老师带着孩子与学生前来瞻访,那些悲壮的历史仿佛在深情的讲解与生动的文物中潜移默化,小朋友们也表示,在这里学习历史,不仅能听到更多细节,还可以从油画与船舰模型中更好地体会当时的场景。馆中每个人在参观中或举目仰望,或低头深思,或小声讨论,或观察文物,皆为那场伟大的斗争所叹惋。看到那些中国将士的英勇事迹正在络绎的人群中传颂,宝贵的船政精神也不再蒙尘,我们感慨万千,真切的感受到文化保护的意义,就是让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传承,红色记忆历久弥新,赓续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让文脉得以继承与发展。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修缮保护,是延续文物古建的生命;文化传统,是滋养一座城市的灵魂。我们应当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保护文物遗产为己任,以继承文化传统为使命,以坚持文化创新为担当,在新时代中以习总书记为标杆,凝聚青春力量,汇集中国智慧,弘扬文化之美,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通讯员:张楚君 林欣怡 林茜 2022年7月10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01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随着移动电子支付越发普遍,传统的以人民币纸票形式的购物方式逐渐被大家遗忘,为了进一步传承发展中华人民币文化,并加速旅游…… 梁柯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查看全文 >>

“币”上游景——基于人民币景点的个性化XR旅游服务新启航

“币”上游景——基于人民币景点的个性化XR旅游服务新启航项目概述我国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生态,为“文化+科技”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广阔舞台。2024年,随着全国两会期间“数字中国”“文旅深…… 梁柯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随着移动电子支付越发普遍,传统的以人民币纸票形式的购物方式逐渐…

“币”上游景——基于人民币景点的个性化XR旅游服务新启航

“币”上游景——基于人民币景点的个性化XR旅游服务新启航项目概述我国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生态,为“文化+科技”的创新实践提…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最新发布

有福之州民祉盛:高校学子探寻“3820”战略
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福州三十年来始终朝着国际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福建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立德树人“3820”专项调研小组于7月8日开始在福州市展开调研活动。本次活动通过问卷及实地走访等形式开展调研,…
蓝色引擎助发展,有福之州欣向荣 ——喜迎二十大,立德树人思政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实践队一行七人,在黄耀林老师的带领下深入福州进行社会调研,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宗旨,体会“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助力实现习总书记上世纪90年代在福…
探榕城聚焦“3820”,续辉煌共绘福州蓝图
为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的创新理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2022年7月7日至12日,实践队员们深入郊野福道、三坊七巷和福州马尾,围绕“3820”战略工程思想,探究福州三十年来为实现习近平总书…
安徽学子走进阜阳烈士纪念馆,学习红色精神
中国青年网阜阳8月11日电(通讯员苗金武)为了更好的了解红色文化,培养家国情怀,缅怀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们,7月9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安徽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奉献祖国团队前往阜阳革命烈士纪念馆,学…
同心共建,乡村振兴--青春留在武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队赴宝鸡市太白、周至调研队的志愿者们依次前往武功县三湾村、双明村和武功县村民委员会对实践工作进行讨论规划。志愿者们进行了关于“优质农产品…
情系民生福祉,建设有福之州
2022年7月7日至8日,为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的创新理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践队员们深入郊野福道与三坊七巷,围绕“3820”战略工程思想,探究福州三十年来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福…
持续追梦三十年,实现“海上福州”宏伟蓝图
福州是一座伴海而生,因海而兴,拓海而荣的港口城市,自古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经贸交流的重要通道,早在90年代习总书记便提出了建设“海上福州”发展战略,其中,马尾就是促进福州海上经济发展的代表地点之一。…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
青春百年,百年有我。2022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迎来成立100周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起强大青春力量,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青春献党志愿队特派队员在烟台市组织开…
走进纪录片,品人生百态
7月27日下午三点,武昌理工学院文法学院第三届知行书苑支教队于隽水镇湘汉社区分点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大城无小事——派出所的故事》,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观看纪录片感悟生活琐碎,认识社会,…
弘扬文化精髓演绎书法魅力 ——第三届知行书苑支教队开展书法大赛活动
“大家跟着老师在纸上写下课题——《行路难·其一》,注意一定要规范书写!”为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中国书法文化,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引起学生对书写的高度重视,培养他们正确的书写习惯。武昌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