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朝阳,助力成长。为了响应国家教育部的号召,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实施,进而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7月26日,随州市曾都区“希望家园”暨武汉理工大学“红心筑梦”成长助航“三下乡”暑期活动实践队在支教地点何店镇顺利开展了一节名为“四两拨千斤”的科普课。
科普启智,初识课堂
此次科普课由实践队员赵凯主持讲解。在指导学生做实验之前,赵凯围绕摩擦力、空气流速以及大气压三个方面的知识,通过PPT(演示文稿)的展示、有关视频讲解以及自己在台上进行简单的手势动作向学生们介绍了物理有关的基本原理和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 赵凯先给小朋友们介绍了摩擦力的基本概念。他还通过向小朋友们提问的方式,让小朋友们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摩擦力有关典型示例,以此充分调动小朋友们的课堂积极性。
在讲述摩擦力有关的实验过程中,他还利用提前准备好的两本书,把两本书的每一页分别依次叠放在一起,让小朋友们亲身感受摩擦力的有应用。有不少小朋友们在观看的过程中就已经在跃跃欲试了——他们在座位上利用已有的小本子进行相同的步骤,尝试着自己做出实验。但结果都是两本书能轻易分开。这样的反差性结果更是激发了小朋友们想要动手尝试的欲望。
在赵凯把两本已经准备好的书叠放好之后,他还邀请了几名同学上台尝试着把两本书分开。无论同学们打算单手把两本书分开还是两个人分执两本书从两边用力拉开,结果均为两本书仍紧紧地贴合在一起。在座位上观看的小朋友们不禁发出感叹:“这太神奇啦!我也想试试!”
创新思路,亲身体验
随后,赵凯也利用类似的教学方法——先大致讲解与大气压,空气流速等有关的基本原理,再通过实验详细展开叙述,让小朋友们在亲眼,亲手,亲身体验中感受科学的魅力。课堂上,实践队员们也对各种物理实验表现出极大兴趣,他们跟着各组的小朋友们利用课堂上所给的材料,和小朋友们一起合作,动手完成实验。
其中最难完成的一个实验是与空气流速有关的实验:该实验需要小朋友们用装满水的瓶子把纸片吸住。而课堂上,有许多小朋友不能用水把瓶子完全装满,当瓶子倒过来的时候,纸片自然不能吸附在瓶口,而水也将洒在座位周围。没能顺利完成实验的小朋友们也不轻言放弃,他们在经历一次次的“水洒了”之后,仍一遍又一遍地把水装满,把瓶子倒置,直到实验成功。他们说:“别的小朋友也能做出来,那么我也一定能行。”
课堂虽小,意义重大
最终,随着各组小朋友们纷纷动手完成实验,这堂别开生面的科学普及课程也宣告顺利结束。实践队队员在学生们心中打开了一扇名为“科学”的窗户:这扇窗子虽小,但也能够让科技的发达之光照进小朋友们的心房,在他们的心中埋下希望的种子。
参与到此次活动中的学员朱静雅在课后告诉实践队员们:“我觉得这堂课很有趣!其实在学校,我们很少能做这些自己操作并进行实验的事情,这节课为我们亲身动手实验和体验提供了很便利的条件。我还在实验中学会了什么是摩擦力,而且我对大气压的存在也有更深的了解了。谢谢你们!”
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科普是提升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国家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 秉持“着做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做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信念,实践队员们带领孩子们亲手做实验,让他们理解空气流速原理,感受摩擦力的魅力,体会大气压的神奇,相信他们收获的将会是知识与快乐,是从此刻开始发芽成长的科技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02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