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 | 推普特色课程总结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纪蕴霓

作为一名中国人,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是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在本次实践服务中,2022年7月11日-7月20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快乐星球实践服务队《推广普通话》系列课程如期开展,包括“说”、“写”两个方面的课程共五次,关注汕头市长安小学学生们的“普通话发音”与“规范字书写”习惯的培养。

2022年7月11日下午14:30,主讲老师谢颖芊通过“钉钉”线上授课平台为来自汕头市长安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开展推广普通话主题课程下的《初识演讲》课程,为同学们讲解基本的演讲知识。

谢老师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引起学生对自己演讲经历的回忆并激起兴趣,接着介绍了演讲的概念、主要形式和演讲稿的结构。在同学们对演讲有了基本认识之后,谢老师继续介绍并示范了演讲的技巧,如善用名言、善用道具等,并播放了优秀演讲的视频,通过学生讨论等形式,加深其对演讲的理解。

2022年7月14日上午10:00,主讲老师李思恩通过“钉钉”线上授课平台为来自汕头市长安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开展推广普通话主题课程下的《“妙笔书写方块字”——汉字听写大会》课程,引起学生对错别字的注意。

课堂开始,李老师先简单阐释了本次“汉字听写大会”的内容与要求,通过与同学们互动连线的方式,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身边出现的错别字现象,并强调了书写规范的重要性。在简单介绍、讲解了疑难字词和传统风物名称之后,李老师采用听写的方式进行了课堂的小反馈,并抽取一位同学进行当堂批改,进而了解同学们的掌握情况,同时纠正同学们错误的书写。

课堂的结尾,李老师还给同学们布置了小作业:“寻找身边的错别字”,并上传打卡,引导同学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善于发现与探索实践。

“汉字听写大会”这节课通过错别字、形近字和传统风物名称等的举例及互动讨论增强同学们规范用字、规范书写的意识,培养规范用字与书写的习惯;同时也让同学们更加熟悉、了解当地的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2年7月15日上午9:00,主讲老师林凯茵通过“钉钉”线上授课平台为来自汕头市长安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开展推广普通话主题课程下的《“话从口出”——正确发音教学》,让同学们形成良好正确的发音习惯。

本次课堂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发音知多少”、“口部操训练”、“绕口令竞赛”。首先,林老师简单列举了部分前后鼻音、f、h等音易混淆的词组或句子,由学生自主发音以初步了解学生发音情况。接着,林老师简单介绍了口部操的含义和意义,并带领学生进行了唇部练习和舌练习。同时,林老师还教给同学们一些记忆口诀,让这些动作更容易被记住。

而在接下来的“绕口令”环节中,同学们都积极参与、纷纷发言,在欢声笑语中收获满满——既规范了自身发音,也体会到了普通话的特殊语音语调魅力。

2022年7月15日下午14:30,主讲老师谢颖芊通过“钉钉”线上授课平台继续为来自汕头市长安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开展推广普通话主题课程下的《潮汕风物演讲》课程,在同学们掌握基本的演讲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演讲技能。

在课堂开头的回顾环节,同学们通过积极回答谢老师的问题重温了上节课《初识演讲》中的知识:演讲的主要形式、演讲稿的结构等内容。

接着,谢老师根据上节课的课后作业上交的反馈情况,展示了两位学生的演讲作品,并说明了一些演讲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之后,谢老师还介绍了物理调节法、心理暗示法、日常训练法等有助于演讲顺利进行的科学方法,并示范了常用的演讲手势,让同学们对演讲的方法有了基本的认识。

在课堂最后的演讲尝试环节,有两位同学主动连麦进行发言,为帮助潮剧、潮绣等在一年一度的潮汕风物大会中获得“最美风物”发表竞选演讲,十分精彩。在本节课中,同学们不仅在其中收获到了演讲的科学知识,还提高了演讲的技能,了解了潮汕文化,收获满满。

2022年7月20日上午9:00,主讲老师曾诗韵通过“钉钉”线上授课平台继续为来自汕头市长安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开展推广普通话主题课程下的《学写规范字》课程,在《汉字听写大会》课程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规范书写。

课堂开头,曾老师播放了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动画片,让学生对学写规范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曾老师与学生充分互动,并在互动之后对规范字作了简要的介绍。除此之外,曾老师还特别说明了在某些特殊情况中是允许使用繁体字和异体字的,令同学们受益匪浅。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规范用字的重要性,曾老师讲解了不规范用字的情况以及这种情况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同学们在听完这部分讲解后,接着跟随曾老师的节奏一步步学写规范字,深入体会了写规范字的意义。

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教学,同学们意识到“学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重要性,对演讲的技巧、正确的发音以及规范字也都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进而自主形成正确、良好的习惯,同时,《推广普通话》系列课程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汉字和潮汕文化的魅力,增强了同学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03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纸塑狮头文化承古今,大圩古镇民俗聚人心

(通讯员:吴玉凤陈梦瑶张巍)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青春力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保护,1月9日至12日,广西师范大学“桂影流韵·纸狮承辉”实践团成员前往桂林市大圩古镇开…… 吴玉凤 陈梦瑶 张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广西师大“三下乡”:解读友谊关的“爱国”语言景观

(通讯员:吴玉凤陈思思)1月13日至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语言景观实践队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凭祥市友谊关进行为期七天的寒假“三下乡”实践调研活动,旨在通过…… 吴玉凤 陈思思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语言解读中越历史,景观遇见爱国之心

(通讯员:吴玉凤陈思思)抵达友谊关,跨越百年风霜血雨,见证中越情谊变迁;透视语言景观,解读中外话语编码,挖掘爱国情感互动机制。1月13日至20日,广西师范大学语言景观实践队前往广西…… 吴玉凤 陈思思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广西师大三下乡:乡俗逢纸狮,桂情系非遗

(通讯员:吴玉凤陈梦瑶张巍)走访大圩,与民众面对面交流,重拾乡里邻间的舞狮记忆;礼遇非遗,与传承人对话,聆听纸塑狮头技艺的前世今生。1月9日至1月12日,广西师范大学“桂影流韵·纸狮…… 吴玉凤 陈梦瑶 张巍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纸塑狮头文化承古今,大圩古镇民俗聚人心

(通讯员:吴玉凤陈梦瑶张巍)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青春力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保护,1月9日至12日,广西师…

曲园学子三下乡: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激发振兴新动能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践行青春使命,构建美丽乡村

为了锻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1月15日—24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志愿服务队在淮北市相…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2025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鲁韵传薪社会实践队走进山东…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涌泉回川宣讲队去往乐山一中宣讲

1月23日河海大学涌泉回川源泉队到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高三13班进行返校宣讲活动步入大学已经有一个学期,团队中的同学们已经…

最新发布

“3D智创”云实践队20日实践短讯
2022年7月20日。山东科技大学“3D智创云”实践队在线上为大家举行了solidwork软件的教学活动。本活动由社会实践团队“3D智创云”实践队负责。团队成员有李国峰,潘岩,李硕,孔德斌,孟令华,陈铮,邓博文组成。本…
“3D”智创云实践队授课感想
2022年7月20日。山东科技大学“3D智创云”实践队在线上为大家举行了solidwork软件的教学活动。本活动由社会实践团队“3D智创云”实践队负责。团队成员有李国峰,潘岩,李硕,孔德斌,孟令华,陈铮,邓博文组成。本…
聚焦“3820”探榕城风光,助力城市发展绘福州蓝图——7.8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福州历史之源,文化之根、文脉长生之地,被誉为中国都市仅存的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因此,7月8日,我们怀着好奇而又雀跃的心情来到了三坊七巷。书上有云:“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从南…
佛山学子三下乡:趣聚茶话会,探讨潮剧传承
锦“汕”添花三下乡暑期实践团队互相交流分享了寻访老妈宫戏台的所得所感。团队成员认为潮剧作为潮汕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也是联络世界各地潮汕人之间情谊的重要纽带,凝结了一个时代的人文思想及生活风貌。…
聚焦“3820”探榕城风光,助力城市发展绘福州蓝图——7.7郊野福道
民生,人生之本,发展之源。生活之本,幸福之源。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民生建设,因此,7月7日清晨,我们来到了城市中心,走习总书记走过的路,探寻榕城中的“福山福地”。走进郊野福道,踏入蜿蜒清幽的小道,我…
结营“源”未散,逐梦正启程
2022年8月9日下午16点,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源梦服务队同河源市连平县上坪镇下坪联办小学和田源镇中心小学协同举行的为期一周的夏令营随着结营仪式的顺利举行而正式结束。本次结营仪式以腾讯会议为媒介,…
防疫卫生知识传递,自我保护学生有方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快乐星球实践服务队《防疫卫生
炎炎夏日,暑意正浓。2022年7月12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快乐星球实践服务队第一天的“三下乡”教学活动如期开展。队伍以红色精神为引领设计活动,将互联网云实践与思想认识提升相结合。下午两点半,主讲老师…
佛山学子三下乡:绘画潮剧人物,学习巧匠精神
潮剧是中国古老戏曲存活于舞台的生动例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表现形式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较高的审美价值。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锦“汕”添花队伍队员在汕头市老妈宫戏台观看完潮剧表演后,团队成…
走进安平邮局,探寻潮人乡愁
7月6日上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锦“汕”添花三下乡团队前往汕头安平邮局开展实地调研。团队成员分别进行了解邮政历史、欣赏文创产品和采访游客,并结合专业知识,向邮局工作人员提出了“互联网➕邮局”和“红…
乡村振兴成就“诗意栖居”
宜宾市8月11日电(通讯员杨冬梅秦南婷)6月19日,河南城建学院数理学院秦南婷“返家乡”实践来到四川省宜宾市珙县龙茶花海旅游景区。习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国家从脱贫攻坚战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