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最美奋斗者——朱彦夫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 作者:是小七呀

朱彦夫展馆从四部分讲述了朱彦夫同志的革命经历,从朱老的出身,到他参与革命,再到他退伍后带领乡亲们建设家乡,最后将自己的经历体会写成小说。团队成员从李德科长口中了解到朱彦夫展馆于2014年建立,现在是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馆的目的主要是弘扬朱老身上的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来激励青年一代。因为朱老代表着不同的群体,他不仅是农村的干部,还是一名残疾人,还是一名党员,更是一名作家,展览馆通过宣传朱老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来激励不同层次的人群。(通讯员:徐茹)

2022年7月1日,正是建党101周年的建党节,为更好地品味红色文化,继承红色基因,学习红色精神。“与美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朱彦夫同志的家乡淄博市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并跟随朱彦夫教育基地运营管理科李德科长参观朱彦夫事迹展览馆,更进一步了解朱彦夫同志的革命精神。

朱彦夫同志1933年7月出生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张家泉村。2019年9月,朱彦夫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和“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2014年3月,被授予“时代楷模”光荣称号。在此前后,他相继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自强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五好文明家庭、中国扶贫大使等众多荣誉称号。他的名字彪炳史册,他的精神将光耀千秋。

朱彦夫同志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龄与新中国同岁。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失去四肢和左眼,成为一级伤残军人。1956年冬,朱彦夫经过慎重考虑,做出了一个惊人地决定:“不能让国家养起来,我要回家,要像个战士一样活着。”他拒绝躺在功劳簿上享清福,主动放弃了省荣军休养院的特护待遇,毅然回到家乡张家泉村,开拓新的人生之路。开山劈岭、治山改水……失去双手的他,把老百姓的事情一件件做实;没有双脚的他,带领老百姓蹚出一条脱贫新路。他说:“我这个条件只能是一个字:拼!为百姓,就是守住阵地!”使命在肩,哪里都是光荣的阵地。

朱老回到家乡后,从专人特护变为基本自理,吃饭、喝水、装卸假肢、大小便,这些在常人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事,却成了横在朱老面前一座座无法逾越的高山。为了不拖累他人,提高自我生活能力,他忍受着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痛苦,开始锻炼烧火、做饭、吃穿行等日常生活技能,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李德科长说朱老这一生可以用三个“杆子”来形容,一是“枪杆子”,指的是朱老在战争年代拿得起枪杆英勇斗争;二是“锄杆子”,朱老在退伍回家后就扛起了锄杆子,带领全村脱贫致富;三是“笔杆子”,朱老在退休以后,为了教育和激励后人,就抱起了笔杆子。靠着坚定的信念,靠着顽强的毅力,靠着不屈的精神,朱老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以文字的形式讲述了他的一生经历,并著有《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两部自传体小说,折射出他人生的再度辉煌。

今天,是我们党的101周岁,朱老在沂源电视台采访中说道:我们党不仅有一个伟大的一百年,一百零一年也是代表着新的一百年的开始,也是千年的开始。朱老坚信,我们党不但是百年大党,时间将证明,我们党将有更伟大的未来。最后,朱老亲自题字“祝党生日快乐”。

时光易逝,精神永存。朱老的光辉事迹与革命精神,将始终激励青年人奋发进取,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和国家的初心使命。这次活动让团队成员更加深刻地明白了作为青年的责任与使命。朱彦夫同志自强不息、服务人民的赤子之心不仅需要大家铭记于心,更要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做到“青年有为,奋斗无悔,强国有我”。我辈定不负老前辈们的等革命先辈期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04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自家乡,围绕团队主题——节水护水,科技赋能开展志愿活动。…… 黄鑫 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最新发布

千年古镇,盐韵安丰
安丰古镇成陆于新石器时代,明清以盐名市而赋甲淮南中十场,今以高效农业、禽畜业、纺织业、生物制药业兴盛,古镇内设有多个文化展馆可供参观。得益于安丰古镇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安丰古镇采取“文化+旅游+…
以青春之名义 谱支教新篇章 ——山东理工大学与美同行社会实践团队在 沂源县开展爱心支教活
(通讯员:杜丽丽徐茹梁鲁豪)为使团队成员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服务奉献于社会,推动团队成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多方面教育,提高自身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7月3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与美同行暑期社会实践…
红色宣讲团|一叶清香,“饮”领脱贫
2022年7月6日,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红色宣讲团一行九人来到了素有“南天第一峰林风光”之称的英西峰林走廊茶园。宣讲团成员王余洋向大家介绍了英德人民群众用智慧和汗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
坚决遏制青少年溺水事故,全力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健康成长
暑期是青少年学生溺水事故的易发期,近几天几起溺水事故让所有人都痛心不已,孩子们的生命健康始终牵动着大家的心。随着气温的升高,在炎热的天气中,游泳成为青少年学生最喜爱的活动。而近年来,全国各地发…
佛山学子三下乡:探访南昌起义纪念馆,传承南昌起义精神
2022年7月16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锦“汕”添花队伍的汕头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之行,加深了团队成员们对历史的了解,使成员们的思想觉悟得到了升华。在纪念馆里,队员们能更加近距离地接触许多当年革命先辈所使…
宋庆龄为党精神,经年后熠熠生辉
宋庆龄为党精神,经年后熠熠生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寻团探史队”队员于8月4日下午对红色党史进行了网上调研。实…
吉首大学“湘楚莘莘绿”:用历史启迪心灵,用人文温暖人心。
皇五帝史尧舜禹相传八月三日,四日,树溪村的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唱着古老的歌谣,开始了一场别开生命的人文之旅。第一届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项目团队,吉首大学湘楚莘莘绿走访树溪村每家每户深入调研,…
此身不作资产杰,有日甘为无产奴
此身不作资产杰,有日甘为无产奴————寻团探史队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2022年7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寻团探史”社会实践队来到福建,感受建团100年来中国共青团在福建留下的…
北海星辰社会实践团队参观实习利华益维远化工有限公司
下午两点,北海星辰团队部分成员前往利津县的利华益维远化工有限公司进行参观采访。利华益维远化学公司有“国家绿色工厂”之称,刚进入场园,我们就被维远公司的环境和厂房布局所吸引。进入公司后,负责人为…
安徽学子三下乡:青春支教行将发轫,校队双方密切对接
青春支教,情满育蕾。为加强沟通对接,深化务实合作,共同推动支教活动顺利开展,7月1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德雅书苑“百年团魂,绘剪生花”赴阜南支教团队在黄岗镇育蕾学校会议室与校方共同开展了对接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