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红色宣讲团|一叶清香,“饮”领脱贫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吴泓磊

2022年7月6日,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红色宣讲团一行九人来到了素有“南天第一峰林风光”之称的英西峰林走廊茶园。宣讲团成员王余洋向大家介绍了英德人民群众用智慧和汗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时代发展理念,用茶叶产业致富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的初心之路和传奇故事。

宣讲团成员王余洋宣讲英德乡村振兴之路

区域介绍

英德市位于南岭山脉东南部,隶属于国家扶贫改革和农村改革双试验区的清远市,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重镇,有“中国红茶、绿茶之乡”和“中国麻竹笋之乡”等美誉。

图1英德市地图

自2016年以来,广东清远英德市与广东省委办公厅、下属的九龙镇政府、河头村委合作,大力发展扶贫事业,确立实施农旅融合和精准扶贫等政策方针,通过积极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和“公司+贫困户+基地”等产业帮扶模式,着力构建扶贫产业供销体系,推动村集体和贫困户增收脱贫,初步形成了以英德红茶、麻竹笋和清远鸡为主导的“3+X”特色产业体系,使当地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村民成为旅游从业者”的“新三变”发展规划,确保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图2 英九庄园中工人们在采春茶

截至2020年,英德全市78个相对贫困村已全部达到出列标准,16487户贫困户(共计41892人)已经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89元。全市以美丽乡村风貌带统领美丽乡村创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农房风貌实现大幅提升。

图3 上世纪80年代,英德北江西岸泥泞的堤坝

(拍摄者:黄振生)

图4 2016年,建成后的英德北江西岸防护堤

(拍摄者:黄振生)

以“茶”振兴的前世今生

“十四五”期间,英德市以茶叶产业作为当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努力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清远经验”,并取得积极成效。气候孕育种茶环境,让茶香生得更浓。

光、热和水等农业气象基本要素作为茶叶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 是茶叶产量和质量达到一定规模和标准的重要影响因子。英德地处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区, 茶叶生产受南亚热带丘陵山地气候环境影响较大[1]。

图5 优渥的自然条件助力茶叶生长

科技赋能制茶工艺,让茶香飘得更远

新时代、新征程,英德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借助地缘关系, 围绕英德红茶“品种-品质-品类-品位-品牌”全产业链的科技需求,大力整合国家与省级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的优势科技资源,不断提高科技支撑英德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市场划分度和品牌影响力,努力为英德红茶在新时代的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原动力,为乡村振兴的稳步推进做出时代新贡献[2]。

图6强力的科技投入提高竞争优势

名茶荣光背后的艰辛

相较于祁门红茶和云南红茶,英德红茶尚且年轻,但在所有广东名茶中,英德红茶无疑是走得最远的那一个。早在上世纪60年代,英德红茶便已蜚声国内外。期间,作为英德红茶的今日之星——英红九号出身曲折,险些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当时的英红九号就像一匹难以驯服的野马,其栽培与加工难度大的特点使得其培育工作进展缓慢[3]。

图7 英红九号培育中出现的困难

英红九号的发展离不开善于创新的茶叶科技工作者

直到年轻的茶叶科技工作者们发现英红九号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在良好的管理下,英红九号呈现出令人惊艳的浓强鲜爽带花香的特点。于是他们排除困难,从选地开垦、扦插育苗、水肥管理、病虫防治到成品加工,逐一克服了关键技术难点。

图8 科技工作者们挥洒汗水的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英德茶业的壮大,离不开勇于拼搏的茶农垦荒者

2010年,红色宣讲团所参观茶园的创始人上山选址,满目只有荒山、土路和矮房。在贫困镇里租不到修路的车,其白天挖完石头,太阳西斜就带着开荒的几名年轻人,租一辆货车拉来山泥,一手一锹地修路。随后两年,几位初创者才平整出一条勉强能走的泥巴路出来。并且,由于茶园动植物和微生物生态链尚未完整建立,且茶叶作物的特殊性,无法对其喷洒农药,起初一到春天,便大规模爆发病虫害,几人只能眼睁睁看着春芽被虫子蚕食殆尽,黯然神伤。

图9 茶园2012年开垦了部分的荒山

图10 垦荒者们赤手空拳修的山路

“白天垦荒,傍晚修路,晚上打蚊子,终年无通信……一心只有我的家人和茶山。”七年寒暑,1300座英西山峰,2500多个日日夜夜,一批批茶农和垦荒者只为打造一杯英德红茶,改变家乡贫苦的面貌[4]。

英德红茶之所以能够成为全市支柱产业之一,除了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更重要的是其联农带农机制吸引了众多农民投身到茶叶产业当中。在英德农村里,流传着这么一句美誉:“一片叶子撬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5] 。目前,英德全市共有13.2万亩茶园,正举全市之力,力争将英德红茶打造成为百亿级产业。

行走初心之路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当地的人们始终不惧艰难险阻,怀着建设家园和振兴乡村的初心,将青春奉献于这片土地,用智慧和汗水打造“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传奇,以恒久而博爱的专注续写着脱贫攻坚的奋斗史和乡村振兴新篇章!

实践感悟

漫步茶园,品味茶香……今日,我们作为实践团成员,也是作为英德茶业的观察者,不仅饱览茶园优美的风光,甚至可以亲自体验辨茶、采茶、制茶、品茶和售茶的过程。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深有感悟:新时代下的英德茶业逐渐摆脱过去“依靠茶叶销售生存”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自我特色的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和文旅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道路,实现了红茶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和产业创新,引领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令英德、令广东为之骄傲的茶业奇迹!

——许立桐

英德好茶,不仅孕育于英德的好山好水中,更凝结于英德人民的辛勤耕耘和成就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此次英西茶园红色专项实践活动,我真切地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蓬勃活力。而活力的赓续需要我辈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方能为乡村振兴持续增色。

——莫海琪

英德红茶被誉为“中国红茶后起之秀”和“中国红茶之花”,英红九号更是作为红茶名品,享誉世界!然而,在参观过程中,我惊奇地了解到,这誉满天下的名茶竟只有短短数十年的历史。荣光的背后是无数人的付出,是走上致富之路、实现乡村振兴的初心坚守,如今蓬勃发展的英德茶园见证了英德红茶发展的历史,亦传承了老一辈茶人的心血。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曹野

参考文献与资料:

[1] 张柳红,陈卓煌,王华,唐力生.英德市茶叶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J].广东气象,2019,41(04):68-70+77.

[2] 陈慧英,操君喜,孙世利,凌彩金,曾斌,潘顺顺,张婷,陈海强.科技支撑英德红茶产业发展60年:成就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20,47(11):209-217.

[3] 个人图书馆《茶事”|你有真正的了解过英德红茶吗?》

[4] T三有机茶《人的一生有多少个七年,而他不问前程,一心只有爱人和苍山》

[5] 东方财富网《春茶近年最佳|英德红茶发展目标:百亿产值》

图文丨搜狐网 网易 南方Plus 英德发布 黄微 梅文鼎 林颖琛 梁钰雯 许立桐 莫海琪 曹野

初审丨刘小红

复审丨万镕今

终审丨雷钦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04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秘制药前沿,实践书写青春

【导语】初春三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创新绿动未来”社会实践队走进武汉多家知名药企,开展为期一周的参观实习活动。通过实地探访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及生物产业基地……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制药zy2302团支部施洋烈士陵园志愿清扫活动顺利开展

2024年12月5日,满怀敬意的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班志愿者队伍走进施洋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打扫卫生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志愿者们……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青年志愿助力四年级学生探索植物细胞奥秘

2024年11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活动在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实验教室举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制药zy2302班的志愿者们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植物细胞知识讲座,并带领他们亲手进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化学实验点燃科学梦想

2024年11月26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一场有趣的“趣味化学实验课堂”志愿活动。通过生动讲解与趣味实验,志愿者们带领六年级学生探索……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近日,制药zy2302团支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热气球实验课。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科学实验,激发小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执科学薪火 传仁爱师道

当燃烧的火焰遇上水气球,当倒置的水杯挑战重力法则,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课堂里爆发出阵阵惊叹。近日,武汉理工大学制药工程zy2302班的10名大学生走进附属小学三年级课堂,以“生活中的……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暑期社会实践——学史明志,探索百年党史历程
返家乡心系党恩,探索百年党史历程学党史、守初心,为增强责任担当意识,学习党的砥砺奋进精神,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星火赓续实践队7月11日召开全体会议,进行实践活动安排,自7月17日起,实践队员陆续在家乡展…
共建绿色社区 弘扬志愿精神
为了锻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六名学生赴滁州市龙池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月15日下午,实践小分队来到龙池社区,与社区负责人商量活动的开展事宜。在社区负责人的安排下,我…
千年古镇,盐韵安丰
安丰古镇成陆于新石器时代,明清以盐名市而赋甲淮南中十场,今以高效农业、禽畜业、纺织业、生物制药业兴盛,古镇内设有多个文化展馆可供参观。得益于安丰古镇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安丰古镇采取“文化+旅游+…
以青春之名义 谱支教新篇章 ——山东理工大学与美同行社会实践团队在 沂源县开展爱心支教活
(通讯员:杜丽丽徐茹梁鲁豪)为使团队成员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服务奉献于社会,推动团队成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多方面教育,提高自身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7月3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与美同行暑期社会实践…
坚决遏制青少年溺水事故,全力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健康成长
暑期是青少年学生溺水事故的易发期,近几天几起溺水事故让所有人都痛心不已,孩子们的生命健康始终牵动着大家的心。随着气温的升高,在炎热的天气中,游泳成为青少年学生最喜爱的活动。而近年来,全国各地发…
最美奋斗者——朱彦夫
朱彦夫展馆从四部分讲述了朱彦夫同志的革命经历,从朱老的出身,到他参与革命,再到他退伍后带领乡亲们建设家乡,最后将自己的经历体会写成小说。团队成员从李德科长口中了解到朱彦夫展馆于2014年建立,现在…
佛山学子三下乡:探访南昌起义纪念馆,传承南昌起义精神
2022年7月16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锦“汕”添花队伍的汕头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之行,加深了团队成员们对历史的了解,使成员们的思想觉悟得到了升华。在纪念馆里,队员们能更加近距离地接触许多当年革命先辈所使…
宋庆龄为党精神,经年后熠熠生辉
宋庆龄为党精神,经年后熠熠生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寻团探史队”队员于8月4日下午对红色党史进行了网上调研。实…
吉首大学“湘楚莘莘绿”:用历史启迪心灵,用人文温暖人心。
皇五帝史尧舜禹相传八月三日,四日,树溪村的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唱着古老的歌谣,开始了一场别开生命的人文之旅。第一届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项目团队,吉首大学湘楚莘莘绿走访树溪村每家每户深入调研,…
此身不作资产杰,有日甘为无产奴
此身不作资产杰,有日甘为无产奴————寻团探史队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2022年7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寻团探史”社会实践队来到福建,感受建团100年来中国共青团在福建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