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中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的“探寻古城脉络,感知传统风味”社会实践团队去往了全国各地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对八位非遗传承人进行了线下采访,感受了非遗文化的魅力,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意义。
采访主题一:非遗美食,吃出文化
2022年7月10日,来到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羌白镇,戴金钰同学采访了两位非遗文化花馍传承人吴彦茹和张栋。两位传承人将和面,制作装饰,上色等多个过程向戴金钰同学进行了详细的展示与介绍,本次采访也让我们对花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最后也展示了花馍的最终成品。
采访过程中,花馍传承人说道:“花馍花饰内涵丰富,色彩鲜艳,造型千姿百态、粗犷生动、夸张变体,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均可变成栩栩如生的艺术造型,表达对祖先的祭祀、长辈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它是百姓寄托心愿的一种方式。所有花馍的内容都象征着吉祥如意,寄寓着人们深厚而美好的感情。它也反映与表现着特定的民族心理与性格。因此,花馍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传承。”
2022年7月14日,赵武宣同学来到了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采访了从事非遗时长20多年的“龙州套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力菊女士。她与丈夫以农家乐为起点,以民族特色为基础,融合在外学习的先进管理经验,以服务质量为抓手,逐渐发展壮大,成为绵阳市九环线旅游接待点。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成熟,结合平武的白马文化、藏羌文化、土司文化、熊猫文化,陈力菊带领她的团队,以文化为内核、以旅游为抓手,深挖民族特色文化、地域风情文化,建设龙州藏羌文化广场、民俗街、平武县博物馆九州锦都分馆并打造“云上锦”藏羌文创品牌。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龙州套枣起源于宣德时期,有着500多年的历史,是龙州宣府司“王行俭”将扬州木雕刻技术借题发挥创作的特色食品,其产品达到阴阳相扣,可以拉动又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为平武带来了久盛不衰的辉煌历史。在西南各省一直有耳熟能详的知名度。是西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它在平武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藏羌文化、报恩文化、农耕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抢救保护、传承的重要价值。龙州套枣体现出了平武文化的特色,对于研究平武文化习俗有着重要的意义,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平武文化,对宣传平武有着重要意义,体现了平武人民的智慧并将其延续下去。龙州套枣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是平武县的独特文化,我们应该将其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对于龙州套枣的未来发展,陈力菊女士有着这样的期许:“一是推上国宴,二是将其商业化,三是扩大木枣种植,带动乡村振兴,带动人民发家致富。”
2022年7月15日,陈宇杰来到庐江县庐城镇大厦巷40号,采访了从事非遗时长30多年的小红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培元,通过采访,观摩了小红头的部分制作过程,了解了非遗传承人的一些情况、经历,以及非遗传承人对非遗项目的期望。
小红头是一种庐江特色美食,形状类似烧卖,因在顶上会点上红点而得名。甜而不腻,色泽金黄。是市级非遗项目。通常用面粉、蜂蜜、白糖、猪油,再加少许桂花、金桔、青红丝、豆粉等原料制成。成品油糖滋润,色泽金黄,香甜酥松,细腻无渣。
小红头是传统美食,是传承人生活的依靠。通过对陈培元先生的采访,我们了解到了以商品形式传承的非遗生命力的旺盛。我们可以通过推广小红头,让人们体会到到它的美味,来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
非遗美食是一种舌尖上的信仰,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
采访主题二:乡土之地,德艺双馨
2022年7月10日,王怡轩同学早上到达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在天才太极学院找到了陈氏太极拳二十代传人朱向怡师傅接受了采访,我们从朱师傅那里了解到了太极拳的未来的发展、传人的练习。朱向怡师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天才的三子,系陈家沟陈氏第二十代外孙,陈氏太极拳第二十代传人,焦作市非遗文化传承人,现任焦作市焦作市陈氏太极拳协会副会长,温县陈氏太极拳研究会副主任。
太极拳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由陈王庭于明末清初所创,经子孙陈长兴发展,出现不同的的流派,现如今已有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等多种拳法。太极拳秉承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阴阳生克之理,汲取诸家武术之长,融中医经络学与道家导引吐纳术为一体,使太极拳刚柔相济、阴阳互化、变换莫测。太极拳不仅能用来防身,也能强身健体,为许多人所推崇,在国外也享誉盛名。
对于太极拳未来的发展,朱师傅有着这样的期许:“一是咱们国家富强,第二是国家一直提出六进工程,进社区、进校园等,特别是我们中国有个口号:武术要从娃娃抓起。通过国家大层面的方针,太极拳文化应该会越推广越好。”
2022年7月14日,我们采访了韩振国,青年笛箫演奏家,笛箫制作师,“笛箫制作技艺与大漆漆艺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笛箫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骨笛。黄帝时期,即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开始选竹为材料制笛。通过此次对笛、箫制作技艺传承人韩振国先生的采访,深刻体会到了传统乐器文化尤其是笛、箫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了河南洛阳的风土人情与当地百姓们智慧、勤劳、踏实等优品质,加强了自身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在当今时代,身为祖国新一代的我们,更应当去传播、传承传统文化,呼吁更多人们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传播。
采访主题三:线条与图案,流淌着文化的溪流
2022年7月15日,郭昊同学与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郑云玺同学来到湖北省汉绣博物馆,向传承人黄小芳了解了汉绣的大致情况,并进行了采访问答。汉绣传承人黄小芳师从刺绣艺术大师任本荣。
对于汉绣的传承,黄小芳说道:“汉绣源于楚绣,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着楚地的文化元素,利用楚文化内涵不断地充实着自己,在经历了漫长历史长河的洗礼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我们需要对汉绣的文化价值进行充分的了解,只有了解其文化价值,才能够使得更多的人去珍惜并且愿意去接触汉绣,从而有利于汉绣能够更好的被传承及发扬光大。”
在汉绣的未来发展方向上,黄小芳这样说:“很高兴能向青年一代传播汉绣这一古老的非遗文化,汉绣作为非物质文化受到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与关注,但是仅靠政府部门的努力还是不够的,因为文化需要的不仅是宣传还有传承。应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下,加强汉绣的传承与创新发展,通过品牌效应来打造汉绣,加强保护措施,培养传承人群,在保护、传承、创新等各个方面积极努力,完成汉绣发展的新历程。”
2022年7月4日,李齐航同学于洛阳孟津采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传承人畅洋洋,见证了传承人的心路历程,了解了河南孟津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能静下心来传播剪纸技术的人不多,像畅洋洋这样一心一意钻研剪纸技术非遗文化的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我们需要对这样的传统手工艺术多加保护,让原来越多的人从了解到感兴趣,再到亲身参与,接手这样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重量。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更好地了解这项民间的传统艺术,2022年7月14日以及15日,张景衡、张雨琪同学采访了绵竹年画国家非遗传承人李方福及其子、其孙。通过这次对年画村的深入采访,大家学习了解了年画的相关知识,并对年画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
尽管李方福老先生已经90岁高龄了,可是仍能感受到他那份对于年画的热爱与执着,感受到他对于这项民间艺术的坚守。刻板、制纸、上色……从一家人的描述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绵竹年画制作的不易以及手工人一丝不苟的精神,也看到了他们对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执着。
画在纸上,绣在衣服上,更是铭刻在我们的心上。线条与图案间蕴含的中华文化令我们心向往之,我们也会继续书写它们的传奇。
“探寻古城脉络,感知传统风味”社会实践活动中,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认识到了非遗文化是前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财富与文化象征,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非遗传承人的倾心投入与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才让我们遇见了这份美,了解了这份美,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应更加关注各种非遗文化,去了解,去亲近,去发扬,去传承,把这些美好的事物让更多的人遇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07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