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京学子三下乡:穿越百年党史,回望建党初心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作者:罗一淏

本报讯(通讯员 罗一淏)为了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探寻中国共产党的开端,焕发新时代青年风貌,2022年6月26日至7月27日,来自南京财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济夏申耕”的成员们走进中共一大会址及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及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进行参观拜访,并于后期实践中对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党员同志进行采访,兼以辅助他们进行防疫志愿服务工作。

穿越百年党史,走进峥嵘岁月

位于上海的中共一大、二大、四大会址及纪念馆、毛泽东故居等场馆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建党史中彪炳史册的耀眼星辰,成为团队成员展开社会实践的第一站。

“济夏申耕”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了中共一大纪念馆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展览《伟大的变迁——国家相册中的记忆》。该展览由“国家的那些大事”与“身边的那些日子”两个角度组成,通过110张珍贵的历史照片、11段影像资料及12件珍藏文物,生动描绘了我国一代又一代奋斗者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身影,细致刻画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变成现实的历程与发展。中共一大纪念馆让团队成员走进历史长流,跨越百年时空,深切感悟中国从弱小到强大,中国共产党从微弱到兴旺的过程。

穿过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独具特色的石库门建筑、常设展厅和平民女校旧址,经一小时车程,成员们来到了中共四大纪念馆。在这里,团队成员参观了《上海1927——纪念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95周年》新设展览。此次展览分为“海上风云”、“山雨欲来”、“不朽战歌”、“黑夜破晓”4个部分,通过近200幅历史图片,真实再现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详细过程:上海80多万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经30多小时浴血奋战,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取得辉煌胜利,由民众建立上海市民政府,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

参观的最后一站,是上海市毛泽东旧居陈列馆。上海市静安区茂名北路120弄5-9号,是毛泽东同志在上海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处。历经数年“修旧如旧”的修缮工作,毛泽东旧居陈列馆重获新生,细致还原了当年毛泽东同志与夫人杨开慧、孩子岸英、岸青以及岳母一家的住所。2020年最新一次展陈提升,增补了许多珍贵实物史料,让参观者走进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汲取精神力量,奋进新征程。“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同志潇洒的笔迹不止印刻在毛泽东旧居陈列馆的墙壁上,还印刻在团队成员们的心里,种下实践的萌芽。

通过对数个标志性纪念场馆的参观访问,团队成员们深刻理解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深刻体会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回望建党初心,贡献绵薄之力

参观具有代表性的纪念场馆,为的是回忆建党征程,坚定初心信念;而之后,便是要将理论联系实践,用实际行动来展现新时代的少年风貌。在举全国上下之力相助抗疫之时,中共党员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抗疫第一线,切身贯彻“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之下,团队决定对身处抗疫一线的中共党员进行采访,其次参与到抗疫志愿活动中去,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采访的实施是在7月初,正是全球持续异常高温的时候。整个团队一共采访了4位基层防疫工作者,平均年龄为56岁,平均党龄为22年。他们在防疫工作中往往是身兼数职,从前期的物资发放、防疫宣传、搬桌椅、拉电线,到辗转于数个楼道、采样点为成千上百人进行核酸采样,再到后勤的防控……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小步骤,都能够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遇到极度不配合的情况,费尽口舌却得不到一丝理解;但更多的时候,他们和成员讲述的是那些暖心瞬间,一声“谢谢”、一瓶水,就足以让他们无限感怀。

采访的最后,老党员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希冀和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其中党员刘勇先生就提到:“我对于新青年,我们的下一代,还是抱有很大期望的。随着时代发展,这个社会也是日新月异,与我们那时完全不一样啦,而我希望下一代能够吸取前辈身上的一些闪光点,继承发展光荣传统,在工作中为了国家的繁荣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采访时接触到的4位老党员用其亲身经历,向团队成员们展示了践行初心的具体行动。受此鼓舞,团内部分成员积极参与到了家乡社区的防疫志愿工作中去,尽己所能地贡献了一份力量。面对着疫情反复和繁重的“三天两检”核酸采样工作,成员们没有埋怨与退缩,反而主动请缨参与到社区防疫工作中去:从最初周六上午的8点到12点,到后来周中一三晚上的6点到9点,从简单的搬桌椅、分发防疫物资,到扫核酸码、配合社区防疫工作者进行采样工作,他们也是从陌生到娴熟,防疫工作做起来越发高效,减轻了相应基层工作者的一部分压力。

其中位于上海的团队成员罗一淏正是这支防疫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据他所言,每每完成核酸任务脱下防护服时,都会发觉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我只是跟着他们(防疫工作者)转移4个点位,进行3个小时的核酸检测而已,很难想象防疫工作者们是如何坚持着,在这样烈日炎炎的高温天气下完成数月的核酸检测工作。虽然很累,但是一想到能够帮助一线工作人员收集疫情数据、辅助核酸采样,助力上海早日清零,心里就涌现出一股动力。”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挺身而出,奋勇拼搏,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抗疫前线。在这其中的党员同志们,更是让党旗在守护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前线上高高飘扬!在当今社会、在以和平发展为主的格局下,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仍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忠于党和人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09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海恒物业——党建+维修工匠
【海恒物业——党建+维修工匠】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物业对现代化设备的需求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设备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使用好、维护好,是物业设施设备管理的基本目标。物业设备管理是一项长期…
外国语学院展开寻访红色地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外国语学院展开寻访红色地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7月11日至7月19日,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兴欣小组成员,于线上线下分别开展了参观红色地标活动。线下活动为更…
南财学子与上海基层志愿防疫党员展开对话,学习党员精神
本报讯(通讯员许慧欣)2022年3月,疫情来势汹汹,上海被按下了暂停键,平日繁华的城市,此刻却多了些慌张。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那么一群人,始终以贴心、用心、暖心的服务默默守护着上海居民。他们…
科普我先行,实践出真知
科普我先行,实践出真知7月6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校附小暑期社会实践团《校园植物知多少》植物科普课程顺利开展,该课程以植物科普教育为主题,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王琪为本次课程的主讲教师。“…
武汉学子三下乡:师生相聚一堂,共享视听盛宴
守护朝阳,助力成长。为了对为期十余天的暑期实践活动进行系统化总结,8月3日上午,随州市曾都区“希望家园”暨武汉理工大学“红心筑梦”成长助航七彩假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于支教地点何店镇顺利…
曲园学子实践行:激活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通力合作促发展
【激活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通力合作促发展】为深入了解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状况,7月13日—7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赴鲁探红政实践队队员分别走进山东省烟台市、淄博市、青岛市、滨州市等多…
滁院学子三下乡:增强防治意识,共建美丽中国
滁院学子赴丰乐街道开展传染病防治宣传活动为响应美丽中国志愿公益行动的号召,滁州学院济与管理学院暑期实践小分队于6月17日前往山水人家开展传染病防治宣传实践活动,旨在动员社会各界关注预防传染病,做到…
曲园学子实践行:发挥产业优势,促进乡村振兴
【发挥产业优势,促进乡村振兴】为深入了解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状况,7月13日—7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赴鲁探红政实践队队员分别走进山东省烟台市、淄博市、青岛市、滨州市等多个地区进行…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学子走进灵丘支教,以萤火之光点亮乡村教育
“我将用青春和智慧,把文明和进步奉献给灵丘,用真诚和友爱,为孩子们送去欢声和笑语……”誓词再次响起,常州大学怀德学院萤火支教团8名大学生在大暑时节再次出发,奔赴千里之外的山西灵丘,重启支教之旅…
萤火熠熠闪微光,照亮孩子前行的梦想
为了更好的让孩子经历多姿多彩的暑假生活,7月20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火之行”的志愿者们来到南京,希望在“双减”政策下的孩子能够度过远离电子产品的一个快乐而又充实的暑假生活。趣味英语:学习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