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文化流长,教育长青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梦照星湾实践服务队 作者:张燕妮

本次实践活动中,华南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梦照星湾实践服务队以清远市连州市星江中学的学生为对象,将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作为教学主线,尝试活动化、游戏化与生活化的教学设计,提升学生对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同时,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到传统生活的淳朴,潜移默化地掌握民俗文化知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同时,感受其魅力,体味其珍贵,触动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在教学设计中,为了吸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提高课堂积极性,队员根据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设置了“中国人,中国魂”、“徜徉水墨”、“建安回眸”等学习主题,此外还设计了特色活动,如辩论赛、戏剧演绎、读书分享和拼贴诗接龙创作等。在一系列活动中,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凝聚力。参与调研工作的队员提到:“学习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涵养,让他们吸收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家长也表示:“这样的活动既有趣,又能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水平,增加孩子们的知识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希望以后多组织类似的活动。” 在调研工作中,我们接触了孩子的家长与老师,通过访谈了解到他们对术语教学持有积极的态度,家校合力推动了本次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教师访谈的最后,有老师提到我们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更多年轻人创新和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年轻人是新时代的使命者。传统文化并不是铁板一块,只有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才能为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师长对孩子们和我们的殷殷期待,是对我们的鼓励,也是对我们的鞭策。 要想让学生喜欢我们的文化,首先要浸润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要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让他们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下成长。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本土文化的熏陶,一个民族的自信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让孩子们接触传统文化是有必要的,尤其是一些核心文化的精髓。那么,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传统文化的核心如何体现呢?它是如何融入到我们的教育中,进而浸润孩子的内心呢? 首先,传统文化既是物质文化,又是观念文化,它渗透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具有广泛传播的特征。而我们的现代文化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基因,传承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因此传统文化具有现代性。而这种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为我们的文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我们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土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所在。 其次,传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汲取着中华民族长期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它的传承与发展,记录了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在历史上,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交融,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中,汉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民族文化色彩斑斓,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中国特色”。而中华思想文化的精髓,以其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特征,以语言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文化术语,极富个性,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回到从教育的角度看,今天要用传统文化来教育人,就必须把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与时代价值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人”为主体的文化,这就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必然蕴涵着丰富的“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土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所在。因此,传统文化的教育也需要创新,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需要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滋养。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对提高中学生道德素质和知识水平的重要性,从多方面着手,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素质,为自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育内容上,既要重视传统教育,帮助学生增强历史使命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用新风尚、新观念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10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书院邀请人文学院中文系上官文坤老师于23号楼1楼活动室开展“……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员作《汇聚青年激昂力量,谱写实践育人华章》专题讲授。学院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学院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委副书记赵燕松、团委书记齐朝阳、学生团委副书记陈永斌、社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召开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研讨会

3月27日下午3点,我院副院长林胜教授主持召开学院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帮助学院老师解决申报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全力提升项目申报质量。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学院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

3月28日上午,人文学院召开党委会(扩大)会议,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学院党委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学生党建办相关负责老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刘玮书……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胡荣教授主讲福州大学严复群学讲坛第88期

3月25日晚,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特聘教授胡荣应邀到我校严复群学讲坛(第88期)开展讲座《思考与学术创新:我的求学与治学经历》,社会学系甘满堂……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规划引航,行动筑梦” ——人文学院举办就业宣讲会

为助力学生明晰职业发展方向,提升升学与就业竞争力,人文学院于3月20日在人文学院402教室举办就业规划宣讲会。本次宣讲特邀新东方前途出国资深顾问团队,围绕考研、留学、就业三大板块展……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赴同济大学调研交流

3月20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玮、院长吴慧娟一行9人赴同济大学开展调研交流。此次调研旨在深化校际合作,共谋新文科建设发展新路径。院领导先后走访了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人文学院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马工程结业活动圆满落幕

为深化青年学生思想,培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结业活动于3月20日在教学楼1-…

最新发布

梦落星江湾,点灯明启航
在2022年7月12日至18日期间,作为华南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梦照星湾实践服务队的一员在线上开展了主要对象为清远市连州市星子镇星江中学学生的三下乡活动。时光匆匆,2022年的暑期生活让我觉得格外的充…
真心相待 以诚相连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用这句诗形容星子最恰当不过。该怎么描述与星子的缘分?是邻乡,是景区,是曾在新年时节造访的友人之家,也是本次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梦照星湾队暑期实践活动的地点。202…
星照连州,织梦星子
2022年的暑假,我和由华南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指导下组建的暑期社会实践队伍——梦照星湾队的小伙伴们于2022年7月12-7月20号期间共同为清远市连州市星子镇星江中学的学生们带来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为线索…
我们坚持点亮一颗颗星,无论其是否能掀起燎原之势
“梦照星湾队!集合!”,进群伊始,就看到热情又富有感染力的群名。群里大家很快熟络起来。我不由自主地开始畅想集体生活。一开始我并不认为三下乡有什么意义,也不期待这短短几天的相处能带来什么改变。只…
热土承载不朽光辉 青年赓续红色基因
为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晓之光三下乡团队开展以“百年青春志,红动青年心”为主题的红色筑梦之旅,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到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党委书…
细剪丝联古今 灯色恰似流金
我作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晓之光团队的一员,在暑期三下乡活动开始之前,为提前发扬佛山文化,深入群体进行后续课程调整,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发扬我国艺术传统,增强自豪感,于2022年5月15日与佛…
“非物质文化遗产——馕”
“非物质文化遗产——馕”【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8月12日】(通讯员郭雨燃张焱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
探索佛山非遗之美 助兴乡村振兴之势
为提前发扬佛山文化,深入群体进行后续课程调整,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发扬我国艺术传统,增强自豪感,于2022年5月15日与佛晓之光队员们带领当地小朋友们在佛山市南海区小候鸟驿站进行了一场“探索…
大学生开展古建筑改造调查,为地方文旅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大学生开展古建筑改造调查,为地方文旅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青春向党,助兴龙乡”大学生社会实践队走进安居古镇为贯彻响应党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号召,近日,郑传军博士和胡进鸿…
跟着习近平总书记走系列之“汲取百年青年力量,赓续时代奋进征程”宣讲团|“迎光向前,追光
2022年7月30日,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汲取百年青年力量,赓续时代奋进征程”宣讲团成员干娇娜来到了浙江杭州蒋筑英纪念馆开展“迎光向前,追光不止”宣讲活动。本次活动采取了“线上+线下”协同联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