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乡间 问在心田
——调研土地流转,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董博轩、丁蕴/文
为深入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乡村振兴重要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知农爱农,强农兴。2022年8月8日至1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赴陕西河南山东吉林老龄化与土地流转外包调研队赴各地开展调研活动,旨在探求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流转的影响下生产外包服务的作用,以期解决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农业生产问题,助力政府制定合理的外包服务政策和土地流转政策。
据了解,四里店村所处位置是半山地区,这里的主要农作物为玉米,水稻。“刚进村里,我们就看见许多在院子门口纳凉闲聊的村民,我立马上前去打招呼,村民他们都非常热情,积极配合我们完成问卷。”队员耿静宜如此感慨到。近日来,由于雨水颇多,处于山腰上的玉米长势良好,但处于平原地带的玉米由于水涝长势不好,基本无收成,水稻由于水田积水长势良莠不齐。不少农户表示,吉林省内不少农村正在实行迁村划镇政策,目前四里店村主要劳动力趋于老龄化,完全务农人数少,年轻人基本仅在农忙时务农。家中劳动力不足成为了农户选择将土地转出的主要原因,而政府给予的政策成为农户不进行土地流转的重要原因。
主堡寨村长居人口少,大都临街居住,仅很少部分人家住在小胡同,村里近一半的农户只有老人在家,老龄化较严重,村里年轻人大多在濮阳市区工作或在外地打工。采访过程中村民们表现的非常热情,配合填答问卷。而大翟湾村属于贫困村,农户分散居住,多户家里有1到2亩庄子,以种植果树蔬菜为主。根据走访发现,大翟湾村很多户人家的土地都外包给地方企业,比如村子附近规模较大的化工厂,部分村民将土地出售给化工厂,化工厂则按照每亩地每年约1200元的补贴给到村民。这里的年轻人有出去打工,有在家务农,也有在做装修、拆迁之类的工作,大家选择多样,前途光明!
不同城市之间土地流转和外包服务的情况有所不同,队员们也走进相同省份不同地区的乡村进行比对参考。在三秦这片沃土上,队员们有新的发现。
长官庙镇位于吴起县西南部,距县城28公里。近些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开展,长官庙开展了一系列助农活动,结合互联网直播等新兴手段,持续完善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产业链,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很大鼓舞。“在经过资料查找和方法论证阶段之后,我选取长官庙的青凉寺为调研对象”齐媛媛表示,“从村门口看到诺大的红色横联就感受到村民们的热情,道路两旁种着柏树和野花,阵阵微风中夹杂着雨后泥土的气味和野花的清香,和城市相比乡村真的别有一番风味!”队员走访了解到,根据政府相关规定每个具有农村户口的人都能领到“个人二亩田”,与大多乡村相同的是,村里大多为留守老人。大多数住户自家耕作,保持自给自足的状态,所种农作物除蔬菜外,以玉米、土豆、红薯及各种果树为主;存在小部分土地外包的情况,外包的粮食收获要高于自耕情况,土地利用率相比更高,收获作物会统一向外销售,这与政府的助农宣传息息相关。
在调研过程中,齐媛媛深受感触的是,很多老人讲到他们的子女进城务工,平日里的农活也要自己承担,但他们怀着不服老要拼搏的心态,认为自己身体健康,干得动,一方面想帮子女分担一些生活压力,另一方面自己也能种点“无添加”的绿色有机蔬菜,让孙子孙女吃的健康。
对于第一次独自调研的张琬棠而言,走访调查是个小挑战。由于到达栾家坪的时间特殊,所能采访对象较少,而郭家村的采访给予队员鼓励。经过调研发现,郭家村的城镇化程度较高,每户村民都有土地,以家庭人数分土地,土地大多自耕,少数承包国家种植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目睹81岁的大伯在农忙,给予她深刻印象,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和奋斗的意义。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队员们走出课堂,实地亲历真实的乡村生活,倾听农户的声音,可谓是受益匪浅。高效的整合土地资源,改善村镇的发展状况,统一进行外包工作,充分挖掘土地资源,造福老一辈,实现产业的自动化、机器化耕种与收割,发展村镇经济,振兴乡村,发展农业新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11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