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暑气渐淡,距离七月份我参加的“三下乡”志愿活动开始已经过去了多日,刚成为“冬青实践队”队员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转眼间,此次下乡支教的活动已经悄然结束,我也从最初的茫然无知,变得颇有心得,支教经历已然使我受益匪浅。
能够参加下乡支教团队,我深感荣幸,在短暂的支教活动中,陪伴孩子们学习玩耍以及走访留守儿童家庭的经历都让我难忘又挂怀,我希望我们的活动能够切实地帮助到这些留守儿童们,也期待着我们下乡团队能以微小的力量,给予孩子们些许鼓励,照亮他们未来的读书路。
初到坡柳村时,村干部们对我们关怀备至,也对我们的暑期支教活动颇为重视,我当时既忐忑又期待,幻想着与孩子们见面的场景,想象着应如何教学,因我们对孩子们的真实生活状况和学习状况缺少实地了解,我们决定前往留守儿童家中调研。尽管我们早已清楚留守儿童们长期缺少父母陪伴,孩子们在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属家中难免有苦楚、不便,可当我们见到孩子们时,有个女孩子眼里的闪躲和怯懦还是深深地触动了我。妹妹性格比较内向,和我们交流时常常躲避、不愿开口,她的父母从她三岁起便外出务工,她跟随爷爷奶奶长大,我们在和妹妹交流时,她说最喜欢的人是爷爷奶奶,可见她的爷爷奶奶平时对她很好。我知道,老人们虽然爱孩子,可是却替代不了父母的陪伴,我们走访的留守儿童们普遍敏感性较强,有些内向自卑,有些被爷爷奶奶宠得太过,爱惹事生非,也有些孩子在与我们交谈中,带着些“痞气”。那次走访中,孩子们带给我的是满是心酸,他们生在大山身处,长得孤单又不易,我更加坚信以自身的行动去温暖那些艰难成长的孩子们。
教学相长,与其说我们在教导孩子们,不如说我们在共同成长。我们假期的授课内容包括党史知识教育、安全知识教育、普法教育等内容,我们想让这些长期得不到父母陪伴和教导的孩子们如小树一样,长得好、长得正,坚定理想信念,做事情以法律为界,学会保护自己,也不伤害他人。孩子们尽管个性不同,但都很可爱,在上课时,他们眼中对新鲜事物的热情和向往也鼓动了我们的教学热情,在最后的知识竞答环节,孩子们一改最初的拘谨,纷纷踊跃发言,自信地展示自己,这让我很是欣慰。“孩子眼里的光,就是我们种下的太阳”,在这次的支教活动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我们这些平凡的大学生也可以给孩子们带来大大的能量。
我们今天离开村庄时,晨光透过薄雾洒满村庄,笼罩着在田里牵牛耕种的农夫们,远远看去,倒似在画中。然而想到村民们的贫困,看到此景,恐怕也要想到背后的贫困和艰难。谁人不念故土,若非生计所迫,村中的年轻人也不至于大规模地外出务工,以致村中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现象日益严重。我深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形成社会合力,在活动开展前,我们已了解到贵州省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而制定的标本兼治的有效措施,我们期待着贵州乃至全国的留守儿童问题得以大幅改善,让更多孩子拥有幸福童年。以青春之姿,融入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加入为祖国强盛而不懈奋斗的浪潮中,青年担重任,我们在行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13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