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北科学子三下乡:领略瓷都千年文化,竭力守护非遗传承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高滋檀 揭昊锟

北科学子三下乡:领略瓷都千年文化,竭力守护非遗传承

大学生网报景德镇8月10日电(通讯员 高滋檀)7月29日至8月6日,北京科技大学寻梦故里人间瓷话调研实践团响应学校的号召,在“实践绘就最美青春——青春献礼二十大,扬帆奋进新征程”的主题背景下,来到江西省景德镇市开展关于陶瓷民俗文化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瓷都传承千年未断

实践队首先前往乐天陶社进行参观,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与介绍下了解乐天陶社的构成。乐天陶社为陶瓷艺术创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环境,中外交流不断,碰撞出了许多绚丽的创作火花。接着实践队去古窑民俗博览区参观学习制瓷工艺,了解景德镇历代瓷业发展历史。之后进入中国陶瓷博物馆,欣赏陶瓷藏品,了解景德镇四大传统陶瓷:青花瓷、粉彩瓷、玲珑瓷、颜色釉。

中国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作为世界著名的瓷都,千百年来景德镇传统的陶瓷技艺与文化的传承始终不曾间断。实践活动期间,实践队分别采访了景德镇四大传统陶瓷的非遗传承人和陶瓷艺术家等人,他们接受采访时均表示:瓷器是中国对外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景德镇历代积累并传承下来的陶瓷制作技艺成为了景德镇的深厚底蕴,也给了景德镇屹立世界陶瓷之林的底气。学习传统陶瓷技艺与文化是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陶瓷创作与创新发展。

江西省级非遗传承人陶易老师表示:景德镇一千年来窑火从未熄灭,任何历史和人文原因都未阻断陶瓷的传承。国家重视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弘扬,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的大国工匠为人熟知,也成为了许多匠人的榜样。看到现在年轻人积极主动地了解景德镇陶瓷文化,他坚信景德镇未来的陶瓷发展也将非常光明。

“景漂”创新推动陶瓷发展

在7月31日晚,实践队成员前往陶溪川采访了陶溪川邑空间中的微陶老王。老王是一名陶瓷爱好者,由于从小对捏泥巴比较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陶瓷后,就在心中种下了一粒名为“制瓷”的梦想种子。于是,他选择大学就读陶瓷学院,毕业后不断追逐他的陶瓷梦想。六年前,受到景德镇游客想法的启发,他萌发了将拉坯机和陶瓷缩小的想法,希望让陶艺进入千家万户,让更多没有到过景德镇或其他陶瓷产区的人们能够亲自体验到陶艺。于是他开始着手制作微缩拉坯机,对微缩陶瓷的创作进行研究。一开始,他身边的亲朋好友都不支持他,认为他研究微缩陶瓷是不务正业,外界也有质疑的声音不断传来,认为他研究的微缩陶瓷没有用处,是白费功夫。但老王坚守初心,不断钻研。随着他的努力,通过在网络分享微陶制作视频,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微陶,表达出对于微陶的喜爱和支持。

他介绍到,微缩陶瓷有两大优点。第一是具有良好的教育宣传意义。通过微缩这样的创新方式,可以将传统的七十二道工序大大简化到拉坯、修坯、上釉、烧制等几个步骤。老王说到:“微缩陶瓷与真的陶瓷是一样的,它以景德镇深厚的传统陶瓷技艺传承和文化为底蕴,并加以创新,是一种陶瓷传统文化推广教育的良好媒介。”第二是节约材料。比起传统陶瓷制作需要一公斤泥,微陶制作只需要一个鸡蛋大小的泥,大约30克就可以做出一个微缩的陶瓷,这样人们在体验或练习制瓷时就可以节省许多原材料。

“只要能赚够生活费,那我会一直坚持这门手艺,每天坚持去创作,去挑战自己的极限,永无止境。我会在微陶中融入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愿意通过视频让更多的中国人,甚至海外的人了解到我们传统陶瓷文化,做一些积极有正能量的事情。”在采访队员问到老王对于目前从事微陶制作的感受和未来打算时,老王这样回答道。

在采访完微陶老王之后,老王邀请实践队成员亲自体验制作陶瓷的过程。成员们以母校北京科技大学的标志为创作中心,制作了母校简称“USTB”四个立体字母、一片银杏叶和一个圆形校徽牌。最后,老王与实践队成员合影留念。

像老王这样的“景漂”已有三万多人,他们来到景德镇学习陶瓷技艺,为陶瓷梦想创业,推广陶瓷产品和文化。陶瓷传统技艺与文化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基本功,有了传统的肥沃土壤,才能有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陶瓷创作花园。而“景漂”这股新鲜血液的注入,成为了景德镇陶瓷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人声鼎沸的乐天市集,艺术家和青年创作者们在道路两旁展出并售卖自己的陶瓷作品;夜晚的陶溪川市集,各式各样的陶瓷摆在摊位,吸引着游客为之驻足;八旬老奶奶为梦设计建造瓷宫,一座碎瓷片建造的精美传统建筑矗立在景德镇的大地上,默默向世人展示着陶瓷之美……五天的时间,实践队的足迹遍布景德镇,对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展开调研。了解传统陶瓷技艺,学习陶瓷传统文化,争做非遗的守护者与传播者,北科人一直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15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怀梆艺韵,薪火相传——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深入冯丈村探寻非遗文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4月17日,文法学院教师李婉鑫、马智慧、任多芳、朱雪珂带领学生代表,前往焦作市武陟县乔庙镇冯…… 王玥忻 郝晓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学生会召开2024-2025学年第十一次例会

文法学院学生会于4月22日中午在北校区启智楼229教室召开2024-2025学年第十一次例会。本次例会由文法学院学生会主席彭金龙主持,学生会主席团、各部部长及各部干事参加此次会议会议伊始,文法…… 冯云会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学生座谈会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精准回应学生诉求,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文法学院于4月22至23日分别在南校区学院楼B-103和北校区树人楼101召开学生座谈会。会议由文法学院教学助理兼办公室主任徐梓滢、教…… 刘雨欣 郑娅 王玥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校企携手启新程 产教融合谱新篇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与河南省标新立义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4月24日下午,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与河南省标新立义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签约暨授牌仪式。河南省标新立义……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第二党支部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会议

为进一步严明纪律规矩,持续深化作风建设,2025年4月24日下午,文法学院第二党支部在学院楼B207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警示”专题会议,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剖析等形式,推动…… 马智慧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青春跃动,文法飞扬——2025年春季运动会圆满落幕

4月16日,新乡工程学院南校区体育场热闹非凡,2025年春季运动会盛大开幕。这不仅是一场体能和技巧的较量,更展现了学子们的青春风采与团队精神。开幕式上,国旗护卫队护送五星红旗庄严入场……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毕业生诚信感恩教育会议

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强化毕业生的诚信意识与感恩情怀,助力他们更好融入社会,成长为兼具责任感与道德感的合格公民,文法学院于4月22日在学院楼报告厅召开毕业生诚信感恩教育会…… 冯冰雨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毕业生诚信还贷教育大会

为帮助毕业生明晰助学贷款还款流程,保障个人征信安全,4月22日,文法学院于南校区学院楼报告厅开展了毕业生诚信还贷教育大会。本次会议由李嘉欣老师主持,25级毕业生到场聆听。会议中,李…… 李紫煊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4月23日,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最新发布

如何让老年人享受科技便利,池州学院艺术与教育学院做出实践方案
自第三次科技革命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的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革新不断发生。智能手机由此应运而生,它不仅方便了我们的沟通交流,也带来了生活方式上的变革。电子支付、扫码登记、短视频…
山东大学“绿林好汉归水泊”团队赴山东省东平县调研水浒文旅现状
山东大学“绿林好汉归水泊”团队赴山东省东平县调研水浒文旅现状(通讯员牛万一)近日,山东大学“绿林好汉归水泊”社会实践团队联合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赴山东省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联合赴山东省“水浒四县”…
关于“双碳目标”的调查问卷分析总结
碳达峰是指我国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一个历史峰值后不再增长,在总体趋于平缓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我国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个时间段内直接或者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总量,通过能…
元宇宙学院实践团:践行总书记号召,汲取奋进力量
“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指出:“茶文化历史久远,气候适宜、茶资源优势明显,又有科技支撑,形成了生机勃勃的茶产业。”通过杨文春同志的讲述,实践团成员愈发理解习总书记的这一番…
助力文创 绿色出行
实现双碳目标的重中之重在于减排。关键支撑点是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遍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得到普及。共享单车、电单车成为人…
向基层报道 | 抗击疫情 青年先行
2022年7月11日,当我的家乡出现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这座城市又一次面临严峻的考验。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经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在全市全域实行临时管控。管控时间暂定为三天,所有村、社区…
智慧助老
不知不觉,赴池州市老年大学“向阳花”实践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就接近尾声了。在这最后一天中,实践团成员依然满怀热情授课第一节课是形体课,由实践团成员童高洁和汪珊珊进行授课,首先两位成员向阿姨们展…
响国之号召,育全面人才
夏日正当时,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助力双碳目标,源梦青春起航”挂职锻炼实习团在各个成员的家乡有序进行。目光聚焦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习团成员周思琪于2022年7月5日进入北屯市审计局正式开启…
云端支教,携手同行 ——“一起云支教 携手创未来”个人实践报告
在2022年的7月中旬左右,怀着激动的心情,终于等待到了在团中央青年发展部的指导下,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开展的全国大学生2022年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一起云支教携手创未来”专项活动的开幕,作为曾经参与和…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走进红色经典,重温历史故事
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为迎接建党101周年,深入学习党史,弘扬老一辈革命志士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中国艰苦奋斗的红色革命精神,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星火庚续实践队队员于2022年7月1日至7月2日来到莱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