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值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进,重温五四运动宝贵精神财富,就是为了让广大青年人能从历史中汲取前行发展的行动力量。而作为青少年则更要了解并学习青年运动的关辉历程,营造热烈浓厚的团史学习氛围。因此,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星火传递,筑梦丹青”团史普及宣讲服务团队于7月初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包括红色故事宣讲、线上同线下相结合的问卷调研、给小朋友普及团史的课堂以及共青团故事的音频录制。通过这一系列学习共青团知识的活动,队员们相信自己能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共青团员。
忆吾辈英雄
队员来到昆山花溪公园,探访昆山花桥历史陈列馆和昆山花桥人物杰出馆,重温峥嵘岁月。在拍摄的宣讲过程中既了解了革命先辈们的光荣事迹,如“虎口拔牙 智袭伪军”、“紧急行动 采购军粮”等革命故事,也学习到了他们那种前仆后继、无怨无悔的付出精神。队员在杰出人物馆一楼的黄炎培人物纪念馆中浏览了他为徐公桥村民所做出的贡献。在黄炎培抗日救国思想的影响下,徐公桥乡村改进会立即成立了“徐公桥抗日救国会”,这正是队员所叙述的昆山最早的抗日救国会的故事。在徐公桥改进会的专栏墙上,队员拍摄到了改进会主席蔡璜为保障淞沪总司令部安全执行清除汉奸任务的事迹。在历史陈列馆中队员阅读了只有短短三十一个字的邓颖超的亲笔信,而正是这一封亲笔信引领青年学生姚雪琴踏上了革命的道路。队员在历史陈列馆前的桥上诵读着这一封信:“邱平小姐(姚雪琴的化名),您的信我收到了,请于最近来我处一叙。此致近安!超启 九月二十日。”
访知青奶奶
队员在连云港革命博物馆展馆工作人员的推荐下,拜访了老一辈的知青,向他们询问有关连云港的历史记忆。于是,队员来到一位奶奶的家中,向奶奶讲述了此行的目的。奶奶从玻璃桌下抽出一张照片,抚摸着,队员就静静地听着她回忆。她说:“那个时候,连云港还不叫连云港,叫海州。1948年11月6日,也就是解放战争的时候,淮海战役刚刚打响后,驻守连云港地区的国民党军即迅速撤离。11月9日,连云港地区才全境解放。我们连云港人就立即恢复生产,发展经济,这些劳动成果也为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奶奶的声音虽然有了岁月的洗礼,已经不是很清楚了,但自豪感,从始至终,都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上团史百课
队员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开展了团史普及课,有知识竞赛、歌唱共青团团歌、制作马赛克杯垫、绘画共青团团徽等。
在影片赏析课上,队员预先搜索了关于共青团的影片,反复斟酌后,选中了《重逢》这部中国共青团出品的影片。在制作PPT时,选取了几张影片中的经典剧照,并阐述了大致内容。对小远的人物原型“肖思远”这位边疆战士也讲述了他的生平事迹。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对片中的几个镜头都感触很深,如小远奶奶的子女家人都刻意隐瞒小远死亡的消息,而奶奶早已心知肚明;奶奶独自去找小远的女朋友的路上用蛋糕当作钱花的幽默情节;奶奶给小远女朋友亲手织的衣服又收回,为了不耽误她等情节。队员也让学生写下了自己的观影感受,虽然小朋友不是很懂影片中的人情世故,但他写的简短字句中,有对边疆战士的敬佩。
在音乐课上,队员提前下载好《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国际歌》等音频,自己会先听几遍,对每一句歌词做一个理解分析,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演唱,把握歌曲的情感节奏,词句特点。在正式上课时,先从简谱入手,学生根据不同的音符、拍子了解整个歌曲的旋律,在碰到不懂的符号,始终唱不好的拍子时,队员会反复教,循序渐进,直到学生可以自然地唱标准。通过对一首歌曲的学习,学生有一种光荣自豪之感,不只是对这首歌,也是对有志者事竟成的自我肯定。在最后的合唱中,队员与学生一起完成了这节课的所有内容。队员为自己的辛苦付出感到很值得,学生也很感谢队员的教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16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