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泰州7月31日电(通讯员 严瑾)在生机勃勃的七月,7月1日至15日,为了进一步充实小朋友的暑期生活,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以及社会层面的关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火之行”公益支教团队的志愿者们根据各年龄层的特点,开设了各种课程,例如:我是小画家,手工创意,古诗天地等。共同体会诗词歌赋的魅力,手工的趣味想象力,培养自身的文化素养。开课的第一天,小朋友们的带着好奇与陌生,和各位志愿者老师建立了新的友谊,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探索各种知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是一次十分有趣可贵的经历。
铅笔的奥秘
“铅笔是个可靠的学习小帮手,平日里我们写字、画画都会用到它,几乎是形影不离。那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铅笔的奥秘。看一看它是如何制成的!”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一起翻阅科学图画书,看铅笔制作的步骤。根据书上的生动形象的图片和简单易懂的描写,小朋友了解到铅笔是由笔芯、木头、油漆还有各种印制标签组成。而铅笔最重要的笔芯部分,是用石墨和黏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通过这节课,小朋友知晓了铅笔的制作过程,一只普普通通的铅笔,也蕴含着许多的小知识,丰富了小朋友的知识面。
图为志愿者和小朋友一起探索铅笔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应是绿肥红瘦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很短,总共不过三十三字,但它却能通过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细节,反映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用语平白浅近,意境含蓄深厚,具有“弦外音,味外味”。黄了翁在《蓼园词选》 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同学们在志愿者老师的讲述中,了解了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在词中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感受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诗词的魅力在于任凭时光流逝,岁月更迭,浓厚的诗情依旧在人的精神中熠熠生辉。小朋友们从小学习古诗词,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自身的语文人文素养,接受美的熏陶。
图为古诗天地课上,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
墨分五色
中国画并不是一门刻求于造型的绘画艺术,更多是通过绘画造型对笔墨变化进行一种合理把握,追求“天人合一”的艺术。齐白石说“似则俗,不似则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说的就是中国画追求的奥妙。如中医的用药,按两、钱计量,根据病情,用一种恰当的用量,则药到病除,良医也。中国画也是根据笔墨的变化,找到某种适度的形态,以来表达某种感觉和理念。课堂上,小朋友用毛笔在宣纸上大胆创作,水墨色彩相互冲撞,生动形象。国画属于落笔成形,不可更改,所以可以锻炼小朋友们的判断能力,培养她们“胆大细心、求真求实”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去欣赏美,创造美。
图为小朋友正在认真的画鸭子。
手工创意趣味多
下午的手工创意课上,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如何为绵羊穿上保暖的衣服。志愿者老师播放了小绵羊的动画片段,让小朋友们认识观察小绵羊的外形特征,羊毛是白色的,卷卷的。小朋友们根据动画里绵羊的样子,试着在卡纸上,画一只大大的绵羊线条稿。有什么办法让它穿上厚厚的衣服呢?“请小朋友们看我手中的操作,老师把纸巾撕成细细的长条,再揉成一个个小的纸巾团,最后用固体胶把一个个纸巾团贴到绵羊的头部和身体部分。同学们看,小绵羊是不是就穿好毛茸茸的衣服啦!”这节手工课让小朋友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撕出的羊毛粘贴到小绵羊的身上,鼓励小朋友们积极动手操作并大胆为绵羊设计造型,在操作过程中发展了她们的创造力,让小朋友们收获了一份有趣的小技能。
图为手工创意课上,小朋友们开心的展示自己的手工成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17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