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初生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而儿童阶段的教育更是每个人启蒙阶段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国家和社会整体的未来发展也同样有着深远的意义。为了助力儿童教育事业,陪伴儿童健康成长,7月4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志愿团队在泰州、苏州、南京、扬州等多地开展了公益暑托班活动。在组织志愿者们结合线上与线下两种方式进行教学的同时,团队也鼓励志愿者们在各自家乡地的社区街道招收乐意参加暑托班的中小学生进行义务授课。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在辅导孩子们完成假期作业之余,志愿者们还精心准备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特色课程,带领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拓展更多的课外知识,收获一个充实且充满乐趣的假期。
古诗天地:感受文字的世界
让中小学生背诵一些古诗词和古文是很有意义的。在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孩子们能体会到那种文字的韵律和美感,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这种文字的美、节奏的美、意境的美。“古诗词对孩子最大的意义,不是教育,也不是灌输,而是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审美。”一位负责古诗诵读课的志愿者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而早在备课之时,志愿者便已经四处搜罗资料,只为让孩子们从多方面更好地了解每一首古诗,走进这穿越千百年而来的文字世界。
在第一节古诗诵读课上,志愿者却不急着带孩子们学习新的故事,而是先给孩子们播放了曾经央视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背诵古诗词这件事,对常年端坐学校中的孩子们来说往往像是一种学习任务,这并不是志愿者想看到的。于是,志愿者选择在第一节课上一改常规学习古诗词的方法,不急着背诵,而是通过这一个有趣的节目,让孩子们初窥古诗的世界,慢慢产生对古诗的喜爱之情。古诗词不同于现代汉语,讲究的是平仄变化,因此极具节奏感和韵律感,听着节目中选手与嘉宾的朗读,对于孩子们的发音锻炼是极有好处的。同时,古诗词的语言优美、凝练、精致,节目中一首首或清新隽永或磅礴大气的诗也能给孩子们以美的享受。志愿者在观看结束后,也单独放出了几首诗与孩子们一起仔细分析,其中许多细节比如古人的表达手法、修辞手法等,能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而孩子们跟着志愿者看完了几期节目后,也都意犹未尽,想必在这么一节特别的古诗课上,他们切实感受到了古诗词的美好,也对古诗词产生了喜爱。
图为志愿者正与小朋友一同欣赏古诗《登鹳雀楼》。
环保知识:垃圾分类我知道
垃圾分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了坚持并行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志愿者们自开课起一直都在积极策划相关环保主题内容,力求通过儿歌、动画、游戏等方式帮助孩子们从零开始学习“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重新学习垃圾的定义,掌握正确的分类知识。
于是,在环保知识课刚开始时,志愿者先给小朋友们放了一个有关垃圾分类的环保小短片,在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同时,也让孩子们意识到了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对垃圾分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观看结束后,志愿者结合图片和文字,仔细地向孩子们介绍了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过程中他们都听得十分认真,生怕错过了什么,有的甚至会举手抢着回答志愿者提出的问题。志愿者也看出了他们的跃跃欲试,于是组织了一场有关垃圾分类的小游戏。孩子们被分成几组,分别对桌上贴上了垃圾名称的道具进行分类,投入贴着对应垃圾桶标志的小筐里。这场看似简单的小游戏,除了能考验孩子们新学的垃圾分类知识之外,对于培养他们的归纳与排序意识也是极佳的。令志愿者欣喜的是,孩子学习了垃圾分类的标准,已经可以自己进行快速的思考判断,投入筐中的道具也基本正确,游戏完成得又快又好。在课程结束时,志愿者也鼓励孩子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把理论应用于实践,自己在家中不仅要做好垃圾的分类,也要学会举一反三,在生活中学会分类整理,在自己动手的潜移默化中拥有“归纳整理”能力。让孩子从“垃圾分类”开始,整理出清晰条理的人生轨迹。
图为志愿者正在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学习有关垃圾分类的环保知识。
少年强,则中国强。关注儿童的教育,就是关注家庭的未来,关注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如果把他们比作幼苗,那么这些初生的幼苗必然离不开“知识”的滋养。这个夏天,“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团队的志愿者们化身一个个浇灌者,用如火的热情与认真负责的态度,陪伴这群幼苗度过了一个充实快乐的假期,收获了一个更好的自己。但前行的脚步永不会停下,在未来,“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志愿团队仍然会继续关注儿童群体,坚持走在爱心支教的路上,为儿童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17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