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红色长征路,学百年党史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 作者:赵一墨

走红色之路,学百年党史 为了深刻感受“ 走红色之路,学百年党史”这一社会实践项目,并且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机电工程学院“走红色之路,学百年党史”社会实践小队,于8月12号,正式开始探寻红色故事和足迹,从中深刻体会中共精神,弘扬红色文化。 由于疫情的影响,社会实践小队无法线下集中展开活动,因此根据组长决定,团队成员在各自所在地,进行社会实践。8月13号,顶着烈日,“走红色之路,学百年党史”社会实践小队走进位于永嘉五尺乡"红军第十三军军部旧址"开展社会实践项目,重温那段红色历史,接受革命精神洗礼。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温州永嘉的青山绿水,曾因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谢灵运的诗篇而名扬天下。永嘉这座“千年古县”,除了满眼的绿色,还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1930年,在楠溪江畔,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成立,这是列入中央军委正式序列的全国14支红军之一,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浙江本土建立的唯一一支正式的红军队伍,当年在全省乃至全国革命斗争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来到红十三军教育基地,在“红绿融合”的浙南红军小镇,寻访深藏在大山深处的红色记忆,感悟革命先辈们的“诗和远方”。红十三军教育基地,由军部旧址、纪念馆、纪念碑广场三部分组成。跟随黄勇的脚步,我们首先来到军部旧址。 (红十三军军部旧址-古祠堂) 这是一座“口”字形的古祠堂,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正门上方横匾,镌刻着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部旧址”14个大字。走进屋内,中央天井是一方形水池,几尾红田鱼正在水中悠游,正厅就是当年红十三军召开会议的地方。当年红十三军开作战会议所使用的长板凳、书桌等陈设犹在,枪支、刀具等也被留存了下来,胡公冕、陈文杰的简陋卧室都是按照当年的样子陈设的,通过这些斑驳物件,当年红十三军的光辉战斗历程变得更加鲜活:红十三军最盛时全军拥有6000多人,打平阳、克缙云、袭瓯渠、战温岭、攻壶镇,1930年至1934年间,历经大小战斗百余次,先后牺牲的将士有1700余人,营连以上的干部几乎全部牺牲。 (古祠堂内的简陋陈设) 走出旧址,对面不远处就是纪念馆。2019年10月21日,全新布展的红十三军纪念馆重新开放迎客。 (红十三军纪念馆正门口) 步入馆内,首先看到的是红十三军7位主要领导和功勋人物的塑像。两大展厅分布在回形走廊两边,通过八个部分的内容展现了红十三军的诞生背景、建立、战事活动、重整、后期斗争、后续影响等相关内容。 (红十三军7位主要领导和功勋人物的塑像) 在旧址和纪念馆之间,还有一处红色景点——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纪念碑。当天,室外气温超过30℃,但陆续有游客爬上高高的台阶,敬献花篮,驻足默哀,鞠躬致敬。在庄严肃穆的红十三军纪念碑前,还有很多人选择在此重温入党誓词。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纪念碑) 时光不再,英雄星逝,他们的精神长存,犹如黑夜的明灯盏盏,照亮着党前进的道路。他们的光辉业绩和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每一位中国人在新的时花谱写新的篇章。通过这一次红色之行,社会实践小队深刻地感受到,如今的太平盛世是无数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任何人都必须铭记于心。就如网上流传着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祖国强盛、人民富足,享受岁月静好当然可以,然而任何人决不能忘记今天的强盛与富足是多么来之不易,决不能忘记那些曾经以及正在为今天的美好生活负重前行的英雄! 撰稿人:赵一墨 联系电话:13968707366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17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春送暖慰银发,佳节传爱伴暮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春来临,面对农村孤寡老人社会弱势群体,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开展志愿者下乡慰问活动。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社会…… 郭呈玉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非遗瑰宝,传承匠心古韵

漆扇,作为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集实用性、艺术性和文化性于一身,历经岁月沉淀,散发着独特的魅力。1月24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 郭呈玉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多元服务爱满社区

“寒流席卷入深冬,社区暖意万民胸。”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社会实践队在家乡开展多元社区服务活动。据了解,开展此次志愿服务的目的是力所能及…… 郭呈玉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温暖陪伴,助力成长

温暖陪伴,助力成长在寒假期间为给中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提升学习效果,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

新春送暖慰银发,佳节传爱伴暮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春来临,面对农村孤寡老人社会弱势群体,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开展志愿者下乡慰问活动…

横幅高悬映冬阳 用电安全入民心

随着冬季的脚步悄然而至,寒风凛冽中,家家户户的用电量也随之攀升。为有效应对冬季用电高峰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社区群众生…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最新发布

2022年超市志愿者社会实践报告
近期,在母亲的帮助下我去往母亲工作的超市开始了为期两天的超市志愿者服务活动,暂任收银员一职,负责日常收银活动,日常交款单据的整理以及为顾客提供咨询服务等内容。本以为是一个很轻松的工作,没想到实…
追寻党的足迹,感悟党之艰辛
追寻党的足迹,感悟党之艰辛记者王鑫为追寻党的足迹,感悟党之艰辛,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学院星火传承-党史学习实践团,前往洛川县冯家村的洛川会议遗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党史的同时从中汲取奋斗力量。洛…
滁院学子三下乡: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为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了解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革命先辈身上学习红色精神,2022年6月16日,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赴来安县皖东烈士陵园实践小分队”在队长的带领下,开展以“弘扬文化”为主题的…
滁院学生赴泾县丁家桥镇李园村开展志愿活动
为了配合滁州学院“三下乡”活动,培养大学生暑期实践能力,加强志愿服务意识,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滁州学院志愿者在八月十二号赴泾县丁家桥镇李园村者开展了一系列…
合肥工业大学:科技引领发展,5G助力未来
为贯彻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部署安排,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7月15日至7月19日,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系青年志愿者协会5G调研团前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宣城分公司、…
重庆学子三下乡:红色基因代代传,青山绿水焕新颜
为挖掘好、传承好、讲述好重庆红色故事,把红色历史更立体。2022年7月6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盛夏遇和风,强国你和我”国情观察实践团于中共中央西南局历史陈列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据了解,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
蚌埠市土地流转调查感悟
通过此次的走访、聊天,我们了解到了更多关于蚌埠市的历史,同时也体会到了当地居民的热情,使我们团队的小伙伴都对此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并且通过了调查过后,我觉得如果要对土地流转等现象的解决的话,就…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
一声声清脆的电话铃声开启了我们忙碌的一天,这是新的一天,温州大学启新招生服务实践队第三批成员正式展开为应届高考考生答疑解惑的工作。为了让各位考生能及时了解招生相关信息,我们一共开通了八部电话,…
萤火邀约,筑梦童心
中国青年网南京7月15日电(通讯员吕欣怡)7月1日起,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萤火之行”公益支教团队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同步开展的公益课堂正式开课啦!在这个暑假里,小朋友们可以接触到丰富多彩的…
疫路同行,发现物资背后的秘密
民以食为天,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7月1日至7月18日,南京财经大学暑期三下乡“疫路同行”团队针对频上热搜的疫情防控下的物资问题展开调研,通过线上发放问卷,线下在南京、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