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号上午,我参观了临沂华东烈士陵园,灵魂再次被庄严洗礼。
临沂“华东烈士陵园”的主体建筑是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纪念堂,其它建筑布列在南北大门的中轴线两侧上。陵园内墓塔、雕塑、石像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根据地军民英勇抗击日军宏伟历程和解放战争时期华东战场上进行的鲁南、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等战役的史实。也陈列着新四军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怀念员罗炳辉,德国共产党员、太平洋学会记者汉斯希伯等八座造型各异的烈士陵墓,以及罗炳辉烈士戎装石像亭和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张元寿等四位著名烈士半身石像亭,它们又一次让我记住了这些英雄的名字。这些英雄长存于我们中华儿女的精神烙印中。
然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老区有20万人参军,百万儿女拥军支前,10万将士埋下忠骨,村村有烈士。因而除了这些被记住的烈士外,还有更多在战火中死去但他们的事迹和名字不为人所知的烈士,但是他们的精神早已汇聚在沂蒙精神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他们的身躯洒满了沂蒙大地,沂蒙大地可谓是英雄的天地。沂蒙山可谓是英雄的山。而就在血火丰碑的背后,还有一群可敬的红嫂们。记得纪念堂的墙壁上写着这样一段话:“战争没有让女人走开,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沂蒙红嫂积极拥军,送子送郎参军,做军鞋、碾军粮、抬担架、救伤员。”有被人尊称为“沂蒙母亲”的王换于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开办了地下托儿所,宁愿饿死自己的孩子也要保住烈士的后代的事迹;也有明德英老人在两发斑白之际,为了抢救伤员,毅然用自己的乳汁哺乳受伤的小战士的事迹;还有沂蒙六姐妹的丈夫战死沙场,噩耗的传来,没能让她们倒下,反而坚定了拥军的决心的事迹。尤其是在那张沂蒙六姐妹在古稀之年回顾自己一生时,她们不怨也不恨,用她们最美的笑颜诠释了她们的乐观与坚强。在他们一张张灿烂笑容背后,掩埋了战火的不幸和世事的沧桑以及参悟人道的遭遇,然而,我们绝不能忘记历时,忘记历史就是背叛祖国,我们要以史为鉴,我们要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发图强,“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的含义历久弥新,只有自己强大,才不会被其他国家肆意践踏,只有自己强大,才可以被重视,挺直中华儿女的脊梁骨!
“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中国!外国列强随便架起几门大炮就能打开中国大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早已不是以前的中国,现在的中国国泰民安,但是没有硝烟的张正依然存在着,我们仍然要“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沂蒙革命精神,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国家坚强的护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25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