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一座城,等三十万亡魂,点一盏灯,祭郎朗乾坤,怀一颗心,求人间安稳,哀一个国,念我千古华夏人。”
——人民日报
这个暑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历遥遥革命路,炼铮铮钢铁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开展社会实践,在那里感受革命道路的艰难,经历体会时代的变迁,锻炼铮铮的铁骨。
1937年的南京。因日军入侵,山河动荡、生命凋零,侵华日军在南京及附件地区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三十万。
实践团队一行人抵达纪念馆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高达11.5米的母子雕塑。母亲的无助、悲伤迸发在每一个参观者的心中,她仰望苍天,张嘴欲喊,却喊不出声,流不出眼泪。正如设计师齐康院士所言,只有做到11米以上,才能让过往行人望而生悲,才能让走近的观众如临巨岩,才能展现出南京大屠杀生灵涂炭的惨烈。边走边看,展现在实践团队面前的是一幅幅充满血腥、令人发怵的逃难人群的画面。逼真的形象,让人产生强烈的感情震撼:母亲倒在地上,挣扎着用最后的力气去给哭叫的小儿喂奶,小孩不知母亲已经死去,使劲地吮吸着母亲的乳汁,在寒冷的冬天里,两人冻结在一起;一位羸弱瘦小的少年背起被日军炸死的奶奶的尸体,带着奶奶离开这被恶魔笼罩的地方…….雕刻创作者吴为山表示说,到这一尊尊雕塑,一个个形象,全都有活生生的原型,十组“逃难者”形象,都是从大屠杀的记录中得到的。冤魂的呐喊,劈开的山峰,浓烈地烘托出国破家亡,山河破碎的沉重氛围。
进入主馆,眼前是三十万死难者同胞的姓名,耳边是每过十二秒水滴落下的声音,那是一个生命消逝的时间。侵略者放火、抢劫、奸淫,这一系列暴行都是多么可耻,一腔怒气堵在胸口,无声地化为泪水充满着实践成员的眼眶。
在那血雨腥风的日子里,也有守望相助的人道主义救援让我们倍感安慰。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让安全区得到有效管理,难民民众得到救助;外籍友人也冒着风险,以各种方式保护着南京民众。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生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份证言也弥足珍贵。日本总是在一味掩盖着这千真万确的历史事件,我们永远坚信着受害者们虽然远去,但历史将永远伫立。
我们记住的是那段落后就会挨打的历史,而不是那段仇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反对霸权,反对欺凌,反对“国强必霸论”,秉持“和而不同”的传统理念,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坚信化干戈为玉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说过:“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走出展馆,乌云散开。那段屈辱的伤口虽然已经痊愈,但是留下一道道伤疤时刻提醒着鞭策着我们自强。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曾经多灾多难的祖国已经崛起,自强奋进中更加繁荣富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27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