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未来乡村重大决策部署。这是浙江在共同富裕大场景下,在数字化改革大跑道上,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中,对“千万工程”的再深化、再出发,是推进城乡社区现代化的突破口,是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金名片的内在要求。未来乡村建设以党建为统领,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导向,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打造引领品质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未来乡村浙江范例。从共同富裕到未来乡村建设,无数产业带头人响应号召,毅然返乡,从无到有,投身于模范村落样本的建设当中,助力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七月中旬,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数字续写山海情,乡村奔富向未来”实践团队走进浙江新农村村内产业,深入了解新型农业发展现状,发掘共同富裕新路径。
“千万工程”推动共同富裕,幽幽茶香助力乡村建设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横一村吉柿·清昼茶馆老板
横一村作为浙江省第一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同时也是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在引入数字化建设乡村的过程中最大程度保持了乡村淳朴、原生态的环境,通过“绿色+农文旅”发展模式壮大集体经济。在政府“千万工程”的实施下,吉柿·清昼茶馆入驻到横一村,为横一村共同富裕和文化建设增添了一份特色。
吉柿·清昼茶馆老板是湖州陆羽茶文化协会的一员,她将茶文化带到横一村,从而吸引了大量对茶文化感兴趣的游客。对于如何将数字化与产业联系起来时,她说:“因为横一村地势较偏,所以我们会采用线上宣传的形式,通过美团等平台吸引客源。”数字化的宣传方式扩大了宣传范围,解决了地理位置上的劣势,推动了横一村旅游业发展。茶馆老板还介绍道:“吉柿·清昼茶馆主要提供品茶、泡茶的服务,以及茶艺师的授课,包括还有一些相关的香艺、插花等体验。茶业作为一个慢行业,可以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放松。”不同于紧张高效的城市生活,在茶馆,人们可以静下来,去体验乡村慢生活模式。茶馆在横一村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千万工程”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美好生活这一“三美融合”的理念脉络,乡村产业活力得到激发,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高水平实现。
与吉柿·清昼茶馆一样,横一村还有许多类似的农文旅结合产业,如鸭棚咖啡、民宿等,实现了乡村旅游业发展。截至今年2月,横一村已累计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直接带动村民就业100余人次,有效促进了共同富裕,成为建设新时代美好农村的典范。从吉柿·清昼茶馆上,可以看到乡村产业蕴含的潜力,跟随政府脚步,继续深化“千万工程”,激发乡村产业创造力,是未来乡村建设的正确道路。
赓续革命精神,勇担振兴使命
“横一村会越来越好的,我始终对萧山未来大地的发展充满信心。”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横一村“欢欢”土菜馆经营人傅正乔
一进门,傅正乔老先生坐得笔挺,面对实践团队员的采访,傅爷爷始终面露微笑。傅爷爷是退伍军人,退伍之后不愿意闲着,也想帮横一村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几年前,横一村开始改造,建设“萧山未来大地”,为了丰富横一村的产业结构,傅爷爷在家边上开了这家土菜馆。实践团队员从周围村民得口中了解到,即使已经六七十岁了,但是做起饭来,傅爷爷毫不输给三十几岁的小伙子。
村子里有好几家农家乐,在被问到傅爷爷有什么自己的特色吸引客人时,他介绍道,餐馆前的几座蒙古包对于游客来说都是新奇的东西,蒙古包不仅解决了场地不足的问题,还让土菜馆有了自己的特色,游客往往会选择在蒙古包里吃饭,“这也是我们餐馆的包厢”。傅爷爷还说道,他和周围的村民一起买了一辆旅游观光车,只要来店里消费,就可以免费乘坐观光车去村里旅游。
在采访过程中,傅爷爷表示很感谢政府做出的这些努力,让原本破旧的横一村变得焕然一新,虽然受到疫情影响,村子的建设推进速度没有预期的那么快,但是村子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开发的前几年,游客络绎不绝,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升。自己的大半辈子都献给了国家,现在也希望可以为家乡的建设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在经营土菜馆的过程中,傅爷爷也有一些烦恼——资金问题。对此,傅爷爷希望政府可以给予他们这些村里的个体经济户一些帮助,解决一些资金上的问题,或者是完善村里的娱乐设施,吸引更多的游客。傅爷爷提到,现在村子比较著名的就是柿子节,在柿子节的时候有大批的游客来游玩,但是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比较著名的“名片”了,所以希望村子可以再打造更多的名片。傅爷爷表示自己对于横一村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横一村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变得越来越好!
打造乡村特色,共享富裕生活
“政府牵头,我们齐心协力、万众一心,才能建设好我们的乡村。”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横一村“禾香良舍”农家乐经营人韩幸珍
经营着一家农家乐,每天过着安稳平淡的日子,与来来往往的游客夸赞着横一村的近几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是那么的骄傲。去年,横一村成功打造“萧山未来大地”品牌,很多村民受到鼓舞,想在家门口创业,开餐饮、开民宿等,韩幸珍就是其中一位。别的村民还在观望的时候,韩幸珍和老伴说干就干。两人辞掉了在物流公司的工作,用积蓄做启动资金,置办了开农家乐餐馆的设备。12月15日,“禾香良舍”正式开门营业。当实践团的队员问到经营过程中是否遇到什么难题时,韩阿姨面露愁色:食材新鲜度要求高、浪费现象严重、疫情期间客流量不稳定等问题在经营初期相继出现,这段时间经营下来,韩阿姨觉得“压力大”,但同时又有种“再出发”的感觉,“我想着镇里村里给我们打造了萧山未来大地这么好的地方,我们一定不能辜负,要好好做。”
村子改造了原本破旧的建筑,翻新后成为各具特点的小洋房以及具有本村特色的咖啡馆等。“稻子·柿子·院子”三者融合的农文旅发展模式也成为横一村闪亮的名牌,村里的干部给韩幸珍出主意,于是便有了这家农家乐。韩幸珍跟实践团的队员说道,村里的干部们也经常会来店里吃饭,给了她很多帮助和建议,也会有很多媒体记者来店里采访,这放在以前,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美的风景使得横一村的发展越来越好,政府也由此为横一村打出了一个响亮的名声,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尤其是十月份柿子节的时候,农家乐的毛利润高达四万元。由政府搭建平台,改造横一村,不仅美化了乡村,也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百姓们的生活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数字赋能新农业,大棚农业促发展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湾里村大棚农业带头人陈国平
湾里村生态环境优美,气候适宜,地势较好,村中农业以水果种植、养殖、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在政府乡村建设的大力支持下,陈国平在去年与村里的几位村民合资,办起大棚农业。他介绍道:“我们的大棚农业未来会以观光、采摘为重点。”
在未来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农业也进行了转变,与数字化相结合,不断打造新型乡村农业。与湾里村大部分农民一样,不同于普通种植,大棚农业就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数字化和机械化,陈国平在大棚中安装了一系列数字化装置,利用装置,可以及时监测土壤中的水分、各类元素含量和PH值等,从而实现精准灌溉及施肥,节约了人力成本,打造更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同时安装了温控系统,自由调节大棚内温度,保证了植物正常生长,农作物产量大大增加。大棚农业也被称为共富大棚,大棚农业开展后,优先吸纳低收入农户到共富大棚就业,帮助低收入农户实现就业,湾里村的经济收入也得到了提升,响应了国家共同富裕的号召。提到共同富裕,陈国平为我们介绍了大棚农业的“五金共富法”,他谈到:“‘五金共富法’就是将低收入农户的承包地以“互换并块”入股的方式实现土地集中连片,农户以此获得土地租金、入股股金、就业薪金、风险保障金、成本收益金,实现‘一地五金’共富稳定增收。”该项措施很好地建设了乡村共富共同体,缩小了收入差距,推动共同富裕。
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党建的支持是大棚农业开展的基础,陈国平说到:“人不能忘本,要记住政府对乡村发展的大力支持。在这里你们也能看到与建党100周年相关的内容,共富大棚共占地60亩,大棚数量正好是100个,大棚周围的党徽标志背面采用了土壤的颜色,湾里村村史馆也有许多党建相关知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共富大棚持续增收,湾里村经济发展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农村建设应积极响应关于“十四五”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新型农业发展,开拓共同富裕新道路。
牵紧乡村特色“牛鼻子”,鼓起人民群众“钱袋子”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骑力村依田农场负责人林勤青
林勤青是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骑力村依田农场的负责人,2018年,带着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情怀和热爱,林勤青创办了依田农场,希望培育出优质健康的农产品,为农业、农村、农民增添一点光。2021年,依田农场的农产品得到各级部门和消费者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200万,谈起依田农场的现状,林勤青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作为浙江省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和时间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供应商,林勤青带领基地始终严格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绿色化、数字化、组织化”五化标准建设,为打造自己的标志性农产品品牌“玉满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品牌有自己的宗旨,我们只做高端的产品。”林勤青对自家品牌的发展和品质的保证充满信心,他坚信,只要始终奉行忠诚企业、诚信为本、服务社会的价值观,就一定能在现代化智慧农业助力共同富裕这条道路上行稳致远。
依田农场的发展也为周边村庄的村民们带来了就业机会。工厂少、劳动力多、人工费用低,这不仅为依田农场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也为无处可去的村民们提供了一个去处。出租土地的村民们摇身一变成了“打工人”,拥有收租与领薪资的双份收入,大大提高了生活水平,“钱袋子”也鼓起来了。“没有工人我们的产业也做不出来,我们老板靠的也是工人。”在林勤青心里,依田农场的老板与工人俨然成为了一体,他致力于推动周边种植户优质栽培理念,促进产业兴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奔向共同富裕之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29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