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到8日,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浓“农”深情,“乡”约振兴实践团来到“齐国笔乡”——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大张淡村进行暑期实践活动,致力于调研齐笔产业对该村经济的带动情况,赋能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板凳甘坐十年冷,齐笔文化“守艺人”
实践团成员拜访了郭明昌与魏玉芬两位老师,了解“守艺人”传奇人生。郭明昌是广饶齐笔制作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出生于毛笔世家,从事毛笔研究、制作40余年,先后荣获“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齐鲁文化之星”“匠心山东人”“山东省突出贡献技师”等荣誉称号。郭明昌夫妇几十年来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倾其一生只为将老祖宗的传统技艺流传下去,一直悉心守护和传承着这门珍贵的中华传统手工技艺。
谈及齐笔的制作过程,郭老师提到了齐笔的选料与工艺繁复。笔头多以上羊毛,兔毛,马尾等为主,笔杆则以竹片,硬质木材,紫檀,红木等为主。而制成需要150多道工序,环节复杂,对笔头进行“掐头、圆头、覆头、平头”等精心制作后,再将做好的笔头经过按头、修笔、捋菜等工序才能将一支齐笔的雏形初步完成。150多道工序道道工序是心血,中华齐笔‘毛颖之技甲天下’‘紫亳之价如金贵’。从选料到成笔,要经过浸、拨、梳、并、连、剔等工序,每个步骤都是手工活,技术要求很高,齐笔成品要求要达到笔锋尖锐、整齐。
铸造产业链,引航乡村振兴
两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制笔工匠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勉,铸造了齐笔的辉煌。现在更应将齐笔产业发展,在传统工业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完善毛笔产业链,增加齐笔产业的附加值,创造更高更好的经济效益,更好的带动周围村庄的发展。
为助力乡村振兴,郭明昌老师提出了“抱团打天下”,以整合本地区的齐笔生产资源,由单打独斗变成抱团,使齐笔进上了产业化发展轨道。通过整合,加盟齐笔公司的家庭作坊达30余户,工人达200余人,创出了“企业+农户”的毛笔生产模式。民间工艺养育一方人,正是由于齐笔产业链的形成,带动了周围村庄经济发展,使各个村庄合作共赢。
也正是因为郭明昌老师的坚守,才得以让齐笔货源大量出口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让我们的文化产品走出中国,远销海外。不仅保留了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又增加销量,提高产品知名度;也使得齐笔文化成为山东文化靓丽的名片;更使得大张淡村经济凭借毛笔制作而得以飞速发展,并将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促进了齐笔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一念文化,赋能振兴,终向经济
“齐国笔乡”作为毛笔的发源地和重要生产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产业一方连接着市场,一方连接着乡村,挖掘文化资源,让“文化兴业”带动“百业兴旺”。
齐笔的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这既能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要深刻理解乡村的文化血脉,保留乡村文化的乡土乡情。保留心底的“乡愁”,更要把“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促进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形成农民主体、企业推动和人才汇聚的合力让优秀的传统乡村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以文化产业发展带动乡村美学普及和教育,塑造乡村文明新风尚。
短短两天的拜访已经接近尾声,团队成员收获良多,郭老师和魏老师是真正具有“工匠精神”的手艺人。如今,让国宝发扬光大,续写齐笔灿烂的未来已经不再是梦,而是切切实实存在的!(张芳瑜 宋宇璐 李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30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