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青春,械逅未来”实践团参观红色教育基地
铭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奋勇前行。7月12日, “机遇青春,械逅未来”实践团走进红色教育基地,章丘革命摇篮——官庄街道北王庄红色教育基地,聆听红色故事,重温峥嵘岁月。
讲解员向实践团述了北王庄的红色历史。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12月24日,日军渡过黄河侵占济南,随后,从济阳渡过黄河抢占了章丘城(今绣惠)。日军烧杀抢掠,民众义愤填膺,不少爱国志士抗日积极分子,开始寻找党的领导,探索抗日救国的真理。1939年,中共章丘县工作委员会(简称县工委)、中共章丘县委、章丘县第一届抗日民主政府在这里相继成立,从此章丘的革命斗争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接下来,实践团参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1939年9月,经泰山特委批准,在三角湾村成立了中共章丘县工作委员会(简称县工委),是章丘县委的前身,张游任书记。同年11月,经泰山特委批准,建立中共章丘县委,亓仲文任书记。1939年9月,泰山特委为开展章丘抗日工作,派70余人组成工作团赴章丘六区(闫家峪)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活动,工作团和县工委在东八井村建立了章丘第一个抗日民主乡政府;10月,县工委在常三行村建立全县第一个抗日民主区政府(六区抗日联合办事处);11月,章丘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北王庄正式成立,吴建章任县长。
随后,实践团参观后勤部旧址。在北王庄共同劳动、共同战斗的六年,战士们自觉地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帮助群众收庄稼、耕地、打扫庭院、站岗放哨,同时转移群众、救济群众,和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军爱民,民拥军,织布机上的一行一缕,鞋底上纳的一针一线,都印证着群众们对战士的无私大爱。在中共章丘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从一九三九年十一月起,全县先后建立了十二个区党委会,组织发动人民群众进行抗日。群众们积极为县委干部、武工队员烙煎饼、做军鞋,送子参军,给八路军送情报,转运伤员,抓汉奸,为打败日军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之后,实践团参观武工队旧址。武工队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深入日军占领区,宣传和组织群众,开展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斗争的武装分队,简称武工队。武工队组织精干,装备简便,行动灵活。主要任务是发动和组织群众,建立和恢复党的组织,成立秘密的人民政权,打击、瓦解、摧毁日、伪组织和政权,配合抗日根据地的对敌斗争,使敌区逐步变为根据地。
通过墙上的浮雕、展板、一件件老物件和工作人员的介绍,当年发生在这里的一场惨烈的战斗场景,浮现在大家的眼前。1942年冬,由于汉奸告密,驻扎在淄川和莱芜的日伪军向北王庄偷偷围攻而来。县政府组织干部、武工队及抗日民众在村西的西关山上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同志们不怕牺牲,坚守阵地,不少战士身负重伤,仍毫不退缩、顽强战斗,打到最后时刻,与敌人展开肉搏战、白刃战。经过一天的浴血奋战,我军打死日伪军28人,也有18名战士壮烈牺牲。乡亲们满含热泪收殓了烈士们的遗体,将他们全部埋葬在西关山脚下的烈士墓地。
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巍巍西关山作证,滔滔瀛汶河铭记,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丰碑常在,永垂不朽。实践团表示,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通过学好党史,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学习并发扬革命先辈爱党爱国、甘于奉献的红色精神,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次社会实践从全方位多层次丰富了我们的学识,让我们对社会主义进程有了全新的理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30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