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航学子社会实践:探寻黄桥烧饼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 作者:赵晨曦

“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慰劳忙。烧饼要用热火烤,军队要靠百姓帮……”这首《黄桥烧饼歌》是抗战时期新四军将士耳熟能详的一首江苏地方民歌。歌词中所写的黄桥烧饼正是在著名的黄桥战役时期由黄桥人民车推担挑从四面八方支援前线的具有红色记忆的江苏泰州传统小吃。为探寻古城脉搏,感知传统风味,南航学子组成了一支“黄桥烧饼支项”团队,去往江苏泰州进行实地探寻。 线下队员采访了黄桥烧饼传承人——张天勇师傅。张师傅从14岁起就开始学习制作黄桥烧饼,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张师傅说:黄桥烧饼现在不单单是一个非遗传承的传统食品,它还饱含独特的红色文化。老一辈做的那些传统烧饼,作为军粮的烧饼,经过我们自己的师傅的传承,再结合我们这一帮人这么多年的改进,黄桥烧饼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之后线下队员仔细观摩学习了黄桥烧饼的制作过程并亲自动手参与尝试揉面、捏饼等步骤。期间张师傅一再强调:要想学好黄桥烧饼,揉面是一个很难掌握但却至关重要的步骤。 参观学习完毕后,队员们关于黄桥烧饼的传承与发展与张师傅进行了交流。张师傅说:揉面这一块儿是纯手工的活,冬天要在早上3:30~4:00起床,夏天则更早,要在3:00起床准备。从揉面到烧饼出炉,正常的时间需要两个小时。它不像有些现代食品只需几分钟就能做出来,传统的东西它就不一样。黄桥烧饼的特点跟别的烧饼不一样,黄桥烧饼讲究的是酥,是层层分明的,我们做出来的黄桥烧饼油而不腻,特别酥脆。 队员们还了解到一些在传承黄桥烧饼制作技艺的过程中的故事。张师傅曾经去到某所高校教学,班上的大学生感觉很稀奇,但当听说第二天早上3:00就要起来学习传统的摊面时,都面露难色。第二天直到5:00才有两个人才跑过来。张师傅坦言黄桥烧饼的传承正面临和其他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巨大的问题——现在没人学,也没人想学。 张师傅还提到:黄桥烧饼属于半干半湿式食品,又有水分,又有油分,这类食品最大的弊病在什么地方呢?保鲜。黄桥烧饼现在遇到的难题也有很多,我们要想扩大生产,就是说机械化生产,黄桥烧饼就要提高保鲜。夏天正常的就是一个星期的保鲜时间,冬天也就15天到一个月。所以如果要把黄桥烧饼引进市场,保鲜时间太短是最大的难题。回炉的烧饼不香,保持最酥脆的口感是传承黄桥烧饼的前提。环境设备包装也是另外一个难题。黄桥烧饼特别酥,轻轻一碰,芝麻就会碰掉。因此有好多地方都不敢发货,发出去以后,投诉特别多。于是便在包装上面加了一条提醒“虽然破损,对食用没有影响”。但芝麻全部掉了,光秃秃的样子也很难看。这些年来,张师傅他们一直在保鲜、包装问题上面探索,他也期待能有更好更完备的方案出现。 最后在谈到对黄桥烧饼未来的发展道路的设想时,张师傅诚恳得说道:想让黄桥烧饼像肯德基麦当劳一样,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店,让大家都能吃上一口刚出锅的黄桥烧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30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春送暖慰银发,佳节传爱伴暮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春来临,面对农村孤寡老人社会弱势群体,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开展志愿者下乡慰问活动。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社会…… 郭呈玉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非遗瑰宝,传承匠心古韵

漆扇,作为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集实用性、艺术性和文化性于一身,历经岁月沉淀,散发着独特的魅力。1月24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 郭呈玉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多元服务爱满社区

“寒流席卷入深冬,社区暖意万民胸。”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社会实践队在家乡开展多元社区服务活动。据了解,开展此次志愿服务的目的是力所能及…… 郭呈玉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温暖陪伴,助力成长

温暖陪伴,助力成长在寒假期间为给中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提升学习效果,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

新春送暖慰银发,佳节传爱伴暮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春来临,面对农村孤寡老人社会弱势群体,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开展志愿者下乡慰问活动…

横幅高悬映冬阳 用电安全入民心

随着冬季的脚步悄然而至,寒风凛冽中,家家户户的用电量也随之攀升。为有效应对冬季用电高峰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社区群众生…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最新发布

“认养一头牛乳业智造基地”社会实践
【实践感言土木工程学院学院孟凡强】社会实践感言经过8月16日探访白彦镇“认养一头牛乳业智造基地”,我们发现乡村振兴与产业振兴是密不可分的。山东认养一头牛乳业是平邑县重点引进的高效农业项目,依托“认…
白牛村实践日志
2022年7月8号,实践团队成员在村里民宿老板的带领下参观了白牛村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的定位与白牛村相契合,里面有大量的关于牛主题的藏品,在若影若现的灯光下,闪耀着历史的厚重感,从西周到清末,跨越时间之…
安财学子三下乡:了解农业低碳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自2020年脱贫攻坚顺利收官以来,乡村地区进入了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新时代,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而农业低碳化发展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深入…
浙农大村官学院“访龙门秘境、谱乡村振兴”实践感想
于2022年7月4日至2022年7月10日,浙江农林大学村官学院“访龙门秘境、谱乡村振兴”赴临安区高虹镇进行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说的是一个…
白牛村社会实践感想
今天是我们来白牛村的最后一天,我们回访了当地的村支书、电商大户还有民宿老板,跟他们道了别,即将踏上返校之旅的我感慨万千。谁能想到呢,一个村庄,竟然还能拥有一个属于它的博物馆!而这博物馆的背后,…
河南学子返家乡:健康宣讲在路上 爱心科普持续中
为了更好地支持国家2030健康规划纲要的实施,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河南科技大学“爱心健康知识科普宣传与实践”团成员在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科普宣传活动,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医学知识,通过社会实践…
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
实习,是一种期待,是对自我成长的期待,是对自我主角开始转换的期待,更是对自我梦想的期待;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了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到了自我很多的不足,实习让我感觉受益匪浅。对学生而…
“访龙门秘境,谱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实践日志
2022年7月7日星期四为了了解张天志的返乡助力农村的创业史,攀岩小镇的来历,以及狮子山自然岩壁的发展,浙江农林大学村官学院“访龙门秘境,谱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7日在高虹镇龙上村特地对张天志学…
“艺术+“,三河村的创新振兴之路
“艺术+“,三河村的创新振兴之路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因石梁河、林家河、高桥河等三条溪河汇集于此而得名,自2017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三河村借助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和“三变”改革的春风,以文创…
探索抖音团购新模式助力小微餐饮业复苏
与2003年的非典疫情相比,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在地域分布上更广,在传播速度上更快,国家所采取的相关防护管控措施也更为严格,疫情对餐饮行业的冲击也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传统餐饮业基本上…